【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化分解过程原液流量的计量模型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量模型,特别是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碳酸 化分解过程的原液流量的计量模型。 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的6个分解槽构成一个全 流通的连通器。上游原料工序生产的波动会引起高位槽液位发生变化,原液 流量和首槽液位的稳定和优化是连续碳酸化分解过程的控制关键。要进行原 液流量控制,原液流量是必须检测的关键变量,但由于原料管较短、管径比 较大且容易结疤,分解槽原液流量难以用常规的过程检测仪表进行测量,而 且首槽的液位跟2个高位槽、后续的5个分解槽的液位密切相关,这些液位 的特殊情况会严重影响原液流量,增加了原液流量的测量难度。如果从高位 槽到首槽的原液流量不稳定,导致首槽液位不稳定,容易导致氢氧化铝颗粒 不合格。建立碳酸化分解过程原液流量的流量计量模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碳 酸化分解系统原液流量的计量模型。本专利技术将两个高位槽和首槽简化为一个大平面液面下的汇流,然后基于 汇流的伯努利方程,推导出高位槽液位、原料阀门、管道阻力系数与原液流 量的计算计量模型,设计了一个结合一阶动态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酸化分解过程原液流量的计量模型,其特征在于:原液流量Q的计算式为 Q=Q↓[a]+Q↓[b] 其中,Q↓[a]=αγπd↑[2]u↓[a]为第一个高位槽对原液流量的贡献,Q↓[b]=αγπd↑[2]u↓[b]为第二个高位槽对原液流量的贡献,***表示为第一个高位槽原液的流速,***表示为第二个高位槽的原液流速,α为阀门系数,当阀门采用螺旋型球形阀时取900,蝶形阀门时取1200,式中,k↓[i],i=1,2…6是中间变量,z↓[1]、z↓[2]分别是两高位槽的液位,γ为修正因子;中间变量k↓[i],i=1,2…6与损失系数ξ↓[c]的函数关系是: k↓[1]=0.3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卫华,胡志坤,阳春华,王晓丽,刘伟,赵东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