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31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13
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它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它包含绝缘壳体;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并对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侧壁上的接触端子,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配合使用、用于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之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并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另一内侧壁上的若干个连接端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连接端子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内侧面,增加端子的插拔力,使得连接器与插头连接更稳定使得它们的信息交换更流畅、增加插拔次数,增加使用寿命、组装简单、可批量生产、可以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生产组装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针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插针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而目前市场上的连接器,由于插头插入连接器或插头与连接器分离产生的插拔力会很容易导致连接器内的塑胶件发生松动或断裂,而塑胶件上设置有接触端子,而塑胶件上设置有与插头上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塑胶件松动或断裂会导致塑胶件上的端子发生松动,而导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简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具有连接端子设置于绝缘壳体的内侧面,增加端子的插拔力,使得连接器与插头连接更稳定使得它们的信息交换更流畅、增加插拔次数,增加使用寿命、组装简单、可批量生产、可以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生产组装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并对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侧壁上的接触端子,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配合使用、用于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之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及,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并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另一内侧壁上的若干个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插头端子电连接。所述绝缘壳体上靠近所述插头插入端一侧设置接头部,所述绝缘壳体上远离所述接头部一侧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接端子插接于插槽内,所述连接端子一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侧壁上,以便于连接端子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插头上的端子接触,所述连接端子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绝缘壳体外,以便于所述连接端子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绝缘壳体上设置有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分别插接于两个不同的插孔内,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绝缘壳体内侧壁上,以便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之间的所述插头上的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另一端均伸出于所述绝缘壳体外,以便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电路板连接。所述插槽截面呈“F”型,所述插孔截面呈“E”型,所述连接端子呈“F”字形,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均呈“巾”字形,所述连接端子一一对应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一一对应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插槽设置有十个,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十个,所述连接端子一一对应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绝缘壳体由塑料制成,所述接触端子及所述连接端子由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接触端子插接于绝缘壳体内的并对称位于绝缘壳体内侧壁上,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配合使用、用于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之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若干个连接端子插接于绝缘壳体内的并位于绝缘壳体内另一内侧壁上连接端子。绝缘壳体内位于中部的位置上没有设置塑胶件,从而防止塑胶件松动或断裂会导致塑胶件上的端子发生松动,而导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简短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采用的是接触端子及连接端子均设置在绝缘壳体的内侧壁上,使得连接器与插头的接触更稳定,无需担心连接器上的端子松动而导致连接器与插头上的端子接触不良,而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2.组装插针式连接器时,将第一接触端子及第二接触端子一一对应插接于插孔内,再将第一根第二连接端子插接于绝缘壳体上从左往右的第一个插槽内,再将8根第二连接端子分别一一对应插接于绝缘壳体上从左往右的第二到第九个插槽内,最后将第二根第二连接端子插接于绝缘壳体上从左往右的第十个插槽内,从而完成插针式连接器的组装。组装组装插针式连接器时,可根据用户喜欢,按照个人喜好的插接顺序将接触端子插接于插孔内,将第二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插接于插槽内,插接顺序可变,但插接位置不可变。具有组装简单,可批量生产,可以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生产组装的优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A-A的剖视图;图4是B-B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绝缘壳体的第一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绝缘壳体的第二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绝缘壳体的第三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I-I的剖视图;图9是E-E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接触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壳体;2、接触端子;3、连接端子;21、第一接触端子;22、第二接触端子;11、接头部;12、插槽;13、插孔;31、第二连接端子;32、第二连接端子;311、第一扣合部;312、接触部;211、弯曲部;212、第二扣合部;14、凸柱;213、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如图1-11所示,包括:绝缘壳体1、接触端子2以及连接端子3。具体地,接触端子2插接于绝缘壳体1内的并对称位于绝缘壳体1内侧壁上,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子21和第二接触端子22,第一接触端子21及第二接触端子22配合使用、用于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第一接触端子21及第二接触端子22之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若干个连接端子3插接于绝缘壳体1内的并位于绝缘壳体1内另一内侧壁上,连接端子3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插头端子电连接。绝缘壳体1内位于中部的位置上没有设置塑胶件,从而防止塑胶件松动或断裂会导致塑胶件上的端子发生松动,而导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简短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壳体1采用的是接触端子2及连接端子3均设置在绝缘壳体1的内侧壁上,使得连接器与插头的接触更稳定,无需担心连接器上的端子松动而导致连接器与插头上的端子接触不良,而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绝缘壳体1上靠近插头插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n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并对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侧壁上的接触端子(2),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子(21)和第二接触端子(22),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1)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2)配合使用、用于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1)及第二接触端子(22)之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及,/n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并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另一内侧壁上的若干个连接端子(3),所述连接端子(3)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插头端子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
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并对称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侧壁上的接触端子(2),分别为第一接触端子(21)和第二接触端子(22),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1)及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2)配合使用、用于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1)及第二接触端子(22)之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及,
插接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的并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另一内侧壁上的若干个连接端子(3),所述连接端子(3)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插头端子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上靠近所述插头插入端一侧设置接头部(11),所述绝缘壳体(1)上远离所述接头部(11)一侧设置有插槽(12),所述连接端子(3)插接于插槽(12)内,所述连接端子(3)一端位于所述绝缘壳体(1)内侧壁上,以便于连接端子(3)在自身回复力的驱动下与所述插头上的端子接触,所述连接端子(3)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绝缘壳体(1)外,以便于所述连接端子(3)与电路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1)上设置有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插孔(13),所述第一接触端子(2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2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知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明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