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55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26
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它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它包含胶芯以及连接端子,胶芯上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胶舌部;8个连接端子并列设置于胶芯上,连接端子一端穿设于固定部远离胶舌部一侧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连接端子另一端镶嵌于胶舌部上,8个连接端子在胶芯上从左往右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及第八连接端子均为GND端,第二连接端子及第七连接端子均为VBUS端,第三连接端子及第六连接端子均为CC端,第四连接端子为Dn端,第五连接端子为Dp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简化了制作工序,提高了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安装效率,减少的连接端子不会影响传统的快速充电功能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领域中的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而作为不同电子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桥梁的USB接口也不断更新。而最新发布的USB3.1接口相对于传统的USB2.0接口和USB3.0接口,在体积上更小,传输速度更快,因此其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通讯手机、平板电脑及超薄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和充电,而Type-C是USB3.1所规范的接口中最常用的一种。目前市场上的Type-C母座16P连接器因为脚位多,与印刷电路板的安装困难,安装效率慢,Type-C母座6P连接器的端子脚位少,但与Type-C母座16P连接器相比缺少Dn、Dp端子脚位,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提供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具有简化了制作工序,提高了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安装效率,减少的连接端子不会影响传统的快速充电功能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包括胶芯以及设置在胶芯上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胶芯上设置有与外部金属外壳固定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胶舌部;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8个,8个所述连接端子并列设置于所述胶芯上,所述连接端子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胶舌部一侧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另一端镶嵌于所述胶舌部上,8个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胶芯上从左往右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第七连接端子与第八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八连接端子均为GND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七连接端子均为VBUS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及所述第六连接端子均为CC端,所述第四连接端子为Dn端,所述第五连接端子为Dp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子上均设置有裸露于所述胶舌部一侧面、用于与Type-C公座连接器端子电接触的第一裸露部;所述第三连接端子、所述第四连接端子、所述第五连接端子、所述第七连接端子与所述第八连接端子上均设置有裸露于所述胶舌部另一侧面、用于与Type-C公座连接器端子电接触的第二裸露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位于所述胶舌部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部Type-C公座连接器外壳内壁抵紧固定的第一抵紧部;所述第八连接端子上位于所述胶舌部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部Type-C公座连接器外壳内壁抵紧固定的第二抵紧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裸露部对应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八连接端子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裸露部对应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胶舌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Type-C公座连接器过度插入的限位台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定位柱。胶芯与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热注塑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8个连接端子在胶芯上从左往右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第七连接端子与第八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及第八连接端子均为GND端,第二连接端子及第七连接端子均为VBUS端,第三连接端子及第六连接端子均为CC端,第四连接端子为Dn端,第五连接端子为Dp端。具有结构简单、既能实施6PType-C母座6P连接器主体的基本功能,Type-C母座16P连接器主体的基本功能。在本实施中,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连接端子、第四连接端子、第五连接端子、第六连接端子、第七连接端子与第八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及第八连接端子均由金属制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胶芯;12、第一连接端子;13、第二连接端子;14、第三连接端子;15、第四连接端子;16、第五连接端子;17、第六连接端子;18、第七连接端子;19、第八连接端子;111、固定部;112、胶舌部;113、限位台部;30、第一裸露部;31、第二裸露部;121、第一抵紧部;191、第二抵紧部;b、第二限位槽;c、第三限位槽;21、金属脚;114、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实施例涉及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如图1-4所示,包括:胶芯11以及设置在胶芯11上的多个连接端子。具体地,胶芯11上设置有与外部金属外壳固定的固定部111,固定部11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胶舌部112。连接端子设置有8个,8个连接端子并列设置于胶芯11上,连接端子一端穿设于固定部111远离胶舌部112一侧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连接端子另一端镶嵌于胶舌部112上,8个连接端子在胶芯11上从左往右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12、第二连接端子13、第三连接端子14、第四连接端子15、第五连接端子16、第六连接端子17、第七连接端子18与第八连接端子19。第一连接端子12及第八连接端子19均为GND端,第二连接端子13及第七连接端子18均为VBUS端,第三连接端子14及第六连接端子17均为CC端,第四连接端子15为Dn端,第五连接端子16为Dp端。具有结构简单、既能实现Type-C母座6P连接器主体的基本功能(快速充电),也能实现Type-C母座16P连接器主体的基本功能(信号传输)。在本实施中,第一连接端子12、第二连接端子13、第三连接端子14、第四连接端子15、第五连接端子16、第六连接端子17、第七连接端子18与第八连接端子19。第一连接端子12及第八连接端子19均由金属制成。优选地,第一连接端子12、第二连接端子13与第六连接端子17上均设置有裸露于胶舌部112一侧面、用于与Type-C公座连接器端子电接触的第一裸露部30。第三连接端子14、第四连接端子15、第五连接端子16、第七连接端子18与第八连接端子19上均设置有裸露于胶舌部112另一侧面、用于与Type-C公座连接器端子电接触的第二裸露部31。优选地,第一连接端子12上位于胶舌部112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部Type-C公座连接器外壳内壁抵紧固定的第一抵紧部121。第八连接端子19上位于胶舌部112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外部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包括,胶芯(11)以及设置在胶芯(11)上的多个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11)上设置有与外部金属外壳固定的固定部(111),所述固定部(11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胶舌部(112);/n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8个,8个所述连接端子并列设置于所述胶芯(11)上,所述连接端子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部(111)远离所述胶舌部(112)一侧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另一端镶嵌于所述胶舌部(112)上,8个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胶芯(11)上从左往右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12)、第二连接端子(13)、第三连接端子(14)、第四连接端子(15)、第五连接端子(16)、第六连接端子(17)、第七连接端子(18)与第八连接端子(19);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及所述第八连接端子(19)均为GND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及所述第七连接端子(18)均为VBUS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子(14)及所述第六连接端子(17)均为CC端,所述第四连接端子(15)为Dn端,所述第五连接端子(16)为Dp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包括,胶芯(11)以及设置在胶芯(11)上的多个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11)上设置有与外部金属外壳固定的固定部(111),所述固定部(111)一侧的中部设置有胶舌部(112);
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8个,8个所述连接端子并列设置于所述胶芯(11)上,所述连接端子一端穿设于所述固定部(111)远离所述胶舌部(112)一侧与外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另一端镶嵌于所述胶舌部(112)上,8个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胶芯(11)上从左往右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12)、第二连接端子(13)、第三连接端子(14)、第四连接端子(15)、第五连接端子(16)、第六连接端子(17)、第七连接端子(18)与第八连接端子(19);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及所述第八连接端子(19)均为GND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及所述第七连接端子(18)均为VBUS端,所述第三连接端子(14)及所述第六连接端子(17)均为CC端,所述第四连接端子(15)为Dn端,所述第五连接端子(16)为Dp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ype-C母座8P连接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12)、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与所述第六连接端子(17)上均设置有裸露于所述胶舌部(112)一侧面、用于与Type-C公座连接器端子电接触的第一裸露部(30);
所述第三连接端子(14)、所述第四连接端子(15)、所述第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知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明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