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棒焙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87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碳棒焙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前端开设有进料口和燃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燃料口上侧;所述炉体在所述进料口前端滑移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端连接有钢丝绞绳,所述炉体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钢丝绞绳上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中部,所述炉体侧端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炉体在所述燃料口处转动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添加物料,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棒焙烤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碳棒焙烤炉。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一般是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设备(工业炉)。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现有技术中,传统硅碳棒焙烤通过硅碳棒加热后,其炉内温度较高,为防止热量损失,在炉门处设置有厚厚的封门块,用来将炉门紧闭,防止炉内热量散失。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硅碳棒焙烤炉炉门处的封门块较厚,因为要向炉内添加硅碳棒和需要融化的原材料,所以打开的较为频繁,但封门块的重量较大,打开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添加硅碳棒和需要融化的原材料的硅碳棒焙烤炉。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硅碳棒焙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前端开设有进料口和燃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燃料口上侧;所述炉体在所述进料口前端滑移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上端连接有钢丝绞绳,所述炉体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钢丝绞绳上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中部,所述炉体侧端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炉体在所述燃料口处转动连接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硅碳棒焙烤炉内放需要融化的原材料时,如铁、铝或者铜时,通过转动把手,使得炉体上端的转轴转动,固定在转轴中部的钢丝绞绳,在转轴转动的作用下,缠绕在转轴上,使得连接在钢丝绞绳另一端的封板被向上拉起,使得进料口露出,向炉体内填完原材料后,再反向转动把手,使得封板再将进料口封住,同时在转轴另一端的配重块使得把手的转动更加轻松,当需要向炉体内添加硅碳燃料棒时,转动挡板,使得燃料口露出,然后向燃料口内添加硅碳燃料棒,再转动挡板,将燃料口封闭,避免热量损失,该方案中,不管是添加原材料还是硅碳燃料棒其过程都比较轻松简单,并且该设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在所述燃料口两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挡板上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端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炉体侧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棘轮啮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上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棘爪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挡板时,位于转动杆侧端的棘轮一起转动,棘轮转动的方向与棘爪的方向相同,所以棘爪向下转动,但在弹簧的作用下又恢复原状,当挡板转动到合适的位置的时候停止转动,棘爪与棘轮啮合,使得挡板被定位在该位置,然后向燃料口内添加硅碳燃料棒,添加完成后,通过转动棘爪,使得棘轮与棘爪分离开,然后将挡板转回原位,再松开棘爪,使得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继续与棘轮啮合,该方案使得挡板在转动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定位,对与添加硅碳燃料棒比较方便,同时在挡板封闭燃料口时,棘爪同样使得挡板被固定住,使得挡板不会因其他情况随意打开,令炉体内热量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座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炉体前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座通过螺栓连接在炉体前端,该方案使得转动座,以及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上的挡板可以一同拆卸下来,当挡板损坏时,该设置使得挡板的安装和拆卸非常简单,同时挡板也非常牢固的连接在炉体前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在所述进料口两侧设置有“T”型滑条,所述封板两端开设有供所述“T”型滑条滑移插接的“T”型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条滑移插接在滑槽内,使得封板滑移连接在进料口处,而滑条和滑槽都为“T”型,使得封板只能在进料口处上下滑移,避免了因炉体内燃烧不均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封板水平晃动,造成危险,该方案使得硅碳棒焙烤炉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型滑条下端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其本身重量比较重,在上拉或者回放封板时,其所有的重量全部由钢丝绞绳承担,长时间使用后,钢丝绞绳有可能会断裂,而封板将会掉落,危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该方案中,通过在滑条下端设置有限位块,使得即使封板掉落,也会掉落在限位块上,并不会脱离炉体,保证了操作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该设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上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转轴在所述配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设置有承重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上端的连接座连接着承重绳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转动盘上,通过转动转轴,使得转动盘转动,而承重绳缠绕在转动盘上,从而使得配重块向上提升,转轴上承重绳缠绕的方向与钢丝绞绳缠绕的方向相反,使得封板可以比较轻松的提拉,该方案中,通过增大配重块上端承重绳缠绕的直径,即转动盘的直径,使得在减少配重块的重量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达到原效果,该方案使得配重块的连接更加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下端设置有隔热拉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动隔热拉绳,使得挡板转动,挡板挡住的位置为燃料口,炉体内大量的硅碳燃料棒燃烧,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挡板本身都会附带大量的热量,其温度会比较高,通过人手无法直接触摸,该方案通过隔热拉绳,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戴着厚厚的隔热手套进行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啮合有链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使得第一链轮转动,带动链条,而第二链轮在链条的作用下共同转动,从而使得封板可以上升下降,该方案中传动方式结构简单,效率较高,并且不易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侧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把手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侧端对应所述把手转动路径设置有多个定位槽,所述把手手持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把手将挡板提起后,将定位杆穿设过定位孔后,插接在定位槽内,使得把手被固定住,该方案使得封板提升的过程可以被固定,当向进料口内添加原材料时,可以不需要人工对把手进行定位,节省了人力,同时该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上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座,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使得转轴转动,但转轴中部通过钢丝绞绳连接有封板,一端通过承重绳连接有配重块,所有的重量全部作用在转轴上,该方案使得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减少了转轴摩擦造成的损伤,延长了转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转轴的转动更加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原来一块封门块变为封板和挡板,进行独自控制,并且各自控制的方式都比较简单高效,方便了原材料和硅碳棒的添加;2.封板和挡板都可各自进行定位,方便原材料和硅碳棒添加的同时,更加安全;3.通过转轴上设置轴承、配重块上端设置转盘、把手和转轴上设置链轮,都使得操作人员更加省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棒焙烤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前端开设有进料口(2)和燃料口(3),所述进料口(2)位于所述燃料口(3)上侧;所述炉体(1)在所述进料口(2)前端滑移连接有封板(4),所述封板(4)上端连接有钢丝绞绳(10),所述炉体(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钢丝绞绳(10)上端固定在所述转轴(13)中部,所述炉体(1)侧端转动连接有把手(17),所述把手(17)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13)一端,所述转轴(13)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23),所述炉体(1)在所述燃料口(3)处转动连接有挡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棒焙烤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前端开设有进料口(2)和燃料口(3),所述进料口(2)位于所述燃料口(3)上侧;所述炉体(1)在所述进料口(2)前端滑移连接有封板(4),所述封板(4)上端连接有钢丝绞绳(10),所述炉体(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钢丝绞绳(10)上端固定在所述转轴(13)中部,所述炉体(1)侧端转动连接有把手(17),所述把手(17)传动连接于所述转轴(13)一端,所述转轴(13)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23),所述炉体(1)在所述燃料口(3)处转动连接有挡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棒焙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在所述燃料口(3)两端设置有转动座(26),所述挡板(5)上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座(26)的转动杆(28),所述转动杆(28)外端固定连接有棘轮(29),所述炉体(1)侧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棘轮(29)啮合的棘爪(32),所述棘爪(32)上侧设置有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上固定连接有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棘爪(3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碳棒焙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6)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炉体(1)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碳棒焙烤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在所述进料口(2)两侧设置有“T”型滑条(6),所述封板(4)两端开设有供所述“T”型滑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龙葛关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开发区安德鲁精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