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拨叉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64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拨叉轴,包括:拨叉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拨叉本体上设置拨叉孔,拨叉孔位于拨叉本体的上端;拨叉孔的外侧壁与拨叉本体的连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拨叉孔的两侧;拨叉本体的下端设置叉臂,两个叉臂分别设置于拨叉本体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筒体,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筒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装配于拨叉孔的两侧,且第一卡块装配于第二卡块之间,第二卡块装配于第一卡块之间,底座可抵接于拨叉孔的端面,拨叉孔的端面提供防护,通过相插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可防止拨叉孔内受摩擦损耗,方便用户拆卸和装配,保证变速箱的换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拨叉轴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拨叉轴。
技术介绍
在手动变速箱中,变速箱主动轴与离合器输出轴结合。在离合器结合的情况下,将动力源源不断地输入至变速箱,拨动换挡杆,促使换挡拨叉切换输出轴上的换挡齿轮,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组合与动力输出轴结合,从而改变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换挡杆操纵拨叉向右移动,使同步器向右移动与齿轮接合,发动机动力通过主动轴的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动力输出轴,而没有与同步器接触的齿轮将始终在输出轴上空转。在变速箱操纵机构中,拨叉的主要作用为带动结合套与同步器左右运动,使从动齿轮分别与不同传动比的主动齿轮啮合,实现顺利换挡。可以说拨叉是整个换挡过程中最直接的执行机构。然而现有的拨叉在轴上移动以驱动齿轮啮合或分离时,所受损耗较大,降低拨叉的使用寿命,影响变速箱的换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拨叉在轴上移动以驱动齿轮啮合或分离时所受的摩擦损耗,提高拨叉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保证变速箱的换挡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拨叉轴,包括:拨叉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拨叉本体上设置拨叉孔,所述拨叉孔位于所述拨叉本体的上端;所述拨叉孔的外侧壁与所述拨叉本体的连接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拨叉孔的两侧;所述拨叉本体的下端设置叉臂,两个所述叉臂分别设置于所述拨叉本体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拨叉孔的端面,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一卡块,多个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底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拨叉孔的端面,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二卡块,多个所述第二卡块沿所述第二筒体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所述第二卡块沿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装配于所述拨叉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卡块装配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所述第二卡块装配于所述第一卡块之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叉臂与所述拨叉本体呈“Y”型布设。进一步地,所述叉臂的端部设置衬套。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拨叉轴,包括:拨叉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拨叉本体上设置拨叉孔,拨叉孔位于拨叉本体的上端;拨叉孔的外侧壁与拨叉本体的连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拨叉孔的两侧;拨叉本体的下端设置叉臂,两个叉臂分别设置于拨叉本体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筒体,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筒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装配于拨叉孔的两侧,且第一卡块装配于第二卡块之间,第二卡块装配于第一卡块之间,底座可抵接于拨叉孔的端面,拨叉孔的端面提供防护,通过相插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可防止拨叉孔内受摩擦损耗,方便用户拆卸和装配,保证变速箱的换挡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拨叉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汽车拨叉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拨叉轴,包括拨叉本体10、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拨叉本体10上设置拨叉孔11,拨叉孔11位于拨叉本体10的上,拨叉孔11套设连接于轴上,以限制拨叉的移动方向。拨叉孔11的外侧壁与拨叉本体10的连接设置加强筋12,加强筋12位于拨叉孔11的两侧,由所设置的加强筋12提高拨叉孔11与拨叉本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拨叉本体10的下端设置叉臂13,两个叉臂13分别设置于拨叉本体10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由叉臂13拨动齿轮相啮合或分离,实现变速的换挡。叉臂13的端部设置衬套14,由衬套14提高叉臂13在端部防滑性或耐磨度。拨叉孔11、拨叉本体10和叉臂13一体成型设置,两个叉臂13与拨叉本体10呈“Y”型布设。第一套筒20包括第一底座21和设置第一底座21上的第一筒体22,第一底座21的端面抵接于拨叉孔11的端面,进而提高对拨叉孔11端面的防护,第一筒体22的端面上设置第一卡块23,多个第一卡块23沿第一筒体22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第一卡块23沿第一筒体22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第二套筒30包括第二底座31和设置第二底座31上的第二筒体32,进而提高对拨叉孔11端面的防护,第二底座31的端面抵接于拨叉孔11的端面,第二筒体32的端面上设置第二卡块33,多个第二卡块33沿第二筒体32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第二卡块33沿第二筒体32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分别装配于拨叉孔11的两侧,且第一卡块23装配于第二卡块33之间,第二卡块33装配于第一卡块23之间。由相连接的第一套筒20和第二套筒30并装配于拨叉孔11内,可使得转轴与第一筒体22、第二筒体32相连接,降低对拨叉孔11的摩擦损耗。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拨叉轴,包括:拨叉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拨叉本体上设置拨叉孔,拨叉孔位于拨叉本体的上端;拨叉孔的外侧壁与拨叉本体的连接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拨叉孔的两侧;拨叉本体的下端设置叉臂,两个叉臂分别设置于拨叉本体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筒体,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筒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装配于拨叉孔的两侧,且第一卡块装配于第二卡块之间,第二卡块装配于第一卡块之间,底座可抵接于拨叉孔的端面,拨叉孔的端面提供防护,通过相插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可防止拨叉孔内受摩擦损耗,方便用户拆卸和装配,保证变速箱的换挡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拨叉轴,其特征在于,包括:/n拨叉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n所述拨叉本体上设置拨叉孔,所述拨叉孔位于所述拨叉本体的上端;/n所述拨叉孔的外侧壁与所述拨叉本体的连接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拨叉孔的两侧;/n所述拨叉本体的下端设置叉臂,两个所述叉臂分别设置于所述拨叉本体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n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拨叉孔的端面,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一卡块,多个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n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底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拨叉孔的端面,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二卡块,多个所述第二卡块沿所述第二筒体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所述第二卡块沿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n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装配于所述拨叉孔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卡块装配于所述第二卡块之间,所述第二卡块装配于所述第一卡块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拨叉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拨叉本体、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所述拨叉本体上设置拨叉孔,所述拨叉孔位于所述拨叉本体的上端;
所述拨叉孔的外侧壁与所述拨叉本体的连接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拨叉孔的两侧;
所述拨叉本体的下端设置叉臂,两个所述叉臂分别设置于所述拨叉本体的两侧并沿相同方向所延伸;
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筒体,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拨叉孔的端面,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上设置第一卡块,多个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圆周方向所间隔布设,所述第一卡块沿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方向所凸出设置;
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底座和设置所述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苏子刚付同林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新科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