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挂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62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悬挂衬套,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悬挂衬套缓冲减振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汽车悬挂衬套包括内衬管、外衬管,内衬管穿设于外衬管中且内衬管具有轴向贯通的连接孔,内衬管具有若干个围绕连接孔设置且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内衬管和外衬管之间硫化固连有两块对称于内衬管设置的橡胶块,从内衬管轴向方向来看,橡胶块的顶面超过内衬管轴线所处的水平面设置,橡胶块的底面倾斜使得橡胶块与外衬管的连接面积大于橡胶块与内衬管的连接面积,两橡胶块底面之间的夹角为70‑1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缓冲性能好、使用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挂衬套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汽车悬挂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悬挂衬套。
技术介绍
悬挂位于汽车的车架于车桥之间,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其中衬套起到极其重要的缓冲减振作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挂臂橡胶衬套[申请号:201420626347.2;授权公告号:CN204186855U],其包括外衬管、衬套内管,外衬管和衬套内管之间设置有衬套橡胶,衬套橡胶和衬套内管粘接在一起,在衬套橡胶和衬套内管粘合的两端面镶嵌有防松垫片。上述的汽车悬挂臂橡胶衬套通过防松垫片的设置,可阻挡衬套内管和衬套橡胶的轴向相对运动,能够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实心的衬套橡胶在衬套外管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在不断冲击和挤压过程中,衬套橡胶内部组织结构容易发生变化,引起衬套橡胶严重形变、破损或断裂,而且呈实心管状的内衬管不具备缓冲性能,使得整体缓冲性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悬挂衬套,包括内衬管(1)、外衬管(2),所述的内衬管(1)穿设于外衬管(2)中且内衬管(1)具有轴向贯通的连接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1)具有若干个围绕连接孔(3)设置且轴向贯通的贯通孔(4),所述的内衬管(1)和外衬管(2)之间硫化固连有两块对称于内衬管(1)设置的橡胶块(5),从内衬管(1)轴向方向来看所述的橡胶块(5)的顶面超过内衬管(1)轴线所处的水平面设置,橡胶块(5)的底面倾斜使得橡胶块(5)与外衬管(2)的连接面积大于橡胶块(5)与内衬管(1)的连接面积,两橡胶块(5)底面之间的夹角为70-1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挂衬套,包括内衬管(1)、外衬管(2),所述的内衬管(1)穿设于外衬管(2)中且内衬管(1)具有轴向贯通的连接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1)具有若干个围绕连接孔(3)设置且轴向贯通的贯通孔(4),所述的内衬管(1)和外衬管(2)之间硫化固连有两块对称于内衬管(1)设置的橡胶块(5),从内衬管(1)轴向方向来看所述的橡胶块(5)的顶面超过内衬管(1)轴线所处的水平面设置,橡胶块(5)的底面倾斜使得橡胶块(5)与外衬管(2)的连接面积大于橡胶块(5)与内衬管(1)的连接面积,两橡胶块(5)底面之间的夹角为70-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管(1)的轴线与外衬管(2)的轴线偏心设置,从内衬管(1)的轴向方向来看所述的内衬管(1)的轴线和外衬管(2)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截面上、所述的内衬管(1)的轴线高于外衬管(2)的轴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块(5)具有将内衬管(1)外壁包覆的包胶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鼎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郑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