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324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包括趾墙、跌坎和盖板,趾墙设置在穿河管道上游的河床上,贯穿河道的两侧河岸并与穿河管道并排设置,趾墙为锲型体,趾墙的底部固定在河床上,趾墙的顶部通过斜面体连接跌坎,趾墙、斜面体和跌坎一体成形,斜面体与趾墙连接一端的高度低于斜面体与跌坎连接一端的高度,斜面体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斜面和下斜面,上斜面的一端和下斜面的一端均与趾墙固定连接,上斜面的另一端和下斜面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跌坎。可有效防止流水淘刷管道附近的河床,起到保护管道的作用,且结构简单,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可在天然气管道水保工程标准化设计中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天然气管道下穿山区河流时,洪水期间,因洪水流量、流速急剧增加,会对河床产生强烈的下蚀作用,造成管道的水保设施被淘刷、管道埋深变浅、裸露甚至悬空,从而威胁管道安全运行。因此防止管道附近河床的淘刷对保障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防止穿河管道淘刷通常的做法是在管道上、下游两侧浇筑混凝土对河床进行保护,但该方法工程量大、耗费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解决了管道的水保设施被淘刷造成的安全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包括趾墙、跌坎和盖板,所述趾墙设置在穿河管道上游的河床上,贯穿河道的两侧河岸并与穿河管道并排设置,所述趾墙为锲型体,所述趾墙的底部固定在河床上,所述趾墙的顶部通过斜面体连接跌坎,所述趾墙、斜面体和跌坎一体成形,所述斜面体与趾墙连接一端的高度低于斜面体与跌坎连接一端的高度,所述斜面体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趾墙(2)、跌坎(4)和盖板(5),所述趾墙(2)设置在穿河管道(1)上游的河床(6)上,贯穿河道的两侧河岸(7)并与穿河管道(1)并排设置,所述趾墙(2)为锲型体,所述趾墙(2)的底部固定在河床(6)上,所述趾墙(2)的顶部通过斜面体(3)连接跌坎(4),所述趾墙(2)、斜面体(3)和跌坎(4)一体成形,所述斜面体(3)与趾墙(2)连接一端的高度低于斜面体(3)与跌坎(4)连接一端的高度,所述斜面体(3)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斜面(31)和下斜面(32),所述上斜面(31)的一端和下斜面(32)的一端均与趾墙(2)固定连接,所述上斜面(3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河管道防淘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趾墙(2)、跌坎(4)和盖板(5),所述趾墙(2)设置在穿河管道(1)上游的河床(6)上,贯穿河道的两侧河岸(7)并与穿河管道(1)并排设置,所述趾墙(2)为锲型体,所述趾墙(2)的底部固定在河床(6)上,所述趾墙(2)的顶部通过斜面体(3)连接跌坎(4),所述趾墙(2)、斜面体(3)和跌坎(4)一体成形,所述斜面体(3)与趾墙(2)连接一端的高度低于斜面体(3)与跌坎(4)连接一端的高度,所述斜面体(3)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斜面(31)和下斜面(32),所述上斜面(31)的一端和下斜面(32)的一端均与趾墙(2)固定连接,所述上斜面(31)的另一端和下斜面(32)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跌坎(4),所述上斜面(31)与跌坎(4)连接一端位于河床(6)上方,所述下斜面(32)与跌坎(4)连接一端位于河床(6)下方,所述跌坎(4)的底部前方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波王磊罗志强夏敏赵志超敖波蔡强陈福林魏宝来刘骁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