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058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包括壳体、阻火芯、压盖;壳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管线用的法兰,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内壁在开口同径向的对侧设置有凹槽;阻火芯设置在开口内,且插入凹槽;压盖设置在开口的上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壳体上。阻火芯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阻火网;本体为U型,其下端为半圆形,上端为方形。U型本体上端设置有通孔,且在阻火芯安装到位后,通孔不会被壳体的外表面完全遮挡。阻火网的面积大于管线的横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省时省力的进行管道阻火器的拆检,只需要1人用时20分钟左右便能完成整个拆检操作。直接拆卸压盖就能进行完成更换、检修,无须将其从放空管线上整体拆卸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火器,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
技术介绍
阻火器是一种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或管道的元件,安装于天然气输气站场和阀室放空管线上的设备,其作用是阻止放空火炬点火放空时的火焰的蔓延至站场和阀室内的输气管网。通常使用的阻火器一般由上下两个壳体组成,在壳体中间设置阻火芯,阻火芯是由许多细小通道或孔隙组成的,当火焰进入这些细小通道或孔隙后,会形成细小的火焰流,由于通道或孔隙传热面积相对较大,火焰通过通道壁加速了热交换,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管道阻火器与天然气放空管线采用法兰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生产单位每年会多次检查阻火器阻火芯是否堵塞,通过拆卸阻火器两端法兰与放空管道法兰连接的螺栓,对阻火芯进行检查和清理。在拆检时,若出现紧急情况放空管线不能进行放空,拆检的时间越长,出现风险的概率就越大。由于大多数阻火器两端连接的放空管道存在较大应力,拆卸和回装阻火器的难度极大、耗时长,需要3-4人耗时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拆检阻火器效率低。并且现有的阻火器需要将其从放空管线上整体拆卸下来,再进行拆卸才能更换阻火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进行拆检的管道阻火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包括:壳体、阻火芯、压盖;所述壳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管线用的法兰,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内壁在所述开口同径向的对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阻火芯设置在所述开口内,且插入所述凹槽;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上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阻火芯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阻火网;所述本体为U型,其下端为半圆形,上端为方形。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U型本体上端设置有通孔,且在阻火芯安装到位后,所述通孔不会被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完全遮挡。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阻火网的面积大于管线的横截面积。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盖为方形,且其下表面设置有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以省时省力的进行管道阻火器的拆检。只需要1人用时20分钟左右便能完成整个拆检操作。并且更短的拆检时间可以降低出现风险的概率,大大降低生产风险;2、本技术可以更方便的进行阻火芯的更换,直接拆卸压盖就能进行完成更换,无须将其从放空管线上整体拆卸下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阻火芯;3、压盖;4、法兰;5、开口;6、凹槽;7、本体;8、阻火网;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一种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阻火芯2、压盖3;所述壳体1为整体,其强度满足天然气放空管道设计强度要求,能承受天然气放空时的压力。两端设置有连接管线用的法兰4,通过螺栓与天然气放空管道连接。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法兰连接处可以用金属石墨缠绕垫片进行密封。所述壳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5,所述开口5形状为方形,大小以能放入配套阻火芯2为宜;壳体1内壁在所述开口5同径向的对侧设置有凹槽6,其开槽宽度以能放置阻火芯并将其固定住为准,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凹槽6的深度为2-3cm。如图2所示,所述阻火芯2设置在所述开口5内,且插入所述凹槽6。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阻火芯2包括本体7和设置在所述本体7上的阻火网8;所述本体7为U型,其下端为半圆形,插入凹槽6;上端为方形,且设置有通孔9。当阻火芯2安装到位后,所述通孔9不会被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完全遮挡,方便在更换阻火芯时可利用铁钩或其他工具提取与回装。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阻火网8的面积大于管线的横截面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管道阻火器能够阻止火焰继续传播并迫使火焰熄灭的因素之一是传热作用。而发挥传热作用的主体就是阻火网,所述阻火网8是由许多细小通道或孔隙组成的,其面积需大于管线的横截面积,当火焰进入这些细小通道后就形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由于通道或孔隙的传热面积很大,火焰通过通道壁进行热交换后,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火焰即被熄灭。众多的试验表明,当把所述阻火网8材料的导热性提高460倍时,其熄灭直径仅改变2.6%。这说明材质问题是次要的,即传热作用是熄灭火焰的一种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因此,对于作为阻爆用的阻火网来说,其材质的选择不是太重要的,而更应该考虑其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因这方面的技术不是本专利技术想要保护的重点,因此本专利技术对阻火网8的材质、机械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不作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压盖3设置在所述开口5的上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所述压盖3起密封所述开口5的作用,通过拆卸压盖3,即可取出阻火芯2进行检查、清理或更换。为了加强密封性,可在压盖3与壳体1之间设置密封垫加强密封效果。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盖3为方形,其下表面设置有凹槽,用于容纳高出壳体1表面的阻火芯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阻火芯(2)、压盖(3);/n所述壳体(1)两端设置有连接管线用的法兰(4),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5),内壁在所述开口(5)同径向的对侧设置有凹槽(6);/n所述阻火芯(2)设置在所述开口(5)内,且插入所述凹槽(6);/n所述压盖(3)设置在所述开口(5)的上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检的管道阻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阻火芯(2)、压盖(3);
所述壳体(1)两端设置有连接管线用的法兰(4),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5),内壁在所述开口(5)同径向的对侧设置有凹槽(6);
所述阻火芯(2)设置在所述开口(5)内,且插入所述凹槽(6);
所述压盖(3)设置在所述开口(5)的上表面,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芯(2)包括本体(7)和设置在所述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小川刘小波汤小波李重剑马腾飞张森林罗意杜希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