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896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包括泄洪机构和辅助泄洪机构,泄洪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座、连接座、支柱、上梁、定滑轮、电机、导向轮、钢绳和泄洪门,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的顶端,的连接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辅助泄洪机构包括空腔、固定箱、进水口、活塞板、滑柱、导块和接触开关,固定箱固定连接于固定座的一侧,且与泄洪门并列,且泄洪门滑动连接于固定箱,通过设置泄洪机构和辅助泄洪机构,能够根据水液在固定座上的水位高度,进行自动泄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
本技术涉及泄洪

,具体为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
技术介绍
溢洪道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和出水渠,用于宣泄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洪水,保证坝体安全的开敞式或带有胸墙进水口的溢流泄水建筑物,在溢洪道上常常需要泄洪机构,由于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库超水位,为避免水漫洪溢,或库坝、堤堰溃塌而造成严重的灾害,开闸向下游泄洪区排水,每年汛期,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位上涨,形成的洪水对江河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为减轻洪水对城市的威胁,需适时向下游泄洪,因此需要泄洪结构进行泄洪;传统的泄洪机构存在以下弊端:1、洪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打开泄洪栏的瞬间对桥梁造成较大冲击,导致泄洪结构实用性不强,维修成本高,工作性能不稳定;2、不能根据洪水的水位的高度线进行自动的泄洪,往往需要人为的操作机器来泄洪,这样会错过了绝佳的泄洪时间。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包括泄洪机构和辅助泄洪机构,所述泄洪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座、连接座、支柱、上梁、定滑轮、电机、导向轮、钢绳和泄洪门,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的连接座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所述的连接座上开设有与泄洪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柱的顶端与上梁固定连接,所述泄洪门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形成的空间中,且与固定座和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上梁的底端设置于有定滑轮,所述钢绳一端与泄洪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与绕线轮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支柱的一侧,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泄洪机构包括空腔、固定箱、进水口、活塞板、滑柱、导块和接触开关,所述固定箱固定连接于固定座的一侧,且与泄洪门并列,且所述泄洪门滑动连接于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后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活塞板滑动连接于固定箱的内部,所述滑柱的一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柱的另一端位于空腔的内部与导块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开设于连接座的内部与固定箱相对应,所述接触开关设置于空腔的内顶端与导块相对应,所述接触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和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为等腰梯形结构。优选的,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置于连接座的顶端与钢绳传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密封板和插槽,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于泄洪门的底端,所述底座与密封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密封板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紧固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固定座、连接座、支柱、上梁、定滑轮、电机、导向轮、固定箱、进水口、活塞板、滑柱、导块、接触开关、钢绳和泄洪门,能够根据水液在固定座上的水位高度,进行自动泄洪,水液通过滑柱、导块和接触开关,能够自动启动电机,向上升动泄洪门对洪水进行泄洪,如此便解决了传统的泄洪机构需要人为泄洪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向轮能够让钢绳保持紧绷状态,以防电机的突然启动对钢绳瞬间产生较大的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辅助泄洪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泄洪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固定座;3、连接座;4、上梁;5、支柱;6、钢绳;7、定滑轮;8、导向轮;9、电机;10、绕线轮;11、自动泄洪机构;12、固定箱;13、进水口;14、活塞板;15、滑柱;16、导块;17、接触开关;18、密封板;19、插槽;20、泄洪门;21、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包括泄洪机构和辅助泄洪机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座2、连接座3、支柱5、上梁4、定滑轮7、电机9、导向轮8、钢绳6和泄洪门20,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连接座3固定连接于固定座2的顶端,所述的连接座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5,且所述的连接座3上开设有与泄洪门20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柱5的顶端与上梁4固定连接,所述泄洪门20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2形成的空间中,且与固定座2和连接座3滑动连接,所述上梁4的底端设置于有定滑轮7,所述钢绳6一端与泄洪门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绳6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7与绕线轮10连接,所述电机9固定连接于支柱5的一侧,且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绕线轮10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泄洪机构11包括空腔21、固定箱12、进水口13、活塞板14、滑柱15、导块16和接触开关17,所述固定箱12固定连接于固定座2的一侧,且与泄洪门20并列,且所述泄洪门20滑动连接于固定箱12,所述固定箱12的后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活塞板14滑动连接于固定箱12的内部,所述滑柱15的一端与活塞板14固定连接,所述滑柱15的另一端位于空腔21的内部与导块16固定连接,所述空腔21开设于连接座3的内部与固定箱12相对应,所述接触开关17设置于空腔21的内顶端与导块16相对应,所述接触开关17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和电机9电性连接。工作流程:将装置通过底座1固定安装于泄洪道上,水流在泄洪门20和固定箱12的后端,对泄洪门20和固定箱12进行挤压,产生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从进水口13进入固定箱12的内部,位于固定箱12内的水流挤压活塞板14,活塞板14向上运动带动滑柱15和导块16在空腔21内向上运动,直至导块16触碰接触开关17,接触开关17启动电机9,电机9输出轴带动绕线轮10转动,绕线轮10对钢绳6进行缠绕,钢绳6在定滑轮7和导向轮8上传动,钢绳6带动泄洪门20穿过连接座3内的滑槽向上运动,水流从泄洪门20的底端与底座1上端形成的泄洪口流出,进行泄洪。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包括泄洪机构和辅助泄洪机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座(2)、连接座(3)、支柱(5)、上梁(4)、定滑轮(7)、电机(9)、导向轮(8)、钢绳(6)和泄洪门(20),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连接座(3)固定连接于固定座(2)的顶端,所述的连接座(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5),且所述的连接座(3)上开设有与泄洪门(20)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柱(5)的顶端与上梁(4)固定连接,所述泄洪门(20)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2)形成的空间中,且与固定座(2)和连接座(3)滑动连接,所述上梁(4)的底端设置于有定滑轮(7),所述钢绳(6)一端与泄洪门(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绳(6)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7)与绕线轮(10)连接,所述电机(9)固定连接于支柱(5)的一侧,且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绕线轮(10)固定连接;/n所述辅助泄洪机构(11)包括空腔(21)、固定箱(12)、进水口(13)、活塞板(14)、滑柱(15)、导块(16)和接触开关(17),所述固定箱(12)固定连接于固定座(2)的一侧,且与泄洪门(20)并列,且所述泄洪门(20)滑动连接于固定箱(12),所述固定箱(12)的后端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进水口(13),所述活塞板(14)滑动连接于固定箱(12)的内部,所述滑柱(15)的一端与活塞板(14)固定连接,所述滑柱(15)的另一端位于空腔(21)的内部与导块(16)固定连接,所述空腔(21)开设于连接座(3)的内部与固定箱(12)相对应,所述接触开关(17)设置于空腔(21)的内顶端与导块(16)相对应,所述接触开关(17)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和电机(9)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洪道分离泄洪结构,包括泄洪机构和辅助泄洪机构(11),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座(2)、连接座(3)、支柱(5)、上梁(4)、定滑轮(7)、电机(9)、导向轮(8)、钢绳(6)和泄洪门(20),所述底座(1)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所述连接座(3)固定连接于固定座(2)的顶端,所述的连接座(3)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5),且所述的连接座(3)上开设有与泄洪门(20)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支柱(5)的顶端与上梁(4)固定连接,所述泄洪门(20)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座(2)形成的空间中,且与固定座(2)和连接座(3)滑动连接,所述上梁(4)的底端设置于有定滑轮(7),所述钢绳(6)一端与泄洪门(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绳(6)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7)与绕线轮(10)连接,所述电机(9)固定连接于支柱(5)的一侧,且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与绕线轮(10)固定连接;
所述辅助泄洪机构(11)包括空腔(21)、固定箱(12)、进水口(13)、活塞板(14)、滑柱(15)、导块(16)和接触开关(17),所述固定箱(12)固定连接于固定座(2)的一侧,且与泄洪门(20)并列,且所述泄洪门(20)滑动连接于固定箱(12),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翠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盛元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