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7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伸缩式编码器,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包塑于本体的接触片成三等分象限分布,其中一片接触片为整体导电片,另外的两片接触片分别为具有等间距分布导电块的结构;三个金属端子分别与所述三等分象限分布的接触片中的一片电连接并伸出本体;金属片状的刷子铆接或扣接于拨动盘的上侧面,刷子压制成三组等间距分布的向本体翘起的弹性刷爪,刷爪随轴芯转动并分别与接触片的三片对应触接以形成端子间的导通回路,产生编码信号;轴芯通过其中下段上的卡接凸与拨动盘空心圆筒内壁设计的卡接槽相配合,轴芯外周套圈压缩弹簧,垫圈的上侧面也与压缩弹簧相接;拨动盘的内腔设置、轴芯的上部、转子上分别设置斜面并相互吻合,在弹簧与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实现伸缩功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尤其涉及广泛应用于音响,功放, 对讲机,仪表仪器等产品的一种数字脉冲编码器。技术背景传统电子技术普遍采用模拟电路,电路上采用碳膜式电位器进行控制和 调节。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起,传统碳膜式电位器已不适用数字电子路上。 本技术编码器就是为替代传统电位器而配套研发,以便能广泛应用于音 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随着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对编码器的 有关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灵敏度更高,更可靠、使用寿命更 长等。因此,提高编码器的灵敏性、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是市场提出的实际 要求。常规型的编码器旋纽柄部分均是伸出整机的面壳外,易受到碰撞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数字电子技术的需求,旨在推出一种灵敏度高、可靠、 使用寿命长、安全的伸縮式编码器,它的旋转部分能输出两组脉冲信号;并 且,本技术的旋纽柄部分在不使用状态时是藏在面壳内的,只有在使用 时才让其伸出来操作,即节省空间,美化外观结构,又避免受到碰撞;广泛应 用于音响,功放,汽车,仪表仪器等产品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编码器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伸缩式编码器,结构中包括轴芯(2)、轴套(4)、拨动盘(6)、刷子(7)、接触片(8)、端子(9)、本体(10)、支架(1),其特征是:所述包塑于本体(10)的接触片(8)成三等分象限分布,其表面为金属结构并露出本体(10),其中一片接触片(8)为整体的导电片,另外的两片接触片(8)分别为具有等间距分布导电片的结构;三个金属端子(9)分别与所述三等分象限分布的接触片(8)中的一片电连接并伸出本体(10);呈环状的金属片状的刷子(7)铆接或扣接于拨动盘(6)的上侧面,所述刷子(7)压制成三组等间距分布位于同一圆周的向本体(10)翘起的弹性刷爪(71),所述刷爪(71)随轴芯(2)转动并分别与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