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一缓冲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第一支脚包括第一减震杆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和无人机的机身铰接,第一连杆的下端和第一减震杆铰接,第一减震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第一缓冲结构包括外部筒体,外部筒体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减震杆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缓冲杆上,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所述挡板,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外部筒体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无人机的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属于无人机设备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科技的进步,私人无人机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既可以用于航拍,又可以代替人工进行部分高危的高空作业。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属于精密设备,稍有损坏就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平稳性,尤其是无人机在着陆瞬间,很容易由于振动过大导致无人机部分结构有轻微的结构变化。所以,提升无人机的减震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能够提升无人机的减震性能,防止在着陆瞬间由于振动过大导致无人机损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第一缓冲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的一端和第二缓冲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脚包括第一减震杆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和无人机的机身铰接,第一连杆的下端和第一减震杆铰接,第一减震杆的下端安装有滚轮;第一缓冲结构包括外部筒体,外部筒体内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减震杆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的另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缓冲杆上,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所述挡板,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外部筒体的内壁。前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中,所述第一减震杆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一套杆和第二弹簧,第二套筒位于第一套筒内,第一套杆位于第二套筒内,第一套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为了使第一缓冲杆沿着直线方向移动,前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中,所述挡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外部筒体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外部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直线轴承,所述第一缓冲杆穿过所述直线轴承。限位块和限位槽起到限制第一缓冲杆移动方向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提升无人机的减震性能,防止在着陆瞬间由于振动过大导致无人机损坏。本支撑结构的减震效果主要通过减震杆和缓冲结构实现。当无人机着陆的瞬间,无人机的重量一方面传递给减震杆,减震杆的第二弹簧起到支撑作用,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另一方面挡板挤压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防止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距离过大,并且第一弹簧的弹性恢复力线性平缓,能过进步降低无人机着陆时地面带来的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滚轮,2-第二套筒,3-第一减震杆,4-第二弹簧,5-第一套筒,6-第一套杆,7-第一支脚,8-第一连杆,9-第一支撑单元,10-外部筒体,11-限位槽,12-限位块,13-挡板,14-第二缓冲结构,15-直线轴承,16-第一缓冲杆,17-第一弹簧,18-第二支脚,19-第一缓冲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单元9包括第一支脚7、第二支脚18、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第一支脚7和第二支脚18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的一端和第二缓冲机构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脚7包括第一减震杆3和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上端和无人机的机身铰接,第一连杆8的下端和第一减震杆3铰接,第一减震杆3的下端安装有滚轮1;第一缓冲结构19包括外部筒体10,外部筒体10内设有第一弹簧17和第一缓冲杆16,第一缓冲杆1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减震杆3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16的另一端设有挡板13,所述第一弹簧17套设在第一缓冲杆16上,第一弹簧17的一端抵触所述挡板13,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外部筒体10的内壁。实施例2: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单元9包括第一支脚7、第二支脚18、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第一支脚7和第二支脚18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的一端和第二缓冲机构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脚7包括第一减震杆3和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上端和无人机的机身铰接,第一连杆8的下端和第一减震杆3铰接,第一减震杆3的下端安装有滚轮1;第一缓冲结构19包括外部筒体10,外部筒体10内设有第一弹簧17和第一缓冲杆16,第一缓冲杆1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减震杆3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16的另一端设有挡板13,所述第一弹簧17套设在第一缓冲杆16上,第一弹簧17的一端抵触所述挡板13,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外部筒体10的内壁。所述第一减震杆3包括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2、第一套杆6和第二弹簧4,第二套筒2位于第一套筒5内,第一套杆6位于第二套筒2内,第一套杆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弹簧4的一端抵触所述第一套筒5的内部,第二弹簧4的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套筒2的一端。所述挡板13上设有限位块12,所述外部筒体10上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块12位于限位槽11内,所述外部筒体10的一端固定有直线轴承15,所述第一缓冲杆16穿过所述直线轴承15。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支撑结构的减震效果主要通过减震杆和缓冲结构实现。当无人机着陆的瞬间,无人机的重量一方面传递给减震杆,减震杆的第二弹簧4起到支撑作用,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另一方面挡板13挤压第一弹簧17,通过第一弹簧17的弹性恢复力防止第一支脚7和第二支脚18的距离过大,并且第一弹簧17的弹性恢复力线性平缓,能过进步降低无人机着陆时地面带来的冲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单元(9)包括第一支脚(7)、第二支脚(18)、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第一支脚(7)和第二支脚(18)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的一端和第二缓冲机构(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脚(7)包括第一减震杆(3)和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上端和无人机的机身铰接,第一连杆(8)的下端和第一减震杆(3)铰接,第一减震杆(3)的下端安装有滚轮(1);第一缓冲结构(19)包括外部筒体(10),外部筒体(10)内设有第一弹簧(17)和第一缓冲杆(16),第一缓冲杆(1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减震杆(3)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16)的另一端设有挡板(13),所述第一弹簧(17)套设在第一缓冲杆(16)上,第一弹簧(17)的一端抵触所述挡板(13),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外部筒体(10)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无人机底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第一支撑单元(9)和第二支撑单元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单元(9)包括第一支脚(7)、第二支脚(18)、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第一支脚(7)和第二支脚(18)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和第二缓冲机构(14)结构相同,第一缓冲结构(19)的一端和第二缓冲机构(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脚(7)包括第一减震杆(3)和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的上端和无人机的机身铰接,第一连杆(8)的下端和第一减震杆(3)铰接,第一减震杆(3)的下端安装有滚轮(1);第一缓冲结构(19)包括外部筒体(10),外部筒体(10)内设有第一弹簧(17)和第一缓冲杆(16),第一缓冲杆(1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减震杆(3)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16)的另一端设有挡板(13),所述第一弹簧(17)套设在第一缓冲杆(16)上,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春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