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电池用材料、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热熔接性构件、以及锂离子电池用包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68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该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以及(甲基)丙烯酰基(a),上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的聚丙烯系树脂(b)的该酸性基团和/或该酸酐基团的改性反应而被引入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接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电池用材料、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热熔接性构件、以及锂离子电池用包装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接剂组合物及使用该粘接剂组合物的电池用材料、锂离子电池用材料、热熔接性构件、以及锂离子电池用包装材料,能够在电领域、汽车领域以及产业领域等各种工业用制品领域中使用,属于这些

技术介绍
热熔型的粘接剂组合物可加工成膜状或片状来使用,可制成在构件的表面上层压有该粘接剂组合物的粘接性膜或片,而用于电领域、汽车领域和产业领域等各种工业用制品领域。为了将这些领域中使用的铁、铝、钛及其他金属等以及它们的合金等金属构件与缺乏粘接性的由聚烯烃构成的成形体粘接起来,提出了各种粘接剂组合物。在日本特开平4-1848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是将由羧酸的聚烯烃、含有羧酸的环氧树脂、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根据需要使用的环氧树脂组成的成分溶解、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而成的。在日本特开2015-3638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具有羧基或酸酐基的聚烯烃、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溶剂,聚烯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和熔化能量为特定的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日本特开平4-18480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5-36385号公报中记载的粘接剂组合物虽然可得到常温剥离粘接强度高的热熔接构件,但是由于层压后即刻的剥离粘接强度的提高缓慢,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当将层压后的热熔接性构件卷绕成卷状时,发生由紧密缠绕导致的层压位置偏移或褶皱。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接剂组合物,该粘接剂组合物的层压后即刻的剥离粘接强度的提高优异,因此能够改善层压后的位置的偏移或褶皱,另外,高温(80℃)剥离粘接强度较高且耐电解液性也优异,因此能够使用于电池用材料、尤其是锂电池用包装材料。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含有通过(甲基)丙烯酰基的自由基反应来固化的固化性树脂的粘接剂组合物可改善这些问题,并且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该(甲基)丙烯酰基是通过各种方法而加成到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的聚丙烯系树脂的。另外,发现该粘接剂组合物的高温剥离粘接强度高,耐电解液性也优异,因此适合作为电池用材料、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用包装材料使用,并且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包括以下实施方式。[1]一种粘接剂组合物,该粘接剂组合物含有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该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以及下述式(I)表示的(甲基)丙烯酰基(a),上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的聚丙烯系树脂(b)的该酸性基团和/或该酸酐基团的改性反应而被引入的。CH2=CR1CO-…(I)[式(I)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2]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上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上述酸性基团和/或上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II)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CH2=CR2CO-R3-OH…(II)[式(II)中,R2表示氢原子或CH3基,R3表示-(OCH2CH2)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4)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2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或-NH-CH2-基。][3]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上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上述酸性基团和/或上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CH2=CR4CO-R5-NCO…(III)[式(III)中,R4表示氢原子或CH3基,R5表示-(OCH2CH2)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或-NH-CH2-基。][4]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上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上述酸性基团和/或上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IV)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CH2=CR6CO-R7-OR10…(IV)[式(IV)中,R6表示氢原子或CH3基,R7表示单键、-(OCH2CH2)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或-NH-CH2-基,R10表示缩水甘油基。][5]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上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上述酸性基团和/或上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V)和/或(VI)表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生成的羟基和/或羧基、与下述式(VII)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H2N-(CH2)n-OH…(V)[式(V)中,n表示1~8的整数。]HO-(CH2)n-NH-(CH2)m-OH…(VI)[式(VI)中,m、n分别独立地表示1~8的整数。]CH2=CR8CO-R9-NCO…(VII)[式(VII)中,R8表示氢原子或CH3基,R9表示-(OCH2CH2)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或-NH-CH2-基。][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有机溶剂,上述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溶解于上述有机溶剂中。[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进一步含有异氰酸酯化合物。[9]一种电池用材料,其具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10]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材料,其具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物。[11]一种热熔接性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具备:粘接剂层,该粘接剂层由[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固化而成;金属层,该金属层与该粘接剂层的一面侧接合;以及热熔接性树脂层,该热熔接性树脂层与该粘接剂层的另一面侧接合。[12]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包装材料,其包括[11]所述的热熔接性构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剂组合物,由于层压后即刻的剥离粘接强度的提高优异,因此能够改善由热熔接性构件的紧密缠绕等产生的层压的偏移或褶皱的问题。另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剂组合物的热熔接性构件的高温(80℃)剥离粘接强度高且耐电解液性也优异,因此能够适合用于电池用材料、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用包装材料。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剂组合物,与以往的使用异氰酸酯基固化剂的粘接剤相比,能够缩短所需的熟化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熔接性构件的一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该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以及下述式(I)表示的(甲基)丙烯酰基(a),/n所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的聚丙烯系树脂(b)的该酸性基团和/或该酸酐基团的改性反应而被引入的。/nC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09 JP 2018-0011681.一种粘接剂组合物,其含有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该改性聚丙烯系树脂(A)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以及下述式(I)表示的(甲基)丙烯酰基(a),
所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团的聚丙烯系树脂(b)的该酸性基团和/或该酸酐基团的改性反应而被引入的。
CH2=CR1CO-…(I)
[式(I)中,R1为氢原子或甲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所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所述酸性基团和/或所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II)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
CH2=CR2CO-R3-OH…(II)
[式(II)中,R2表示氢原子或CH3基,R3表示-(OCH2CH2)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4)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2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或-NH-CH2-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所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所述酸性基团和/或所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III)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
CH2=CR4CO-R5-NCO…(III)
[式(III)中,R4表示氢原子或CH3基,R5表示-(OCH2CH2)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OCH2CH(CH3))n-基(式中,n表示1~8的整数。)或-NH-CH2-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酰基(a)是通过所述聚丙烯系树脂(b)所具有的所述酸性基团和/或所述酸酐基团与下述式(IV)表示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被引入的。
CH2=CR6CO-R7-OR10…(IV)
[式(I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隆浩平川真高村光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