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和转子芯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和转子芯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例如,如图1所示,对于IPM型转子芯(嵌入磁体型转子芯)1而言,其构成为包括:将对电磁钢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的多个芯构件(薄板状构件)层叠而获得的层叠铁芯2、插入并且容纳于从层叠铁芯2的轴线O1方向一端部2a贯通至另一端部2b而形成的磁体插入孔2c的永磁体3、以及向磁体插入孔2c注入而将永磁体3埋设固定的树脂材料4。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SPM型转子芯(表面磁体型转子芯)5而言,其构成为包括:层叠铁芯2、在层叠铁芯2的外周面侧沿着周向以等间隔配置的永磁体3、与永磁体3一起围绕并且覆盖层叠铁芯2的圆筒状的外壳构件6、以及向外壳构件6与层叠铁芯2之间注入而将永磁体3埋设固定的树脂材料4。另外,在层叠铁芯2设有从其轴线O1上的一端部2a贯通至另一端部2b而形成的、用于嵌入转子的轴的中心孔(轴孔)2d。另一方面,例如,如图4所示,作为转子芯1、5的制造装置,其构成为包括:第1模具7,其具有使在磁体插入孔2c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其中,/n该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包括:/n第1模具,其具有:嵌合凹部,该嵌合凹部供在磁体插入孔插入有磁体的层叠铁芯、或者在外周侧安装有磁体和外壳构件的层叠铁芯嵌合并且对所述层叠铁芯进行保持;以及圆柱状的芯棒,该圆柱状的芯棒用于与所述层叠铁芯的沿着轴线方向贯通而形成的中心孔嵌合;/n第2模具,其与所述第1模具接合,并与所述第1模具一起对所述层叠铁芯合模并且对所述层叠铁芯进行密封;/n树脂注入部,其设于所述第1模具或者所述第2模具,使用成形机向所述磁体插入孔、或者所述外壳构件与所述层叠铁芯之间注入树脂材料;以及/n引导板,其在轴线中心具有供所述芯棒贯穿的贯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12 JP 2019-0225921.一种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其中,
该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包括:
第1模具,其具有:嵌合凹部,该嵌合凹部供在磁体插入孔插入有磁体的层叠铁芯、或者在外周侧安装有磁体和外壳构件的层叠铁芯嵌合并且对所述层叠铁芯进行保持;以及圆柱状的芯棒,该圆柱状的芯棒用于与所述层叠铁芯的沿着轴线方向贯通而形成的中心孔嵌合;
第2模具,其与所述第1模具接合,并与所述第1模具一起对所述层叠铁芯合模并且对所述层叠铁芯进行密封;
树脂注入部,其设于所述第1模具或者所述第2模具,使用成形机向所述磁体插入孔、或者所述外壳构件与所述层叠铁芯之间注入树脂材料;以及
引导板,其在轴线中心具有供所述芯棒贯穿的贯通孔,以使所述贯通孔和所述中心孔连通的方式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层叠铁芯的位于所述第1模具侧的轴线方向一端部,
对于所述引导板而言,所述贯通孔的位于所述层叠铁芯的一端部侧的、一表面侧的开口直径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贯通孔的位于所述第1模具侧的、另一表面侧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一表面侧的开口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芯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板的贯通孔形成为在内表面具有引导面,该引导面随着从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所述一表面侧朝向所述另一表面侧而直径逐渐变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昇埈,植松秀俊,舟久保诚,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