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10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相互配合的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夹臂机构及合模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夹臂机构及合模机构相配合的成型机架,成型机架连接有铰接座,铰接座与机架之间铰接有主整形油缸,成型机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整形油缸和右整形油缸,成型机架的前端部铰接有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左摆动臂与左整形油缸铰接,右摆动臂与右整形油缸铰接,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关于夹臂机构对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控制主整形油缸、左整形油缸和右整形油缸即可实现对棒料的压弯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
本技术涉及编链机闪光对焊定位
,特别是指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矿用高强度大型圆环链因其形状结构紧凑(也称紧凑环)、强度大、可靠性好、精度高,已被大型采矿设备所应用,国内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逐步增加。矿用链条的加工过程包括成型工序和焊接工序,在成型工序中需要在多个角度对棒状的工件进行压弯加工,现有的编链机成型机构结构复杂,控制不便,严重制约着链环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编链机成型机构结构复杂、控制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相互配合的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夹臂机构及合模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送料机构、定位机构、夹臂机构及合模机构相配合的成型机架,成型机架连接有铰接座,铰接座与机架之间铰接有主整形油缸,成型机架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整形油缸和右整形油缸,成型机架的前端部铰接有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左摆动臂与左整形油缸铰接,右摆动臂与右整形油缸铰接,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关于夹臂机构对称。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机架为回字框形,主整形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成型机架的后端部,主整形油缸与成型机架的铰接点位于成型机架的轴线上,左整形油缸和右整形油缸、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及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均关于主整形油缸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通过同一个铰接轴铰接在成型机架的前端部,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铰接座前后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间隔设置有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成型滚轮,底板上设置有链环垫块,顶板上设置有与链环垫块上下对应的槽口。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滚轮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通过螺栓组固定相连,固定板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面,左摆动臂和右摆动臂上设置有与第一齿形结构面相啮合的第二齿形结构面。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控制主整形油缸、左整形油缸和右整形油缸即可实现对棒料的压弯成型。本技术在使用时,送料机构将棒料送至定位机构前方,定位机构对棒料进行限位,然后夹臂机构和定位机构将棒料进行夹持定位,主整形油缸、左整形油缸和右整形油缸伸缩带动左滚轮叉形组件和右滚轮叉形组件使棒料弯曲成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在编链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滚轮叉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相互配合的送料机构2、定位机构3、夹臂机构7及合模机构8,送料机构2用于将棒料送至成型工位,定位机构3能够将棒料精确地放置在成型工位,夹臂机构7将棒料夹持在成型工位,进行压弯成型。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送料机构2、定位机构3、夹臂机构7及合模机构8相配合的成型机架4。如图2所示,成型机架4连接有铰接座40,铰接座40与机架1之间铰接有主整形油缸41,通过控制主整形油缸41的伸缩,能够在机架1上带动成型机架4的前后伸缩。如图3所示,所述成型机架4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整形油缸42和右整形油缸43,成型机架4的前端部铰接有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左摆动臂44与左整形油缸42铰接,右摆动臂45与右整形油缸43铰接。左整形油缸42能够带动左摆动臂44相对成型机架4摆动,右整形油缸43能够带动右摆动臂45相对成型机架4摆动。所述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关于夹臂机构7对称。如图4所示,所述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结构相同且均包括固定板50,通过固定板50将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固定连接在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上。所述固定板50与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通过螺栓组固定相连,固定板50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面57,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上设置有与第一齿形结构面57相啮合的第二齿形结构面,充分保证固定的可靠性。所述固定板50上间隔设置有顶板51和底板52,顶板51和底板52之间设置有转轴53,转轴53上设置有成型滚轮54,所述成型滚轮54外周面为内凹的弧形。成型滚轮54为压弯棒料的结构,使压弯棒料时为滚动摩擦,防止工件或设备受损。底板52上设置有伸出的链环垫块55,顶板51上设置有与链环垫块55上下对应的槽口56,便于棒料成环后排出。在工作时,夹臂机构7夹持棒料后,主整形油缸41伸出,成型机架4带动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向后方运动,棒料被弯成U形。然后左整形油缸42或右整形油缸43依次伸出一定的距离,同时主整形油缸41缩进一个微小距离,保持一个特定的时段后,回复原位;左整形油缸42或右整形油缸43依次伸出一定的距离,同时主整形油缸41缩进一个微小距离,保持一个特定的时段后,回复原位,则棒料被弯成O型。实施例2,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架4为回字框形,主整形油缸41的一端铰接在成型机架4的后端部,主整形油缸41与成型机架4的铰接点位于成型机架4的轴线上,左整形油缸42和右整形油缸43、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及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均关于主整形油缸41对称设置。通过相同结构的对称布置,既能够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又能够节省设备制造成本,而且便于对左整形油缸42或右整形油缸43的同步控制。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所述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通过同一个铰接轴46铰接在成型机架4的前端部,所述铰接轴46与所述铰接座40前后对应,使成型机构的整个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便于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的定位调试。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本技术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相互配合的送料机构(2)、定位机构(3)、夹臂机构(7)及合模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送料机构(2)、定位机构(3)、夹臂机构(7)及合模机构(8)相配合的成型机架(4),成型机架(4)连接有铰接座(40),铰接座(40)与机架(1)之间铰接有主整形油缸(41),成型机架(4)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整形油缸(42)和右整形油缸(43),成型机架(4)的前端部铰接有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左摆动臂(44)与左整形油缸(42)铰接,右摆动臂(45)与右整形油缸(43)铰接,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关于夹臂机构(7)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相互配合的送料机构(2)、定位机构(3)、夹臂机构(7)及合模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送料机构(2)、定位机构(3)、夹臂机构(7)及合模机构(8)相配合的成型机架(4),成型机架(4)连接有铰接座(40),铰接座(40)与机架(1)之间铰接有主整形油缸(41),成型机架(4)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整形油缸(42)和右整形油缸(43),成型机架(4)的前端部铰接有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左摆动臂(44)与左整形油缸(42)铰接,右摆动臂(45)与右整形油缸(43)铰接,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上分别设置有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关于夹臂机构(7)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智能编链机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架(4)为回字框形,主整形油缸(41)的一端铰接在成型机架(4)的后端部,主整形油缸(41)与成型机架(4)的铰接点位于成型机架(4)的轴线上,左整形油缸(42)和右整形油缸(43)、左摆动臂(44)和右摆动臂(45)及左滚轮叉形组件(5)和右滚轮叉形组件(6)均关于主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郭建军曾隽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启欧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