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581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包括机身、弯环成型胎具、托架机构和托架摆动机构,机身包括上平板、下平板、数块垂直连接板和数根支腿。弯环成型胎具位于机身的一端内,托架机构设置在机身的纵向一端外,托架机构上端位于弯环成型胎具外侧,下端嵌入底部固定在地坑中的下支座中。托架摆动机构设置在机身纵向中心的下侧,且位于地面上的数根支腿之间,托架摆动机构一端与托架机构的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安装、维修和保养,避免棒料在输送的过程中掉落,提高了锚链环坯料成形的工作效率和成形质量,避免锚链环坯料发生扭曲变形,从而提高了最终制成的锚链环质量。

Bar support device of automatic chain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链制造的自动弯环机,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小型锚链环(链径规格为Φ22mm~Φ44mm)自动弯环时支撑棒料的装置,属于锚链制造

技术介绍
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锚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船舶停靠和海洋工程系泊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船舶停靠和海洋工程的安全,在锚链环制造过程中,首先通过加热器将棒料加热到750℃~850℃,然后在锚链弯环机上将加热后的棒料弯曲成接口端面相对的长圆形锚链环坯料。现有的棒料弯曲成锚链环坯料的工序如图1的(A)至(D)所示,如图1(A)所示,加热后的棒料10先输送到已闭合锁紧的中心推杆20前侧,使其两侧分别抵靠在闭合锁紧的中心推杆20及位于中心推杆20两侧的挤压滚轮30上。然后如图1(B)所示,中心推杆20如箭头所示方向向前移动,使夹在两挤压滚轮30中的棒料10经过第一次弯曲成拐杖状。接着,如图1(C)所示,中心推杆20如箭头所示方向向后移动,使第一次弯曲成拐杖状的棒料10脱离两挤压滚轮30之间,然后将其顺时针转动90°成水平状。如图1(D)所示,重复图1(B)的过程进行第二次弯曲,使拐杖状的棒料10弯曲成长圆环形的锚链环坯料100。由于锚链环坯料是加热棒料经过两次弯曲后自然形成的,弯曲成形时,棒料10没有支撑,造成弯曲成形的锚链环坯料100的对接端口101容易产生错位、扭曲,严重时需要经过闪光焊机的电极下压进行矫正,延长了闪光焊接的作业时间,降低了闪光焊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曲制成的锚链环坯料对接端口彼此平整,无错位和扭曲的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包括机身、弯环成型胎具、托架机构和托架摆动机构,机身包括上平板、下平板、数块垂直连接板和数根支腿,上平板和下平板的纵向两端和横向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垂直连接板连接成一体,下平板的下侧通过数根支腿支撑在地面上;弯环成型胎具位于机身的一端内,托架机构设置在机身的一端外,托架机构上端位于弯环成型胎具外侧,下端嵌入底部固定在地坑中的下支座中;托架摆动机构设置在机身纵向中心的下侧,且位于地面上的数根支腿之间,托架摆动机构一端与托架机构的下端连接。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机构包括托座、托架和升降油缸,托架下端嵌入下支座上端中;升降油缸垂直设置在托架和下支座中,升降油缸上端与托架上端中部铰接,升降油缸下端与下支座上端铰接,托座下部固定在托架上端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油缸、连杆、转轴、转轴支座和摆动油缸支座,摆动油缸一端与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的摆动油缸支座铰接,转轴两端支撑在转轴支座中,转轴支座上端固定在下平板一端下侧中,连杆一端和摆动油缸另一端均与转轴偏心铰接,连杆另一端与托架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由呈C形的两片边板和中间的连接板固定连接而成,升降油缸上端夹在两片边板的上端之间,并与两片边板的上端铰接。进一步的,托座上端设有与棒料外圆匹配的弧形口。本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安装、维修和保养,托架机构的升降油缸活塞杆上升,托座随之上升支撑在棒料中部的下圆弧面上。使得输送到弯环成型胎具外侧圆弧面和两个弯曲滚轮的圆弧面之间的棒料下侧得到可靠的支撑,避免棒料在输送的过程中掉落,提高了锚链环坯料弯曲成形的工作效率;由于棒料在弯环成型的过程中其下侧受到本技术的限位,从而提高了锚链环坯料的成形质量,避免锚链环坯料发生扭曲变形,从而提高了最终制成的锚链环质量。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锚链环坯料弯环成形的四工步(A)至(D)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在锚链自动弯环机上的结构简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B向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机身1、弯环成型胎具2、托架机构3和托架摆动机构4,机身1为焊接结构件,包括形状相同且一端大另一端小的上平板11、下平板12、3块垂直连接板13和6根方钢管制成的支腿14,下平板12的下侧焊接6根支腿14,机身1下部通过6根支腿14支撑在地面上。上平板11和下平板12的纵向两端和横向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垂直连接板13焊连成一体,形成了机身1中间敞开的结构,便于安装和维修。弯环成型胎具2位于机身1的左端内,托架机构3设置在机身1的左端外,其上端位于弯环成型胎具2的外侧,其下端嵌入底部固定在地坑100中的下支座4中。托架机构3包括托座31、托架32和升降油缸33,托架32下端嵌入下支座5上端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托架32由呈C形的两片边板321和中间的连接板322焊接固定而成,升降油缸33上端夹在两片边板321的上端之间,并与两片边板321的上端铰接。升降油缸33下端与下支座4上端铰接,托座31下部固定在托架32上端的右侧,托座31上端设有与棒料外圆匹配的弧形口311。托架摆动机构4包括摆动油缸41、连杆42、转轴43、转轴支座44和摆动油缸支座45,摆动油缸41一端与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的摆动油缸支座45铰接,转轴43两端支撑在转轴支座44中,转轴支座44上端焊接固定在下平板12下侧的中,连杆42右端和摆动油缸41右端均与转轴43偏心铰接,连杆42左端与托架32下端固定焊连。本技术工作时,托架机构3的升降油缸活塞杆331上升,托座31随之上升。已加热到750℃~850℃红热状态的棒料10通过送料机械手夹持输送到弯环成型胎具2外侧圆弧面和两个弯曲滚轮21的圆弧面之间,且穿过已定位于弯环成型胎具中部槽21中的锚链环200,棒料10支撑在托座31上端的弧形口上使其得到限位。然后弯环机进行自动弯环作业,弯环结束后,托架机构31的升降油缸活塞杆331下降,托座31随之下降脱离锚链环坯料下侧;接着托架摆动机构4的摆动油缸活塞杆431外伸,推动转轴43逆时针转动,从而拉动连杆42左端向左移动,连杆42左端拉动托架32及托座321绕升降油缸活塞杆331铰接中心逆时针转动远离锚链环坯料。锚链环坯料前侧无托座321的阻挡,便于取出已弯曲成形的锚链环坯料。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弯环成型胎具、托架机构和托架摆动机构,机身包括上平板、下平板、数块垂直连接板和数根支腿,上平板和下平板的纵向两端和横向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垂直连接板连接成一体,下平板下侧通过数根支腿支撑在地面上;弯环成型胎具位于机身的一端内,托架机构设置在机身的一端外,托架机构上端位于弯环成型胎具外侧,下端嵌入底部固定在地坑中的下支座中;托架摆动机构设置在机身纵向中心的下侧,且位于地面上的数根支腿之间,托架摆动机构一端与托架机构的下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弯环成型胎具、托架机构和托架摆动机构,机身包括上平板、下平板、数块垂直连接板和数根支腿,上平板和下平板的纵向两端和横向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垂直连接板连接成一体,下平板下侧通过数根支腿支撑在地面上;弯环成型胎具位于机身的一端内,托架机构设置在机身的一端外,托架机构上端位于弯环成型胎具外侧,下端嵌入底部固定在地坑中的下支座中;托架摆动机构设置在机身纵向中心的下侧,且位于地面上的数根支腿之间,托架摆动机构一端与托架机构的下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自动弯环机棒料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机构包括托座、托架和升降油缸,托架下端嵌入下支座上端中;升降油缸垂直设置在托架和下支座中,升降油缸上端与托架上端中部铰接,升降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峰
申请(专利权)人:正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