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30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包括井腔和井盖;井腔内分隔成进水室、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进水室位于井腔的上部,且进水室的底壁倾斜设置,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顺次相邻设置在井腔的下部,且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均与进水室连通,进水室内设有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进水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水管,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的侧壁下部分别对应设有污水出水管、初雨出水管和溢流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晴天污水和雨天的雨污混合污水自动进行分类截流,以便后续污水和初雨处理设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且下游管道或水体的水不易在截流井中形成倒灌,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设施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中,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是在传统合流制排水系统末端排入水体的排水干管处设置截流管道,在该排水干管和截流管道相交处设置截流井,晴天污水和降雨初期的雨污混合污水在截流井中都通过同一套截流管道截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降雨中后期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污混合污水水量超过截流管道排水能力时,超量的这部分雨污混合污水就会在截流井中发生溢流,溢流的雨污混合污水经排水干管排入下游水体,因此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系统中截流井是其重要的排水设施之一。传统的截流井有槽式截流井、堰式截流井等,这些截流井往往存在着以下问题:(1)未将晴天污水与降雨初期雨污混合污水进行有效分流而是通过同一套截流管道截流后排入下游水体中,而研究表明降雨初期的雨水会携带包括空气中的灰尘、地面渣土及油脂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质,其含有的污染物质甚至比晴天污水更多,因此如将其直接输送至污水处理厂会对其处理系统的形成较大冲击甚至破坏;(2)由于传统的截流井需降低截流管道高程,当下游水体水位上升时会在截流井内发生倒灌,倒灌的水在截流井中流入截流管道并汇入污水处理厂,这会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增加、进水水质变化,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以对晴天污水与降雨的不同阶段的雨污混合污水进行分类截流后输送至相关的下游设施或水体中。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井腔和设置在所述井腔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其上端口的井盖;所述井腔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水室、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所述进水室位于所述井腔的上部,且所述进水室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顺次相邻设置在所述井腔的下部,且所述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均与所述进水室连通,所述污水室位于所述进水室的底壁较低端的一侧,所述进水室内设有用于根据其内部的水位切换其与所述污水室和初雨室之间通道的第一联动机构,所述进水室内还设有用于根据其内部的水位切换其与所述初雨室和溢流室之间通道的第二联动机构,所述进水室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所述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的侧壁下部分别对应连通设置有污水出水管、初雨出水管和溢流出水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分流式排水截流井,通过将所述井腔分隔成进水室、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然后经由所述进水室分流至所述污水室、初雨室或溢流室中,实现了对晴天污水和雨天的雨污混合污水自动进行分类截流,以便后续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初雨处理设施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以充分发挥各处理设施的工程效益,进而保护下游受纳水体水质,同时本装置采用不同井腔分舱的结构形式且未降低初雨截流管道或污水截流管道高程,故下游管道或水体的水不易在截流井中形成倒灌,从而降低雨季时相应后续污水或初雨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提高其处理效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井腔的中部倾斜设置有斜板,并将所述井腔的上部分隔成所述进水室,所述井腔的下部竖向间隔设有两块纵隔板并将所述井腔的下部顺次分隔成所述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且所述污水室设置于所述斜板的较低端的一侧,所述井腔下部靠近所述斜板的较高端的一侧设有横隔板,并在所述井腔底部形成连通室,且所述连通室位于所述初雨室和溢流室的下方,所述斜板上分别对应设有与所述污水室、初雨室和溢流室连通的污水进水口、初雨上进水口和溢流进水口,所述初雨室的中部设有用于将进入其内的雨水通过所述初雨出水管外排的初雨下进水口,所述第一联动机构根据所述进水室内的水位打开所述污水进水口或初雨上进水口,所述第二联动机构根据所述进水室内的水位打开所述溢流进水口或初雨下进水口。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斜板以在所述进水室内形成倾斜的底壁,从而在晴天或者降雨的不同阶段在所述进水室内达到不同水位进而形成不同的水压,并配合所述第一联动机构打开所述污水进水口或初雨上进水口,以及配合所述第二联动机构打开所述溢流进水口或初雨下进水口,从而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对晴天污水和雨季雨污混合污水进行自动分类截流,方便针对不同水质的来水进行针对性处理,大大提高治污能力。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水口、初雨上进水口、溢流进水口和初雨下进水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进水口的污水封堵机构、初雨上封堵机构、溢流封堵机构和初雨下封堵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污水封堵机构和初雨上封堵机构连接,并根据所述进水室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污水封堵机构打开所述污水进水口,或控制所述初雨上封堵机构打开所述初雨上进水口,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溢流封堵机构和初雨下封堵机构连接,并根据所述进水室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溢流封堵机构打开所述溢流进水口,或控制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打开所述初雨下进水口。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污水封堵机构、初雨上封堵机构、溢流封堵机构和初雨下封堵机构,并配合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和第二联动机构,可以根据所述进水室内的水位打开或关闭对应的进水口,完成晴天污水和降雨的不同阶段的水流通道切换,实现不同水质的来水分类截流,便于后续下游采取相应的设施进行针对性治理。进一步:所述初雨室中部设有截流板,并将所述初雨室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初雨过渡室和位于下部的初雨出水室,且用于连通所述初雨过渡室和初雨出水室的所述初雨下进水口位于所述截流板的中部,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设置于所述初雨下进水口处,且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位于所述初雨过渡室内,所述初雨出水管与所述初雨出水室连通。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截流板可以将所述初雨室分隔成所述初雨过渡室和初雨出水室,一方面便于通过设置于所述截流板上的所述初雨下进水口控制进入所述初雨过渡室的雨水流向,另一方面便于进入所述初雨过渡室的雨水沉降外排。进一步:所述污水封堵机构包括污水活塞和污水伸缩孔板,所述污水活塞通过所述污水伸缩孔板设置在所述污水进水口处,且所述污水活塞位于所述污水进水口的上方;所述初雨上封堵机构包括初雨上活塞和初雨伸缩孔板,所述初雨上活塞通过所述初雨上伸缩孔板设置在所述初雨上进水口处,且所述初雨上活塞位于所述初雨上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溢流封堵机构包括溢流活塞和溢流伸缩孔板,所述溢流活塞通过所述溢流伸缩孔板设置在所述溢流进水口处,且所述溢流活塞位于所述溢流进水口下方;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包括初雨下活塞,且所述初雨下活塞位于所述初雨下进水口的上方;所述污水活塞和初雨上活塞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连接,且当所述进水室内水位变化时,水压可驱动所述初雨上活塞向下或向上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初雨上进水口,所述初雨上活塞通过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带动所述污水活塞向下或向上运动,以关闭或打开所述污水进水口;所述溢流活塞和所述初雨下活塞分别与所述第二联动机构连接,且当所述进水室内水位变化时,水压可驱动所述溢流活塞向下或向上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井腔(1)和设置在所述井腔(1)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其上端口的井盖(2);/n所述井腔(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水室(8)、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所述进水室(8)位于所述井腔(1)的上部,且所述进水室(8)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顺次相邻设置在所述井腔(1)的下部,且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均与所述进水室(8)连通,所述污水室(9)位于所述进水室(8)的底壁较低端的一侧,所述进水室(8)内设有用于根据其内部的水位切换其与所述污水室(9)和初雨室(10)之间通道的第一联动机构,所述进水室(8)内还设有用于根据其内部的水位切换其与所述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之间通道的第二联动机构,所述进水室(8)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24),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的侧壁下部分别对应连通设置有污水出水管(25)、初雨出水管(26)和溢流出水管(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设置的井腔(1)和设置在所述井腔(1)上端并可打开或关闭其上端口的井盖(2);
所述井腔(1)内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水室(8)、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所述进水室(8)位于所述井腔(1)的上部,且所述进水室(8)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顺次相邻设置在所述井腔(1)的下部,且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均与所述进水室(8)连通,所述污水室(9)位于所述进水室(8)的底壁较低端的一侧,所述进水室(8)内设有用于根据其内部的水位切换其与所述污水室(9)和初雨室(10)之间通道的第一联动机构,所述进水室(8)内还设有用于根据其内部的水位切换其与所述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之间通道的第二联动机构,所述进水室(8)的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进水管(24),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的侧壁下部分别对应连通设置有污水出水管(25)、初雨出水管(26)和溢流出水管(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腔(1)的中部倾斜设置有斜板(7),并将所述井腔(1)的上部分隔成所述进水室(8),所述井腔(1)的下部竖向间隔设有两块纵隔板(5)并将所述井腔(1)的下部顺次分隔成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且所述污水室(9)设置于所述斜板(7)的较低端的一侧,所述井腔(1)下部靠近所述斜板(7)的较高端的一侧设有横隔板(6),并在所述井腔(1)底部形成连通室(12),且所述连通室(12)位于所述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的下方,所述斜板(7)上分别对应设有与所述污水室(9)、初雨室(10)和溢流室(11)连通的污水进水口(13)、初雨上进水口(14)和溢流进水口(15),所述初雨室(10)的中部设有用于将进入其内的雨水通过所述初雨出水管(26)外排的初雨下进水口(31),所述第一联动机构根据所述进水室(8)内的水位打开所述污水进水口(13)或初雨上进水口(14),所述第二联动机构根据所述进水室(8)内的水位打开所述溢流进水口(15)或初雨下进水口(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口(13)、初雨上进水口(14)、溢流进水口(15)和初雨下进水口(31)处分别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进水口的污水封堵机构、初雨上封堵机构、溢流封堵机构和初雨下封堵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污水封堵机构和初雨上封堵机构连接,并根据所述进水室(8)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污水封堵机构打开所述污水进水口(13),或控制所述初雨上封堵机构打开所述初雨上进水口(14),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溢流封堵机构和初雨下封堵机构连接,并根据所述进水室(8)内的水位控制所述溢流封堵机构打开所述溢流进水口(15),或控制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打开所述初雨下进水口(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式排水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室(10)中部设有截流板(28),并将所述初雨室(10)分隔为位于上部的初雨过渡室(29)和位于下部的初雨出水室(30),且用于连通所述初雨过渡室(29)和初雨出水室(30)的所述初雨下进水口(31)位于所述截流板(28)的中部,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设置于所述初雨下进水口(31)处,且所述初雨下封堵机构位于所述初雨过渡室(29)内,所述初雨出水管(26)与所述初雨出水室(30)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尔曾祥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