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发生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30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气味发生盒,气味发生盒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有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外壳上设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散味孔,第二腔体用于盛放香料;电路板,电路板固定在第一腔体中;电热片,电热片通过导线与电路板连接,用于加热第二腔体;以及USB接口,USB接口设置在外壳上,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方案,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气味发生盒散发气味,满足用户的嗅觉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味发生盒
本技术涉及气味产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气味发生盒。
技术介绍
以手机为例,目前手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手机智能化的同时,也一直在追求不同的感官体验。当前的手机提供了很好的视觉、声觉、手感等体验,但是还缺少嗅觉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气味发生盒,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缺少嗅觉体验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气味发生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散味孔,所述第二腔体用于盛放香料;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电热片,所述电热片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用于加热所述第二腔体;以及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气味发生盒能够插设于终端设备,且能够释放气味。这样,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气味发生盒散发气味,满足用户的嗅觉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气味发生盒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气味发生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存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气味发生盒的使用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终端设备-100;气味发生盒-200;外壳-1;电路板-2;电热片-3;USB接口-4;导线-5;存储盒-6;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一散味孔-13;上壳-14;下壳-15;围骨-16;凸沿-161;凹槽-162;总线-51;分线-52;上盒盖-61;存储盒本体-62;密封塞-63;第二散味孔-64;注液孔-6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味发生盒200,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100,该终端设备100可以为手机、个人电脑、个人游戏机等,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如图2、图3所示,该气味发生盒200包括外壳1、电路板2、电热片3和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51)接口4。外壳1的内部设有分隔的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外壳1上设有与第二腔体12连通的第一散味孔13。电路板2固定在第一腔体11中。电热片3通过导线5与电路板2连接,由电热片3加热第二腔体12。USB接口4设置在外壳1上,与电路板2电连接。使用该气味发生盒200时,将香料盛放在第二腔体12中,然后通过USB接口4将气味发生盒200插设于例如终端设备100。此时,电热片3由终端设备100供电和控制,对第二腔体12进行加热,香料受热而散发气味并通过第一散味孔13逸出,从而使得用户闻到气味。如此,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气味发生盒200散发气味,满足用户的嗅觉体验;而且气味发生盒200小巧轻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气味发生盒200的各部件可以以多种方式设置,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为例,详细介绍各部件的构造。如图4、图5所示,外壳1大致呈长方体状,包括上壳14和下壳15。上壳14包括顶壁和环绕顶壁外沿的上侧壁,下壳15包括底壁和环绕底壁外沿的下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设有例如相互配合的卡扣,上壳14和下壳15通过卡扣扣合。第一散味孔13设置在上壳14顶壁上,可以用激光打孔,第一散味孔13的孔径小于或等于0.1mm,气味发生盒200未工作时,香料不受热发挥性小,因第一散味孔13很小,气味极小。上壳14和下壳15的内部还设有围骨16,通过围骨16将外壳1分隔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上壳14围骨16和下壳15围骨16中的一个设有凸出的凸沿161,另一个设有内凹的凹槽162,凸沿161和凹槽162设置在上壳14围骨16和下壳15围骨16的接触面。当上壳14和下壳15扣合时,在凹槽162中加入密封胶,凸沿161容纳于凹槽162中且通过密封胶粘接,以提高各腔体之间的密封性。第一腔体11大致呈长方体形,位于外壳1的一端。第二腔体12由围骨16分隔为一个过线腔和多个子腔体。过线腔呈窄长形,从第一腔体11向另一端延伸。过线腔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子腔体,各子腔体也大致呈长方体形,并且各子腔体分别对应有第一散味孔13。电热片3的数量与子腔体数量相同,各子腔体中分别固定有一个电热片3,电热片3具体固定在下壳15底壁上。连接电热片3和电路板2的导线5包括总线51和分线52,总线51位于过线腔中与电路板2连接,分线52与总线51连接且延伸至与各子腔体内的电热片3连接。USB接口4可以为USBType-A接口、USBType-B接口或USBType-C接口,USB接口4固定在下壳15下侧壁上。电路板2固定在下壳15中,由电路板2控制电热片3,使电热片3可以根据需要加热所需子腔体内的香料,以能够产生不同气味,并通过围骨16避免各子腔体内的香料串味。如图6所示,气味发生盒200还可以包括设有第二散味孔64的存储盒6,存储盒6设有多个,各子腔体中分别放置存储盒6。存储盒6中盛放香料,香料可以为半固体或固体,香料经第二散味孔64和第一散味孔13散至外界。第二散味孔64的孔径也可以小于或等于0.1mm。各存储盒6中可以根据需要盛放不同香味的香料。进一步的,存储盒6包括密封扣合的上盒盖61和存储盒本体62。上盒盖61设有注液孔65和密封注液孔65的密封塞63,且第二散味孔64设置在上盒盖61上。上盒盖61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密封塞63可以是硅胶等容易密封的材质。存储盒本体62为不锈钢等金属材质。使用存储盒6时,先将上盒盖61和存储盒本体62通过胶水密封粘接或焊接密封,然后将存储盒本体62固定在下壳15底壁上,此时电热片3位于存储盒本体62和下壳15之间且与存储盒本体62直接接触,再然后将香料加热为液体,通过注液孔65注入存储盒6内,最后将密封塞63塞住密封。不使用气味发生盒200时,香料在存储盒6中凝固成半固体或固体。采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味发生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散味孔,所述第二腔体用于盛放香料;/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中;/n电热片,所述电热片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用于加热所述第二腔体;以及/n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味发生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散味孔,所述第二腔体用于盛放香料;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电热片,所述电热片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用于加热所述第二腔体;以及
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味发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发生盒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中的存储盒,所述存储盒盛放所述香料且设有第二散味孔,所述电热片固定在所述第二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味发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盒包括密封扣合的上盒盖和存储盒本体,所述上盒盖设有注液孔和密封所述注液孔的密封塞,且所述第二散味孔设置于所述上盒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味发生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盒本体为金属存储盒本体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热片设置在所述存储盒本体和所述外壳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张小南桂伟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