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26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拉索定位器的定位座上设有供钢绞线贯穿的过孔,过孔与钢绞线一一对应布置且相邻过孔之间间隔布置。更换拉索时,在构筑物内侧释放目标钢绞线11的张拉力;然后拆卸步骤A中卸去张拉力的目标钢绞线11,同时牵引新钢绞线20;再张拉新钢绞线20,完成新钢绞线20的安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位器使得钢绞线分别间隔布置,这样在更换拉索时,作业人员无需在构筑物外侧施工,能有效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显著提升更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
技术介绍
拉索为由若干根钢绞线通过两端锚具组件固定于构筑物上的受拉构件。拉索的锚固段为拉索和锚具组件的连接段,为将索力传递给桥梁结构的拉索锚固部分;过渡段为从导管入口到锚固段口之间索段;自由段为锚固段、过渡段之外的拉索索体,自由段的拉索索体的外侧通常包覆有外护套管,保护拉索索体免受大气侵蚀。导管为设置在构筑物内供拉索穿过的预埋管。导管内锚具组件的前端通常设置有定位器,将构成拉索的钢绞线挤压整形成为紧凑的线束,以减小索体体积,从而减少自由段的风阻。在更换拉索时,需要在构筑物的内侧及外侧分别设置作业人员,位于构筑物外侧的作业人员拆卸定位器,解除旧钢绞线的定位后,位于构筑物内侧的作业人员才能拆卸旧钢绞线;当新的钢绞线牵引、张拉完毕后,位于构筑物外侧的作业人员还需复原定位器,拉索的更换步骤繁杂、更换效率低下。斜拉桥的拉索两端通常分别锚固在桥体、桥塔上,采用现有技术更换斜拉桥的拉索时,为保护作业人员,需要限制车辆通行,即便如此,由于桥体内外、桥塔内外的作业人员沟通不畅且桥塔塔高大,位于桥面、桥塔外立面的作业人员处境仍然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能提升拉索更换效率,使更换作业更加安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索定位器,包括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供钢绞线贯穿的过孔,过孔与钢绞线一一对应布置且相邻过孔之间间隔布置。采用前述拉索定位器的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释放目标钢绞线的张拉力;步骤B、拆卸步骤A中卸去张拉力的目标钢绞线,同时牵引新钢绞线;步骤C、张拉新钢绞线,完成新钢绞线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定位器使得钢绞线分别间隔布置,这样无需拆卸定位器便能实现目标钢绞线的拆卸与更换,即更换拉索时,作业人员无需在构筑物外侧施工,能有效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显著提升更换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定位器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中:10.拉索,11.钢绞线,11a.目标钢绞线,20.定位器,21.定位座,22.过孔,23.定位管,24.衬套,30.锚具,31.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拉索定位器,包括定位座21,定位座21上设有供钢绞线11贯穿的过孔22,过孔22与钢绞线11一一对应布置且相邻过孔22之间间隔布置。如图3所示,拉索10通常由多根钢绞线11组成,过孔22之间间隔布置,使得各钢绞线11在定位器20处得以间隔布置。也就是说,相邻钢绞线11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各钢绞线11进行张拉、放张、抽拉更换等作业不会影响其他钢绞线11的承载。在使用时,过孔22的数量也可以大于构成拉索10的钢绞线数量,只要每根钢绞线11分别穿过不同的过孔22,实现钢绞线11的间隔定位即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过孔22之间的间距从邻近锚具端向远离锚具端逐渐减小。这样自由段处拉索10的各钢绞线11的间距较小,有利于降低风阻;锚固段处拉索10的各钢绞线11的间距较大,有利于对拉索10的单根钢绞线11进行施工。为保护钢绞线11及过孔22的孔壁,防止钢绞线11与过孔22在穿索或使用时受损,在过孔22的内壁面上敷设柔性内衬。定位座21的外侧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状衬套24。环状衬套24与导管31间隙配合,限制拉索索体在导管31径向方向上的位移。本实施例中,定位座21采用混凝土灌注而成,定位座21的外侧设有定位管23,定位管2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衬套24套设在定位管23上。即定位管23不仅保护定位座21座体的完整性,还实现了定位座21与衬套24的可靠连接。具体如图2所示,定位管23整体呈阶梯管状且大径段邻近锚具所在侧布置、小径段远离锚具所在侧布置。定位管23大径段的管壁壁厚大于小径段的管壁壁厚,定位管23内管壁的大、小径段连接处采用锥环面过渡连接。外管壁的大、小径段连接处采用垂直于管芯的台阶面连接,衬套24套设在定位管23的小径段,衬套24与定位管23紧配合且其端面与定位管23外管壁的台阶面构成抵靠连接。采用前述拉索定位器的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释放目标钢绞线11a的张拉力;步骤B、拆卸步骤A中卸去张拉力的目标钢绞线11a,同时牵引新钢绞线;步骤C、张拉新钢绞线,完成新钢绞线的安装。“目标钢绞线11a”为本次操作所要更换的钢绞线11。采用前述拉索定位器20时,目标钢绞线11a与其他钢绞线11为非接触式配合,这样无需拆卸定位器20便能够在不损伤其他承载部件的前提下,实现目标钢绞线11a的更换,拉索更换步骤被大大简化。同时,由于无需在构件外侧作业,能避免钢绞线断裂或钢绞线端部的连接失效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这里的“承载部件”为与目标钢绞线11a承受同源载荷的受拉部件。例如,当拉索10由两根以上的钢绞线构成时,本次操作所要更换的钢绞线为目标钢绞线11a,与目标钢绞线11a共同构成拉索10的其他钢绞线11便为承载部件。“目标钢绞线11a与其他承载部件为非接触式配合”指的是目标钢绞线11a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与其他承载部件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拉索10由两根以上的钢绞线11构成且具有多根钢绞线11需更换时,拉索定位器及桥梁斜拉索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释放一根目标钢绞线11a的张拉力;步骤B、拆卸步骤A中卸去张拉力的目标钢绞线11a,同时牵引新钢绞线;步骤C、张拉新钢绞线,完成新钢绞线的安装。步骤D、重复步骤A直至所有目标钢绞线11a完成更换。由于定位器20处目标钢绞线11a与其他承载部件间隔布置,且该间隔满足目标钢绞线11a的单根拆卸需求,这样无需拆卸定位器20便能实现目标钢绞线11a的拆卸与更换。在更换拉索时,步骤A中,解除目标钢绞线11a与一端锚具30的连接。步骤B中,用连接组件连接卸去张拉力的目标钢绞线11a与新钢绞线后,将卸去张拉力的目标钢绞线11a从另一端锚具30中抽出,这样在目标钢绞线11a从锚具组件中分拆出来的同时能完成新钢绞线的牵引。本实施例具体如图1所示,拉索10的两端分别通过锚具30固定在构筑物上。锚具30的末端位于构筑物的内侧,张拉力的释放作业在构筑物内侧完成。待目标钢绞线11a的张拉力卸去后,应当从另一端锚具30的外侧将其抽出,该作业也在构筑物的内侧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索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21),定位座(21)上设有供钢绞线(11)贯穿的过孔(22),过孔(22)与钢绞线(11)一一对应布置且相邻过孔(22)之间间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座(21),定位座(21)上设有供钢绞线(11)贯穿的过孔(22),过孔(22)与钢绞线(11)一一对应布置且相邻过孔(22)之间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相邻过孔(22)之间的间距从邻近锚具端向远离锚具端逐渐减小,过孔(22)的内壁面上敷设有柔性内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座(21)的外侧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环状衬套(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索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定位座(21)采用混凝土灌注而成,定位座(21)的外侧设有定位管(23),衬套(24)套设在定位管(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索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定位管(23)整体呈阶梯管状且大径段邻近锚具所在侧布置、小径段远离锚具所在侧布置,定位管(23)大径段的管壁壁厚大于小径段的管壁壁厚,定位管(23)内管壁的大、小径段连接处采用锥环面过渡连接,外管壁的大、小径段连接处采用垂直于管芯的台阶面连接;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国清曹洪武秦煜郝玉柱王应良徐金志袁明涂文才束永胜陈宇雷敏曾忠秦羽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