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04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T梁,所述混凝土T梁的顶部与桥梁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T梁与所述桥梁横梁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布箍,所述碳纤维布箍通过结构胶粘附在所述混凝土T梁与所述桥梁横梁的外表面,混凝土T梁与桥梁横梁交接处以及混凝土T梁的底端边角处的所述碳纤维布箍的外侧均设置有L型钢锚板,所述L型钢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位于混凝土T梁与桥梁横梁交接处的L型钢锚板的横板通过膨胀螺丝与桥梁横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能够将碳纤维布在混凝土T梁进行加固,并使得碳纤维布的加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实用性高,可靠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结构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日益加剧。尤其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其中心城区的土地供应压力十分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进行旧城或老旧小区等既有建筑的改造,对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利用成为现实需要。但是对已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技术的难点在于,加层以后原有的结构体系还能否满足安全的要求,另外,加层后的构件与现有建筑构件之间能否形成可靠连接,和原有结构构件整体协调工作。近年来,采用碳纤维片材对结构施加预应力进行增强加固的技术得到重视,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该技术的优势是发挥了碳纤维片材的高强性能,同时对结构施加主动预应力而提高了加固效果;改变了直接粘贴后被动承载的受力状态,使材料的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尤其对于桥梁建设而言,可显著提高桥梁的抗裂弯矩、延缓桥梁裂缝出现、抑制桥梁既有裂缝的发展、显著减小裂缝宽度,从而改善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然而,由于板底或梁底阴角处难以打磨及清理,碳纤维布粘贴到桥梁下方的混凝土T梁时难以和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时间长久势必会造成卷边,剥落,碳纤维布的加固质量降低,对桥梁建设构造成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当外界环境温度在20~25℃之间时,桥梁建设用结构胶的凝固时间一般为24小时,而当外界环境低于该温度范围时,碳纤维布粘贴时采用的结构胶固化时间较长,加大了桥梁建设施工工程的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纤维布粘贴到桥梁下方的混凝土T梁时难以和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的缺陷,本申请提出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通过在混凝土T梁的外侧粘贴碳纤维布箍,并在混凝土T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螺栓,上下螺栓的的两自由端分别通过L型钢锚板和螺母将碳纤维布箍固定在混凝土T梁外表面,并通过在混凝土T梁外侧的碳纤维布箍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能够对碳纤维布箍起到防护作用,并在防护板与碳纤维布箍之间设置有填充板,当外界环境较低时,填充板为保温板,加速碳纤维布箍上结构胶的固化,当外界环境较高时,填充板为热膨胀板,利用热膨胀板受热膨胀的特性挤压碳纤维布箍,对碳纤维布箍进行二次加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T梁,所述混凝土T梁的顶部与桥梁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T梁与所述桥梁横梁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布箍,所述碳纤维布箍通过结构胶粘附在所述混凝土T梁与所述桥梁横梁的外表面,混凝土T梁与桥梁横梁交接处以及混凝土T梁的底端边角处的所述碳纤维布箍的外侧均设置有L型钢锚板,所述L型钢锚板包括横板和竖板,位于混凝土T梁与桥梁横梁交接处的L型钢锚板的横板通过膨胀螺丝与桥梁横梁固定连接,所述L型钢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横穿设置有贯穿所述竖板和所述混凝土T梁的螺栓,所述螺栓的两端分别向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延伸并与螺母相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均设置有卡接槽,位于混凝土T梁同侧的连接块的卡接槽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混凝土T梁外侧的碳纤维布箍之间填充有填充板;碳纤维布箍通过结构胶粘附前,必须清除混凝土T梁与桥梁横梁的外表面上的剥落、疏松、腐蚀等劣质混凝土,并用修复材料进行找平,将外表面修复平整;结构胶应使用钻头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碳纤维布箍粘贴完成以后,需要用专用的滚筒顺着碳纤维布箍上纤维的方向多次滚压,排除气泡,使得结构胶充分浸渍碳纤维布箍,其中,结构胶的平均涂层厚度不小于2mm。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分别与混凝土T梁同侧的连接块的卡接槽相卡接,用于将防护板进行固定,在对碳纤维布箍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也方便对填充板进行结构上的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所述填充板为保温板或热膨胀板;常规条件下结构胶的一般凝固时间为20~25℃环境温度下24小时完成固化,而在75~85℃情况下2小时即可完成固化,低温条件下结构胶的凝固时间较长,不利于碳纤维布箍在混凝土T梁上的固定,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填充板设置为保温板,加速碳纤维布箍上结构胶的固化;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填充板为热膨胀板,利用热膨胀板受热膨胀的特性挤压碳纤维布箍,对碳纤维布箍进行二次加固。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所述防护板的表面涂覆有水泥,水泥的厚度一般为2mm,用于防护板的表面防护。如上所述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所述卡接槽的内表面设置有突起,用于方便对防护板的两端进行卡接固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通过在混凝土T梁的外侧粘贴碳纤维布箍,并在混凝土T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螺栓,上下螺栓的的两自由端分别通过L型钢锚板和螺母将碳纤维布箍固定在混凝土T梁外表面,并通过在混凝土T梁外侧的碳纤维布箍的外侧设置防护板,防护板与碳纤维布箍之间设置填充板,当外界环境较低时,填充板为保温板,能够加速碳纤维布箍上结构胶的固化,当外界环境较高时,填充板为热膨胀板,利用热膨胀板受热膨胀的特性挤压碳纤维布箍,对碳纤维布箍进行二次加固。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能够对碳纤维布在混凝土T梁上进行加固,并使得碳纤维布的加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温度,实用性高,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L型钢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混凝土T梁,2-桥梁横梁,3-碳纤维布箍,4-横板,5-竖板,6-膨胀螺丝,7-连接块,8-螺栓,9-螺母,10-卡接槽,11-防护板,12-填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T梁1,所述混凝土T梁1的顶部与桥梁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T梁1与所述桥梁横梁2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布箍3,所述碳纤维布箍3通过结构胶粘附在所述混凝土T梁1与所述桥梁横梁2的外表面,混凝土T梁1与桥梁横梁2交接处以及混凝土T梁1的底端边角处的所述碳纤维布箍3的外侧均设置有L型钢锚板,所述L型钢锚板包括横板4和竖板5,位于混凝土T梁1与桥梁横梁2交接处的L型钢锚板的横板4通过膨胀螺丝6与桥梁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L型钢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之间横穿设置有贯穿所述竖板5和所述混凝土T梁1的螺栓8,所述螺栓8的两端分别向所述连接块7的外侧延伸并与螺母9相连接,所述连接块7上均设置有卡接槽10,位于混凝土T梁1同侧的连接块7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T梁(1),所述混凝土T梁(1)的顶部与桥梁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T梁(1)与所述桥梁横梁(2)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布箍(3),所述碳纤维布箍(3)通过结构胶粘附在所述混凝土T梁(1)与所述桥梁横梁(2)的外表面,混凝土T梁(1)与桥梁横梁(2)交接处以及混凝土T梁(1)的底端边角处的所述碳纤维布箍(3)的外侧均设置有L型钢锚板,所述L型钢锚板包括横板(4)和竖板(5),位于混凝土T梁(1)与桥梁横梁(2)交接处的L型钢锚板的横板(4)通过膨胀螺丝(6)与桥梁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L型钢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之间横穿设置有贯穿所述竖板(5)和所述混凝土T梁(1)的螺栓(8),所述螺栓(8)的两端分别向所述连接块(7)的外侧延伸并与螺母(9)相连接,所述连接块(7)上均设置有卡接槽(10),位于混凝土T梁(1)同侧的连接块(7)的卡接槽(10)之间均设置有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与所述混凝土T梁(1)外侧的碳纤维布箍(3)之间填充有填充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T梁(1),所述混凝土T梁(1)的顶部与桥梁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土T梁(1)与所述桥梁横梁(2)的外表面包覆有碳纤维布箍(3),所述碳纤维布箍(3)通过结构胶粘附在所述混凝土T梁(1)与所述桥梁横梁(2)的外表面,混凝土T梁(1)与桥梁横梁(2)交接处以及混凝土T梁(1)的底端边角处的所述碳纤维布箍(3)的外侧均设置有L型钢锚板,所述L型钢锚板包括横板(4)和竖板(5),位于混凝土T梁(1)与桥梁横梁(2)交接处的L型钢锚板的横板(4)通过膨胀螺丝(6)与桥梁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L型钢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之间横穿设置有贯穿所述竖板(5)和所述混凝土T梁(1)的螺栓(8),所述螺栓(8)的两端分别向所述连接块(7)的外侧延伸并与螺母(9)相连接,所述连接块(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戴邵雷谭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