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95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5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包括套筒以及均匀分布于套筒内侧壁上的多个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为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粘贴板部和支撑板部,所述粘贴板部通过结构胶粘贴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所述套筒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半筒部相互拼接形成,两个所述半筒部之间相互粘接固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L形的限位器能够简便地粘接固定在半筒部内侧壁上,两个半筒部的连接也较为方便,便于在墩柱或桩基外侧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属于建设施工。


技术介绍

1、桥墩柱及水下桩基(包括混凝土桩、钢桩和木桩)常年受水流冲刷、海水腐蚀、紫外线照射等影响,会发生混凝土脱落、钢筋漏筋等病害。水下纤维套筒加固法可用于已建成的桥墩柱、水下桩基修复和加固防护,对于新建结构基柱也可进行预先防护。采用水下纤维套筒加固法施工时,将纤维套筒(常用玻纤或碳纤)套在墩柱或桩基外侧,在限位套筒与墩柱或桩基之间填充水下环氧灌浆料进行加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803929u就公开了一种水工基桩的加固与防护系统,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675141a也公开了一种frp管约束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墩柱结构。为了确保水下环氧灌浆料的填充厚度达到设计要求,通常还会在套筒的内壁上通过结构胶粘贴安装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器,用以控制套筒与墩柱或桩基的间距。然而由于限位器的数量较多,安装起来较为繁琐,浪费工时和人力;此外,墩柱或桩基的病害通常并不是均匀分布,有些部位混凝土脱落多,有些部位脱落少,往往与纤维套筒之间的距离并非恒定,常规大小均一的限位器无法抵挡在混凝土脱落较多的部位上,当在套筒外侧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以及均匀分布于套筒内侧壁上的多个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为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粘贴板部和支撑板部,所述粘贴板部通过结构胶粘贴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支撑板部沿着套筒的轴向延伸并与套筒内侧的待加固结构件相接触;所述套筒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半筒部相互拼接形成,两个所述半筒部之间相互粘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筒部相互粘接的边缘部位相互重叠,并且在重叠的区域通过螺栓或铆钉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可延长结构,包括延长条以及用于固定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以及均匀分布于套筒内侧壁上的多个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为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粘贴板部和支撑板部,所述粘贴板部通过结构胶粘贴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支撑板部沿着套筒的轴向延伸并与套筒内侧的待加固结构件相接触;所述套筒由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半筒部相互拼接形成,两个所述半筒部之间相互粘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纤维套筒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筒部相互粘接的边缘部位相互重叠,并且在重叠的区域通过螺栓或铆钉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谭成沈安迪任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