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25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涉及沥青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连接块、搅拌杆,搅拌轴下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侧端面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前端固定有搅拌块,搅拌轴、连接块和搅拌杆内装有循环热管,上盖上设有排气管,搅拌轴上沿轴向设有两组换气孔,每组换气孔外围装有换气套,换气套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排气管与其中一个换气套相连通,搅拌块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连接板下端与切刀固定连接,切刀下端固定有搅拌翅片,搅拌装置上的所有搅拌翅片的长度和不小于搅拌釜的半径与凸起盒半径之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回收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主要针对破损的公路的修补,就地取材,将原有的破损沥青路面切割,将块状的石子粘合体重新加热,在沥青拌合后就地铺设,形成新的路面。目前的沥青路面修补车多采用滚筒拌合,利用重力来拌搅拌料,加热方式是在滚筒的轴线上安装一个燃烧器,利用燃烧器喷出的火焰直接加热搅拌料,此类装置制作简单,工艺制作难度小,但是对于块状较大的搅拌料不能及时有效的破碎,加热速度慢,易造成受热不均,出料质量差等问题;另一方面燃烧器喷射的火焰直接加热拌合料,加热后直接排出,直接加热的方式易造成搅拌料受热不均,局部温度过高使沥青等粘合剂碳化失去粘性,存在搅拌料质量低,热能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修补车的工作效率,并且能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燃烧器喷射的火焰直接加热拌合料,加热后直接排出,直接加热的方式易造成搅拌料受热不均,局部温度过高使沥青等粘合剂碳化失去粘性,存在搅拌料质量低,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包括箱体、上盖、炉膛、搅拌釜、燃烧器、搅拌装置和动力驱动装置,箱体上端开口,上盖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开口端,炉膛安装在箱体内底壁上,搅拌釜通过支架固定于箱体内壁上,搅拌釜位于炉膛上方,搅拌釜上端安装有导风管,导风管的一端与炉膛相连通,另一端与搅拌釜相连通,燃烧器安装在箱体外,且其喷头部依次穿过箱体箱壁及炉膛侧壁伸入炉膛内,搅拌装置设置于搅拌釜内,动力驱动装置固定于上盖上,并位于搅拌装置上方,且其驱动端向下伸入搅拌釜内连接搅拌装置;搅拌釜内部中心设有凸起盒,凸起盒的下端面与炉膛相连通,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连接块、搅拌杆,搅拌轴下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的侧端面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前端固定有搅拌块,搅拌轴、连接块和搅拌杆均为空心设置,搅拌轴、连接块和搅拌杆内装有循环热管,上盖上设有排气管,搅拌轴上沿轴向设有两组换气孔,搅拌轴内部且两组换气孔之间固定有第二隔板,位于上方的换气孔上方设有第三隔板,循环热管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循环热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位于下方的换气孔下方设有第一隔板,每组换气孔外围装有换气套,换气套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排气管与其中一个换气套相连通,搅拌块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连接板下端与切刀固定连接,切刀下端固定有搅拌翅片,搅拌装置上的所有搅拌翅片的长度和不小于搅拌釜的半径与凸起盒半径之差。进一步的,搅拌杆包括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的长度逐渐减小,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前端各固定有一搅拌块,每个搅拌杆通过前端的固定板固定在连接块的侧端面上。进一步的,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第三搅拌杆、第四搅拌杆上的固定板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块上。进一步的,连接块的侧端面中心设有安装孔,循环热管通过安装孔穿出连接孔设置在每个搅拌杆内部。进一步的,换气套包括套体,套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接头,套体的上下两端各固定有一中心开口的安装板。套体侧面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相连的连接孔。进一步的,箱体外围套装有保温套,保温套内装有螺旋管,保温套内填充有聚氨酯填充层,其中一个换气套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排气管相连接,另一个换气套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螺旋管的上端相连通,螺旋管的下端伸出保温套。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搅拌杆的长度不同使得多个搅拌切割机构以连接盘为圆心处于不同的圆周上,从而对料物的搅拌范围更广,提高搅拌的效率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搅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换气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循环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上盖,3炉膛,4搅拌釜,5燃烧器,6搅拌装置,601连接块,60101安装孔,602旋转轴,60201轴体,60202第一隔板,60203第二隔板,60204第三隔板,60205换气孔,603第一搅拌杆,604第二搅拌杆,605第三搅拌杆,606第四搅拌杆,607搅拌块,60701连接块,60702切刀,60703搅拌翅片,7动力驱动装置,8导风管,9排气管,10第一连接管,11换气套,1101套体,1102安装板,1103连接孔,12第二连接管,13保温套,14螺旋管,15聚氨酯填充层,16循环热管,17凸起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上盖2、炉膛3、搅拌釜4、燃烧器5、搅拌装置6和动力驱动装置7,箱体1上端开口,上盖2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1开口端,炉膛3安装在箱体1内底壁上,搅拌釜4通过支架固定于箱体1内壁上,搅拌釜4位于炉膛3上方,搅拌釜4上端安装有导风管8,导风管8的一端与炉膛3相连通,另一端与搅拌釜4相连通,燃烧器5安装在箱体1外,且其喷头部依次穿过箱体1箱壁及炉膛3侧壁伸入炉膛3内,搅拌装置6设置于搅拌釜4内,动力驱动装置7固定于上盖2上,并位于搅拌装置6上方,且其驱动端向下伸入搅拌釜4内连接搅拌装置6;搅拌釜4内部中心设有凸起盒17,凸起盒17的下端面与炉膛3相连通,参照图3-5,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轴的轴体60201、连接块601、搅拌杆,搅拌轴下端与连接块601固定连接,连接块601的侧端面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前端固定有搅拌块607,搅拌轴、连接块601和搅拌杆均为空心设置,搅拌轴、连接块601和搅拌杆内装有循环热管16,上盖2上设有排气管9,搅拌轴上沿轴向设有两组换气孔60205,搅拌轴的轴体60201内部且两组换气孔60205之间固定有第二隔板60203,位于上方的换气孔60205上方设有第三隔板60204,循环热管16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60202循环热管1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60202和第二隔板60203,位于下方的换气孔60205下方设有第一隔板60202,每组换气孔60205外围装有换气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上盖(2)、炉膛(3)、搅拌釜(4)、燃烧器(5)、搅拌装置(6)和动力驱动装置(7),箱体(1)上端开口,上盖(2)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1)开口端,炉膛(3)安装在箱体(1)内底壁上,搅拌釜(4)通过支架固定于箱体(1)内壁上,搅拌釜(4)位于炉膛(3)上方,搅拌釜(4)上端安装有导风管(8),导风管(8)的一端与炉膛(3)相连通,另一端与搅拌釜(4)相连通,燃烧器(5)安装在箱体(1)外,且其喷头部依次穿过箱体(1)箱壁及炉膛(3)侧壁伸入炉膛(3)内,搅拌装置(6)设置于搅拌釜(4)内,动力驱动装置(7)固定于上盖(2)上,并位于搅拌装置(6)上方,且其驱动端向下伸入搅拌釜(4)内连接搅拌装置(6);搅拌釜(4)内部中心设有凸起盒(17),凸起盒(17)的下端面与炉膛(3)相连通,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轴、连接块(601)、搅拌杆,搅拌轴下端与连接块(601)固定连接,连接块(601)的侧端面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前端固定有搅拌块(607),搅拌轴、连接块(601)和搅拌杆均为空心设置,搅拌轴、连接块(601)和搅拌杆内装有循环热管(16),上盖(2)上设有排气管(9),搅拌轴上沿轴向设有两组换气孔(60205),搅拌轴内部且两组换气孔(60205)之间固定有第二隔板(60203),位于上方的换气孔(60205)上方设有第三隔板(60204),循环热管(16)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60202)循环热管(1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60202)和第二隔板(60203),位于下方的换气孔(60205)下方设有第一隔板(60202),每组换气孔(60205)外围装有换气套(11),换气套(11)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排气管(9)与其中一个换气套(11)相连通,搅拌块(607)包括连接板(60701),连接板(60701)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连接板(60701)下端与切刀(60702)固定连接,切刀(60702)下端固定有搅拌翅片(60703),搅拌装置(6)上的所有搅拌翅片(60703)的长度和不小于搅拌釜(4)的半径与凸起盒(17)半径之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搅拌料的立式拌合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上盖(2)、炉膛(3)、搅拌釜(4)、燃烧器(5)、搅拌装置(6)和动力驱动装置(7),箱体(1)上端开口,上盖(2)可拆卸的安装在箱体(1)开口端,炉膛(3)安装在箱体(1)内底壁上,搅拌釜(4)通过支架固定于箱体(1)内壁上,搅拌釜(4)位于炉膛(3)上方,搅拌釜(4)上端安装有导风管(8),导风管(8)的一端与炉膛(3)相连通,另一端与搅拌釜(4)相连通,燃烧器(5)安装在箱体(1)外,且其喷头部依次穿过箱体(1)箱壁及炉膛(3)侧壁伸入炉膛(3)内,搅拌装置(6)设置于搅拌釜(4)内,动力驱动装置(7)固定于上盖(2)上,并位于搅拌装置(6)上方,且其驱动端向下伸入搅拌釜(4)内连接搅拌装置(6);搅拌釜(4)内部中心设有凸起盒(17),凸起盒(17)的下端面与炉膛(3)相连通,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轴、连接块(601)、搅拌杆,搅拌轴下端与连接块(601)固定连接,连接块(601)的侧端面固定有搅拌杆,搅拌杆前端固定有搅拌块(607),搅拌轴、连接块(601)和搅拌杆均为空心设置,搅拌轴、连接块(601)和搅拌杆内装有循环热管(16),上盖(2)上设有排气管(9),搅拌轴上沿轴向设有两组换气孔(60205),搅拌轴内部且两组换气孔(60205)之间固定有第二隔板(60203),位于上方的换气孔(60205)上方设有第三隔板(60204),循环热管(16)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60202)循环热管(1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60202)和第二隔板(60203),位于下方的换气孔(60205)下方设有第一隔板(60202),每组换气孔(60205)外围装有换气套(11),换气套(11)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轴上,排气管(9)与其中一个换气套(11)相连通,搅拌块(607)包括连接板(60701),连接板(60701)与搅拌杆固定连接,连接板(60701)下端与切刀(60702)固定连接,切刀(60702)下端固定有搅拌翅片(60703),搅拌装置(6)上的所有搅拌翅片(60703)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磊朱锐刘红林杨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岳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