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001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阻尼材料技术领域。该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以得到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该方法采用天然胶乳为基材,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相对较高的阻尼温域,同时利用木质素具有提高材料阻尼值的作用,使以天然橡胶为主体的高性能阻尼材料具有宽温域高阻尼的特点,同时具有高拉伸强度、耐老化、生热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粘弹性橡胶阻尼材料是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减振材料,主要通过分子链的摩擦将振动能转变为热能从而达到阻尼目的,具有质量轻、谐振点阻尼效果突出等优点。但是,粘弹性橡胶阻尼因子tanδ>0.3的温域普遍低于室温,只能在很窄的温域(△T<30℃)对中等以上频率的振动有一定的阻尼作用。在各种橡胶中,丁基、丁腈和硅橡胶的分子链极性高、侧基数量多,在应力-应变过程中分子链之间的摩擦力大,具有优异的阻尼效果,在阻尼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研究机构以丁基、丁腈和硅橡胶为基体,通过掺入酚醛树脂、专用填料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研制出了一系列阻尼材料,为我国高性能阻尼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保障。然而,阻尼材料大多需要在持续加载应力及动态条件下发挥阻尼作用。这就要求阻尼材料不仅有优异的阻尼性能,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优异的耐蠕变、耐曲挠等性能,并及时将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我国现有的阻尼材料,虽然能基本满足阻尼要求,但拉伸强度偏低、蠕变性大、不耐曲挠、生热高,工作寿命短,在长时间持续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蠕变,失去阻尼和密封效果,显著影响阻尼效果。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使其具有宽温域、宽频率的阻尼性能,同时具有高拉伸强度、耐老化、生热低等特点。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可得到宽温域、宽频率,且具有高拉伸强度、耐老化、生热低的优点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以得到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的步骤具体包括:在天然胶乳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在稳定后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木质素、引发剂以及交联剂;在氮气保护条件下静置后加入活化剂和水,并在非氧化气氛下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木质素接枝改性天然胶乳;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木质素接枝改性天然胶乳进行橡胶加工作业得到改性天然橡胶。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重量份数计,天然胶乳以天然橡胶干胶计为10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加入量为1-30份,木质素的加入量为1-20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1-5份,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05-0.5份,交联剂的加入量为0.02-0.2份,活化剂的加入量为0.05-0.5份,且在加入水后,反应体系总固体含量控制在15-35wt%之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静置的步骤是在15-45℃的温度下静置10-24h。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枝共聚反应的步骤是在10-60℃温度下反应10-30h。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橡胶加工作业的步骤至少包括凝固、压片、洗涤以及干燥步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天然胶乳为巴西三叶橡胶树的离心浓缩胶乳,且总固体质量分数为50-7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且在添加前需配置成浓度为5wt-20wt%的水溶液;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或叔丁基过氧化氢;交联剂为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活化剂为四乙烯基五二胺或乙二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活化剂为四乙烯基五二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对改性天然橡胶进行混炼和硫化作业,其中,在硫化作业中需加入硫化配合剂,且按照重量份数计,每100份的改性天然橡胶所对应的硫化配合剂包括2-乙基己酸锌1.0份、硫磺0.6份、氧化锌5.0份、N-氧二亚酰-2-苯丙噻唑次黄酰胺2.5份、二(硫代过氧基二甲酰)四丁二胺1.0份以及N-苯基-α-萘胺1.0份。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其通过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以得到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该方法采用天然胶乳为基材,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利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相对较高的阻尼温域,同时利用木质素具有提高材料阻尼值的作用,使以天然橡胶为主体的高性能阻尼材料具有宽温域高阻尼的特点,同时具有高拉伸强度、耐老化、生热低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其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因此,其具有宽温域高阻尼的特点,同时具有高拉伸强度、耐老化、生热低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以得到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采用天然胶乳为基材,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可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其中,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主要用于树脂及涂料的改性,其具有较高的阻尼温域,可赋予制备得到的橡胶阻尼材料宽温域高阻尼的优点。同时,木质素是由3种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相互连接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生物高分子,含有丰富的芳环结构、脂肪族和芳香族羟基以及醌基等活性基团,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阻尼值,从而使得以天然橡胶为主体的高性能阻尼材料具有宽温域高阻尼的特点,同时具有高拉伸强度、耐老化、生热低等特点。详细地,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的步骤具体包括:S1:在天然胶乳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在稳定后依次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木质素、引发剂以及交联剂;详细地,天然胶乳以天然橡胶干胶计为100份,且天然胶乳具体可选择为巴西三叶橡胶树的离心浓缩胶乳,且总固体质量分数为50-70%。同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1-5份,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且在添加前需配置成浓度为5wt-20wt%的水溶液。对应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加入量为1-30份,木质素的加入量为1-20份,其在制备时,可提前配制成浓度为50%的水分散体。引发剂为异丙苯过氧化氢或叔丁基过氧化氢,优选为异丙苯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以得到所述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木质素接枝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以得到所述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接枝共聚反应将所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所述木质素接枝到所述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上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天然胶乳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在稳定后依次加入所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所述木质素、引发剂以及交联剂;
在氮气保护条件下静置后加入活化剂和水,并在非氧化气氛下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木质素接枝改性天然胶乳;
将所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木质素接枝改性天然胶乳进行橡胶加工作业得到改性天然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天然胶乳以天然橡胶干胶计为100份,所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加入量为1-30份,所述木质素的加入量为1-20份,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1-5份,所述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05-0.5份,所述交联剂的加入量为0.02-0.2份,所述活化剂的加入量为0.05-0.5份,且在加入所述水后,反应体系总固体含量控制在15-35wt%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置的步骤是在15-45℃的温度下静置10-24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橡胶阻尼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超王启方余和平彭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