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料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85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卸料桶,包括料桶和卸料装置,料桶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设置在箱体的一侧并与箱体活动连接,箱体远离箱盖的另一侧设有卸料装置,箱体内设有料斗,料斗与箱体同轴设置,料斗远离箱盖的一侧设有密封板,密封板的正下方设有卸料装置,卸料装置包括转动杆、移动杆和滑动槽,转动杆贯穿箱体并伸入密封板的正下方,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轮固定连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对称的支撑杆、以及支撑杆上的斜面和限位块的配合使用,使得密封板能够在转动杆的转动下实现开、合操作,保证卸料的有效,持续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卸料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卸料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卸料桶。
技术介绍
散装块状物料的装卸通常采用网兜、抓斗、装载机、挖掘机等相对成熟的专用器具或设备。然而,对于一些体形大、体积大小不一且外形不规整的山石、混凝土碎块等大块状物料,仍缺乏适用高效的装卸器具。如CN109484835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卸料机构,现有技术中针对管料的存储,多是将大量的管料放置在一个料仓内,现阶段多为人工取料或利用机械手进行抓取,不管采用何种取料方式,都需要外部参与以将管料从料仓中取出。由于料仓本身结构的限制,如料仓的大小或者取料空间等因素会在取料过程中造成取料困难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作效率。另一种典型的如DE3005205A1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卸料设备,料位测量仪监控容器内的料位。在容器的出口,低温干馏余料由传送机构运走,并被运至排料口。采用这种传送机构,始终只能运走这样多的余料,即壳体内的料位不能降低到料位测量仪的位置之下。再来看如EP0086488A3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一种分离设备,由于始终有余料落在棒条筛上,当粗大余料到达其出口时,就会沾染上细小的余料。通过棒条筛的振动将细小的余料从粗大余料上抖掉所需的在棒条筛上的滞留时间还不够长。通过一分离装置来补充具有气密结构的卸料设备,该分离装置将粗大余料和细小余料相互分开,并在此将附着在粗大余料上的细小余料颗粒清除掉。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卸料不精准、可靠、转动无法卸料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卸料效率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卸料桶。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卸料桶,包括料桶和卸料装置,所述料桶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箱盖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卸料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料斗,所述料斗与所述箱体同轴设置,所述料斗远离所述箱盖的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正下方设有卸料装置。可选的,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转动杆、移动杆和滑动槽,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箱体并伸入所述密封板的正下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滑动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与所述转动杆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杆的两端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靠近所述卸料装置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各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朝向所述料斗的一侧设有铰接耳,所述铰接耳与所述料斗的底部铰接。可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所述转动杆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轮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还设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转动轮垂直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滑动轮,所述第一滑动轮与所述支撑杆的下底面滑动连接。可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平齐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杆设有平滑的斜面,所述斜面的由所述支撑杆的下底面延伸至与所述密封板的下底面平齐。可选的,所述滑动杆的两端靠近所述滑动槽设有第二滑动轮,所述第二滑动轮设置在苏所述滑动槽内,并沿着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可选的,所述滑动槽的上顶面与所述支撑杆的下底面平齐设置,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滑动杆垂直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转动杆的传动操作,带动所述滑动杆的滑动的操作,使得密封板进行卸料的操作,使得卸料的过程得到精确、可靠的控制;2.通过滑动槽和所述滑动杆的滑动操作,使得滑动杆在转动杆的转动下实现移动,引起密封板的开或者合的操作,使得料斗内的物料得到卸料;3.通过采用对称的支撑杆的设置,以及支撑杆上的斜面、限位块的配合使用,保证密封板能够在转动杆的转动下实现开合,实现卸料的有效,持续的进行。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卸料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卸料桶的所述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卸料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卸料桶的主视图。图5为主视图中H-H处的剖视图。图6为主视图中G-G处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卸料桶的所述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所述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中E-E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一种卸料桶,包括料桶和卸料装置,所述料桶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箱盖11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卸料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料斗2,所述料斗与所述箱体同轴设置,所述料斗2远离所述箱盖的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5的正下方设有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转动杆16、移动杆和滑动槽,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箱体并伸入所述密封板5的正下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6与所述滑动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6与所述转动杆16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杆16的两端与所述滑动槽6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5靠近所述卸料装置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10,各个所述支撑杆10分别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密封板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5朝向所述料斗2的一侧设有铰接耳17,所述铰接耳17与所述料斗2的底部铰接。所述转动杆16的一端设有转动轮18,所述转动轮18与所述转动杆16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轮18远离所述转动杆16的一侧还设有转动手柄20,所述转动手柄20与所述转动轮18垂直固定连接。实施例二:一种卸料桶,包括料桶和卸料装置,所述料桶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料桶,包括料桶和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包括箱体(1)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箱盖(11)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卸料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料斗(2),所述料斗与所述箱体同轴设置,所述料斗(2)远离所述箱盖的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5)的正下方设有卸料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桶,包括料桶和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包括箱体(1)和箱盖,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所述箱体远离所述箱盖(11)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卸料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料斗(2),所述料斗与所述箱体同轴设置,所述料斗(2)远离所述箱盖的一侧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5)的正下方设有卸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卸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转动杆(16)、移动杆和滑动槽,所述转动杆(16)贯穿所述箱体并伸入所述密封板(5)的正下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6)与所述滑动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6)与所述转动杆(16)平行设置,所述滑动杆(16)的两端与所述滑动槽(6)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5)靠近所述卸料装置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10),各个所述支撑杆(10)分别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密封板(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5)朝向所述料斗(2)的一侧设有铰接耳(17),所述铰接耳(17)与所述料斗(2)的底部铰接。


3.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卸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6)的一端设有转动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