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784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包括:行走装置、固体油块盒和油块施压装置,行走装置能够沿钢轨的走向在轨上来回行走,固体油块盒安装在行走装置上,固体油块盒为管状结构,固体油块盒的一端位于钢轨头部需要涂油面的外侧,油块施压装置设置在固体油块盒内且能够对固体油块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固体油块的下端紧贴钢轨头部的涂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体油块盒安装固体油块涂油,结构简单成本低,涂油面易控制,不易污染车轮踏面及道床;人工涂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曲线段涂油和在直线段不涂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维护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钢轨和高铁列车的轮缘磨耗,目前采用的有效手段是在钢轨与轮缘磨损面上涂油。中国内地常见是在机车上安装轮缘涂油或喷油装置。港铁常见处理方法是在地铁和轻铁线路的钢轨工作边设置自动喷油装置,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自动涂油。但是也存在缺点:一是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二是因为磨损出现在曲线地段,以上两种方法都难以控制涂油装置只在曲线地段涂油;三是目前的涂油或喷油装置容易喷到车轮踏面上引起列车打滑且造成道床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采用固体油块盒安装固体油块涂油,结构简单成本低,涂油面易控制,不易污染车轮踏面及道床;人工涂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在曲线段涂油和在直线段不涂油。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能够沿钢轨的走向在轨上来回行走,固体油块盒,所述固体油块盒安装在行走装置上,所述固体油块盒为管状结构,所述固体油块盒的一端位于钢轨头部需要涂油面的外侧,油块施压装置,所述油块施压装置设置在固体油块盒内且能够对固体油块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固体油块的下端紧贴钢轨头部的涂油面。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块施压装置包括油块压板、小车推杆和小车推杆手柄,所述小车推杆的下端与油块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小车推杆的上端与推杆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油块压板和推杆的下端能够从固体油块盒的远离涂油面的一端伸入固体油块盒内且能够沿固体油块盒的内壁向靠近涂油面的一端滑动使得固体油块贴近涂油面。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块施压装置还包括小车推杆限位块,所述小车推杆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推杆的下部,所述小车推杆限位块与固体油块盒的内壁相配合且能够沿着固体油块盒的内壁上下滑动。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单轮小车总成、第二单轮小车总成、单轮小车连接横梁和油块盒固定横梁,所述第一单轮小车总成设置在第二单轮小车总成的前侧,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一端与第一单轮小车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油块盒固定横梁的一端与第一单轮小车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油块盒固定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固体油块盒设置在第一单轮小车总成和第二单轮小车总成之间,所述固体油块盒与油块盒固定横梁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轮小车总成和第二单轮小车总成的结构相同。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轮小车总成包括走行轮,所述走行轮采用尼龙制成,所述走行轮的一侧设置有轮缘用于限定行走装置沿钢轨行走时的横向位置;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横向限位装置,所述横向限位装置包括安装柱和横向限位轴承,所述安装柱的上端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限位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柱的下端,所述横向限位轴承位于轮缘相对一侧且横向限位轴承与轮缘共同限定行走装置沿钢轨行走时的横向位置。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均与第一单轮小车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均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油块盒固定横梁与第一单轮小车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油块盒固定横梁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油块盒以预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固体油块盒位于涂油面外侧的一端与钢轨头部需要涂油的涂油面相吻合,所述涂油面最低点距离轨顶面的距离为H,所述H的长度为16毫米。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固体润滑剂,避免喷涂到车轮踏面上引起列车打滑及对道床的污染,相比于液体润滑剂,固态润滑剂不易挥发,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危害。2、本专利技术的油块施压装置设置的小车推杆和小车推杆手柄可以使操作人员可直立行走,无需弯腰既可完成钢轨涂油,降低了劳动强度。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的涂油小车操作方便,一人即可操作,在减少劳动力的同时亦降低了施工成本。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专利技术行走装置及固体油块盒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体油块盒;2—油块压板;3—小车推杆;4—小车推杆手柄;5—小车推杆限位块;6—第一单轮小车总成;7—第二单轮小车总成;8—单轮小车连接横梁;9—油块盒固定横梁;10—走行轮;10-1—轮缘;11—横向限位装置;11-1—装柱;11-2—横向限位轴承;12—涂油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专利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专利技术的方案,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该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和这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哪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当前在香港高铁线路上使用的涂油设备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设计专利技术的地面固定式曲线钢轨固体润滑系统(Ⅱ)型,经过运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涂油效果并不理想。一是故障率高,油块进给装置时常故障,造成无法按设计初衷进给;二是由于润滑剂为固态,难以达到利用列车轮缘“带动”油脂进行较长距离的润滑;故根据现场钢轨的磨耗情况检测,项目部增加了人工涂油的工作,但是人工涂油工作的展开提高了人力成本,且员工在涂油时长时间弯腰操作,对于员工的职业健康存在危害,工效也较低。鉴于上述情况,经过项目部分析研究,最终决定设计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固体油块盒1和油块施压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能够沿钢轨的走向在轨上来回行走,所述固体油块盒安装在行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能够沿钢轨的走向在轨上来回行走,/n固体油块盒(1),所述固体油块盒安装在行走装置上,所述固体油块盒(1)为管状结构,所述固体油块盒(1)的一端位于钢轨头部需要涂油面(12)的外侧,/n油块施压装置,所述油块施压装置设置在固体油块盒内且能够对固体油块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固体油块的下端紧贴钢轨头部的涂油面(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能够沿钢轨的走向在轨上来回行走,
固体油块盒(1),所述固体油块盒安装在行走装置上,所述固体油块盒(1)为管状结构,所述固体油块盒(1)的一端位于钢轨头部需要涂油面(12)的外侧,
油块施压装置,所述油块施压装置设置在固体油块盒内且能够对固体油块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固体油块的下端紧贴钢轨头部的涂油面(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块施压装置包括油块压板(2)、小车推杆(3)和小车推杆手柄(4),所述小车推杆(3)的下端与油块压板(2)固定连接,所述小车推杆(3)的上端与推杆手柄(4)固定连接,所述油块压板(2)和推杆(3)的下端能够从固体油块盒(1)远离涂油面(12)的一端伸入固体油块盒(1)内且能够沿固体油块盒(1)的内壁向靠近涂油面(12)的一端滑动使得固体油块贴近涂油面(1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块施压装置还包括小车推杆限位块(5),所述小车推杆限位块(5)固定安装在推杆(3)的下部,所述小车推杆限位块(5)与固体油块盒(1)的内壁相配合且能够沿着固体油块盒(1)的内壁上下滑动。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钢轨涂油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单轮小车总成(6)、第二单轮小车总成(7)、单轮小车连接横梁(8)和油块盒固定横梁(9),所述第一单轮小车总成(6)设置在第二单轮小车总成(7)的前侧,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8)一端与第一单轮小车总成(6)固定连接,所述单轮小车连接横梁(8)的另一端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7)固定连接,所述油块盒固定横梁(9)的一端与第一单轮小车总成(6)固定连接,所述油块盒固定横梁(9)的另一端与第二单轮小车总成(7)固定连接,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守诚李育朝尤阳李挺王利军刘计晓颜景润赵红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