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排烟除尘,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1、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隧道内部烟尘过大而危害人体健康,需要使用排烟除尘装置将隧道内部的烟尘排出。
2、如中国专利cn201721485485.3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排烟除尘装置,其通过第一弹簧的回弹力,增加了直角管件的转动阻力,保证了无人为的状态下直角管件不会随意转动,方便将直角管件旋转到任何一个方向吸收烟气;通过第二弹簧的回弹力,使得旋刀与泥土配合的更加紧密,继而方便将软管安置在隧道顶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调节直角管件的旋转,费时费力,操作不及时;其次,通过将软管固定在隧道顶部上,使得该装置后期不便于移动位置,操作不便捷。
3、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吸尘管旋转,便于对不同方位进行排烟除尘,同时无需人工手动调节,省时省力;且管线收纳机构供排尘管缠绕收纳,以使排尘管随吸尘机构整体移动,从而适应隧道各个位置移动,提高了隧道内部排烟除尘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吸尘管旋转,便于对不同方位进行排烟除尘,同时无需人工手动调节,省时省力;且管线收纳机构供排尘管缠绕收纳,以使排尘管随吸尘机构整体移动,从而适应隧道各个位置移动,提高了隧道内部排烟除尘的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
3、所述吸尘管包括穿设在所述下箱体与上箱体中的竖直吸尘管和与竖直吸尘管伸出上箱体顶部垂直连接的水平吸尘管;
4、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上箱体内侧壁上的电动推杆、贴设在所述下箱体顶部且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连接的电机和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套设在竖直吸尘管上的从动齿轮,所述电动推杆伸长推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
5、所述输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下箱体内的风机件和与所述风机件连接的排尘管,以及供排尘管缠绕的管线收纳机构。
6、上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底板和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部的万向轮;
7、所述下箱体的侧面设置有推手。
8、上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竖直吸尘管穿过的上通孔,所述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供竖直吸尘管穿过的下通孔,所述竖直吸尘管上设置有对所述上通孔密封的上密封件和对所述下通孔密封的下密封件,所述上密封件包括套设在竖直吸尘管上且贴合所述上通孔上表面的第一上密封圈和套设在竖直吸尘管上且贴合所述上通孔下表面的第二上密封圈;
9、所述下密封件包括套设在竖直吸尘管上且贴合所述下通孔上表面的第一下密封圈和套设在竖直吸尘管上且贴合所述下通孔下表面的第二下密封圈。
10、上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下箱体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和竖直吸尘管底部连通,所述右腔室中设置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入口均设置有入口管,所述入口管穿过隔板伸入所述左腔室,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出口均穿过下箱体侧壁。
11、上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收纳机构包括设置在车底板上的固定架、设置在固定架内的安装轴和穿设在安装轴上的卷线盘,所述排尘管缠绕在卷线盘上,所述排尘管的一端穿过安装轴后与输入管连接,所述排尘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卷线盘上设置有把手;
12、所述输入管连接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所述第一风机穿过下箱体侧壁的出口和第一过渡管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穿过下箱体侧壁的出口和第二过渡管连接。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技术设置转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是为了电机旋转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竖直吸尘管旋转,竖直吸尘管旋转带动水平吸尘管旋转,从而实现水平吸尘管入口不同方位的调节,以适应各个方位的排烟除尘,避免人工手动调节,省时省力。
15、2、本技术设置电动推杆,是为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伸长推动电机移动从而将电机的动力传递至吸尘管,以带动吸尘管旋转;另外是为了啮合部位堵塞时,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收缩带动电机移动解除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方便人工对啮合部位维修清除,提高了适应性。
16、3、本技术设置管线收纳机构供排尘管缠绕,且管线收纳机构和吸尘机构均集成在车体上,从而以使排尘管随吸尘机构整体移动,从而适应隧道各个位置移动,避免将软管固定在隧道顶部上,使得该装置后期不便于移动位置,操作不便捷。
17、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吸尘管旋转,便于对不同方位进行排烟除尘,同时无需人工手动调节,省时省力;且管线收纳机构供排尘管缠绕收纳,以使排尘管随吸尘机构整体移动,从而适应隧道各个位置移动,提高了隧道内部排烟除尘的效果。
1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吸尘机构和与所述吸尘机构连接的输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下箱体(3)、设置在下箱体(3)顶部的上箱体(5)和穿设在所述下箱体(3)与上箱体(5)中的吸尘管(61),以及带动所述吸尘管(61)转动的转动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底板(1)和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板(1)底部的万向轮(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供竖直吸尘管(612)穿过的上通孔,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供竖直吸尘管(612)穿过的下通孔,所述竖直吸尘管(612)上设置有对所述上通孔密封的上密封件和对所述下通孔密封的下密封件,所述上密封件包括套设在竖直吸尘管(612)上且贴合所述上通孔上表面的第一上密封圈(67)和套设在竖直吸尘管(612)上且贴合所述上通孔下表面的第二上密封圈(68);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3)中设置有隔板(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收纳机构(7)包括设置在车底板(1)上的固定架(77)、设置在固定架(77)内的安装轴(74)和穿设在安装轴(74)上的卷线盘(78),所述排尘管(75)缠绕在卷线盘(78)上,所述排尘管(75)的一端穿过安装轴(74)后与输入管(73)连接,所述排尘管(7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卷线盘(78)上设置有把手(7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吸尘机构和与所述吸尘机构连接的输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下箱体(3)、设置在下箱体(3)顶部的上箱体(5)和穿设在所述下箱体(3)与上箱体(5)中的吸尘管(61),以及带动所述吸尘管(61)转动的转动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底板(1)和四个设置在所述底板(1)底部的万向轮(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排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5)的顶部设置有供竖直吸尘管(612)穿过的上通孔,所述下箱体(3)的顶部设置有供竖直吸尘管(612)穿过的下通孔,所述竖直吸尘管(612)上设置有对所述上通孔密封的上密封件和对所述下通孔密封的下密封件,所述上密封件包括套设在竖直吸尘管(612)上且贴合所述上通孔上表面的第一上密封圈(67)和套设在竖直吸尘管(612)上且贴合所述上通孔下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东,杨康宁,段晨阳,仝乐乐,李鑫,张庆斌,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