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基伟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968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纤维板,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涂胶机构,振动均料机构和压合机构;支撑架左端顶部设置有控制屏。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通过机器代替人工施胶,对不同区域胶量进行控制,使胶料贴合竹纤维板结构,对竹纤维板进行震动均料,防止竹纤维板凹凸的平面使胶料分布不均,对双层竹纤维板进行单向压合,避免压合时对胶料施加力不同导致厚度不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纤维板,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板结构均匀,密度适中,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家具制造业和建筑业。目前,被广泛用于纤维板制备的原料为木质纤维素和脲醛树脂。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如何保证充足的木质纤维素原料供给,已成为纤维板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脲醛树脂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在湿热环境下容易释放出游离甲醛,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我国竹资源丰富,在竹加工产业中有大量的竹纤维残余被废弃,而竹子与木材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是纤维板的理想原料。现有技术专利号为CN107877625A,名称为一种保温隔热型三层结构式复合竹纤维板的中国专利针对已有的纤维板加工过程中,由于施胶不均,容易造成纤维结团和成毡,直接影响板材性能。此外,目前所加工的竹纤维板不具备保温隔热性能,而通过涂层方式赋予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弱,难以满足建筑装修施工对限位板保温隔热性能的要求的问题,其通过以保温隔热材料作为保温隔热层,竹纤维板作为底板和面板制得三层结构式复合竹纤维板,先通过预热压工艺将竹纤维坯料制成竹纤维底板和竹纤维面板,再通过热压工艺将保温隔热材料填充到竹纤维底板与竹纤维面板之间,以赋予所制复合竹纤维板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并利用自制竹纤维底板或竹纤维面板来进一步增强所制复合竹纤维板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保证所制复合竹纤维板的物理力学使用性能的方式,克服了纤维板加工过程中,由于施胶不均,容易造成纤维结团和成毡,直接影响板材性能。此外,目前所加工的竹纤维板不具备保温隔热性能,而通过涂层方式赋予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弱,难以满足建筑装修施工对限位板保温隔热性能的要求的问题,但由于对胶料施加的力不同,从而会导致胶料分布不均匀。并且由于部分竹纤维板为凹凸形结构,在施胶过程中会产生胶料的堆积,使凸起部分胶料不足。目前需要研发一种通过机器代替人工施胶,对不同区域胶量进行控制,使胶料贴合竹纤维板结构,对竹纤维板进行震动均料,防止竹纤维板凹凸的平面使胶料分布不均,对双层竹纤维板进行单向压合,避免压合时对胶料施加力不同导致厚度不均的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胶料施加的力不同,从而会导致胶料分布不均匀,由于部分竹纤维板为凹凸形结构,在施胶过程中会产生胶料的堆积,使凸起部分胶料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对胶料施加的力不同,从而会导致胶料分布不均匀,由于部分竹纤维板为凹凸形结构,在施胶过程中会产生胶料的堆积,使凸起部分胶料不足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涂胶机构,振动均料机构和压合机构;支撑架左端顶部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内右顶部设置有涂胶机构,并且涂胶机构右端顶部与电机相连接;支撑架内底部设置有振动均料机构;支撑架内左顶部设置有压合机构,并且压合机构右端顶部与涂胶机构相连接,而且压合机构底端左部与振动均料机构相连接。进一步的,涂胶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伸缩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传动杆,轮齿板,第五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平齿轮,第二平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轴承块,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丝杆,第二轴承块,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杆和喷头;第一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左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左端后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后端左底部与轮齿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后端左底部与轮齿板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右顶部设置有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后端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丝杆外表面左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块;第一轴承块后端与第三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三平齿轮后端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左部设置有第二轴承块,并且第二轴承块前端与第三传动杆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底端与第四传动杆进行焊接;第四传动杆底端设置有喷头;第一传动轮右端轴心与电机相连接;第一传动轮左端轴心与压合机构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的,振动均料机构包括第六传动轮,第一圆盘,第五传动杆,第一曲型杆,第一基座,第六传动杆,第一弹簧,第一限位块,第七传动轮,第二圆盘,第七传动杆,第二曲型杆,第二基座,第八传动杆,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块;第六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一圆盘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盘右端顶部与第五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五传动杆前端右顶部与第一曲型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曲型杆底端与第一基座相连接;第一曲型杆后端右底部与第六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第六传动杆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并且第一限位块底端与第一弹簧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二圆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圆盘左端顶部与第七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七传动杆前端左顶部与第二曲型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曲型杆底端与第二基座相连接;第二曲型杆后端左底部与第八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弹簧;第八传动杆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并且第二限位块底端与第二弹簧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与压合机构相连接;第一基座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限位块顶端右部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基座底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限位块顶端左部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的,压合机构包括第八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伸缩杆,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九传动杆,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十传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十一传动杆,第七平齿轮,第八平齿轮,电动推杆和滚筒;第八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左端后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二伸缩杆相连接;第二伸缩杆左端轴心与第五锥齿轮相连接;第五锥齿轮左端后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左端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前端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左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胶机构(4),振动均料机构(5)和压合机构(6);支撑架(1)左端顶部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内右顶部设置有涂胶机构(4),并且涂胶机构(4)右端顶部与电机(3)相连接;支撑架(1)内底部设置有振动均料机构(5);支撑架(1)内左顶部设置有压合机构(6),并且压合机构(6)右端顶部与涂胶机构(4)相连接,而且压合机构(6)底端左部与振动均料机构(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涂胶机构(4),振动均料机构(5)和压合机构(6);支撑架(1)左端顶部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内右顶部设置有涂胶机构(4),并且涂胶机构(4)右端顶部与电机(3)相连接;支撑架(1)内底部设置有振动均料机构(5);支撑架(1)内左顶部设置有压合机构(6),并且压合机构(6)右端顶部与涂胶机构(4)相连接,而且压合机构(6)底端左部与振动均料机构(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涂胶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二传动轮(402),第一伸缩杆(403),第一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405),第三传动轮(406),第四传动轮(407),第一传动杆(408),轮齿板(409),第五传动轮(4010),第二传动杆(4011),第一平齿轮(4012),第二平齿轮(4013),第一丝杆(4014),第一轴承块(4015),第三平齿轮(4016),第四平齿轮(4017),第二丝杆(4018),第二轴承块(4019),第三传动杆(4020),第四传动杆(4021)和喷头(4022);第一传动轮(4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2)左端轴心与第一伸缩杆(403)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3)左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404)相连接;第一锥齿轮(404)左端后部与第二锥齿轮(405)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405)后端轴心与第三传动轮(4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6)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407)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7)后端轴心与第一传动杆(4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7)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4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408)后端左底部与轮齿板(409)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10)后端轴心与第二传动杆(4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4011)后端左底部与轮齿板(409)相连接;第二传动杆(4011)右顶部设置有第一平齿轮(4012);第一平齿轮(4012)左端轴心与第二平齿轮(4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4013)左端轴心与第一丝杆(4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4013)后端与第三平齿轮(4016)进行啮合;第一丝杆(4014)外表面左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块(4015);第一轴承块(4015)后端与第三传动杆(4020)进行焊接;第三平齿轮(4016)后端与第四平齿轮(4017)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4017)左端轴心与第二丝杆(4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4018)外表面左部设置有第二轴承块(4019),并且第二轴承块(4019)前端与第三传动杆(4020)相连接;第三传动杆(4020)底端与第四传动杆(4021)进行焊接;第四传动杆(4021)底端设置有喷头(4022);第一传动轮(401)右端轴心与电机(3)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左端轴心与压合机构(6)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2)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406)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四传动轮(407)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五传动轮(4010)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竹纤维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均料机构(5)包括第六传动轮(501),第一圆盘(502),第五传动杆(503),第一曲型杆(504),第一基座(505),第六传动杆(506),第一弹簧(507),第一限位块(508),第七传动轮(509),第二圆盘(5010),第七传动杆(5011),第二曲型杆(5012),第二基座(5013),第八传动杆(5014),第二弹簧(5015)和第二限位块(5016);第六传动轮(501)前端轴心与第一圆盘(5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1)右端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509)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盘(502)右端顶部与第五传动杆(503)进行焊接;第五传动杆(503)前端右顶部与第一曲型杆(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曲型杆(504)底端与第一基座(505)相连接;第一曲型杆(504)后端右底部与第六传动杆(506)进行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基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