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90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架,连接架包括水平支撑部以及与水平支撑部相连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部,两个连接架的水平支撑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传动辊,水平支撑部和倾斜部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倾斜部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地板进行翻面操作,以解决现有的地板加工过程中对于地板的翻转不够简便省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地板,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地板表层会贴有一层软皮,能够保证地板在踩踏时更加的柔软贴合脚掌,同时也能起到静音的效果。在对地板的双面进行贴皮加工后,需要对地板进行翻面叠放,通常情况下都是人工进行翻面操作,对于体积大重量较重的地板,人工翻板操作十分费力,工作效率也低,同时人工翻转也容易造成磕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装置,能够对地板进行翻面操作,以解决现有的地板加工过程中对于地板的翻转不够简便省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翻转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水平支撑部以及与水平支撑部相连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部,两个连接架的水平支撑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传动辊,所述水平支撑部和倾斜部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倾斜部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一伺服电机以及与两个连接架转动相连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连接轴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蜗杆相啮合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一蜗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活动臂,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活动臂。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架的水平支撑部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活动臂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底部设置有底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臂远离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动臂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两个连接架之间的传动辊将需翻转的地板推动到第一活动臂上,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活动臂向下转动,第一活动臂转动至倾斜部时,地板留在倾斜部上,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活动臂向上转动,此时只需人工稍微翻动地板倾斜至第二活动臂即可,然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伺服电机反转带动第二活动臂回落至第二支撑座上,实现对地板的翻面操作,提高了地板翻面的效率,有助于整个加工流程的效率提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B-B的剖面图。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座、3-连接架、4-支撑板、5-传动辊、6-第一驱动机构、7-第一活动臂、8-第二活动臂、9-第二支撑座、10-第二驱动机构、31-水平支撑部、32-倾斜部、61-第一连接轴、62-第一蜗杆、63-第一伺服电机、64-第一防护罩、65-第一蜗轮、71-凸起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一种翻转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架3,连接架3包括水平支撑部31以及与水平支撑部31相连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部32,两个连接架3的水平支撑部31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传动辊5,水平支撑部31和倾斜部32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倾斜部3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6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10,第一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第一活动臂7正反转,第二驱动机构10用于驱动第二活动臂8正反转。两个连接架3的水平支撑部31底部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座2,第二活动臂8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座9,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9底部设置有底板1。支撑板4、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9以及底板1用于固定支撑整个装置。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B-B的剖面图。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一伺服电机63以及与两个连接架3转动相连的第一连接轴61,第一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蜗杆62,第一连接轴61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蜗杆62相啮合的第一蜗轮65,第一连接轴61和第一蜗轮6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护罩64,第一防护罩64用于将第一连接轴61、第一蜗轮65以及第一蜗杆62部分进行遮挡防护。第一驱动机构6和第二驱动机构10的第一伺服电机63和第二伺服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伺服电机63和第二伺服电机的正转和反转运作,第一伺服电机63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蜗杆62转动,第一蜗杆62转动带动第一蜗轮65转动,第一蜗轮65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61转动,第一连接轴61带动第一活动臂转动,能够将传送的地板进行倾斜。第一驱动机构6的第一连接轴6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活动臂7,第二驱动机构10的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活动臂8。第一活动臂7远离第一连接轴6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卡块71,凸起卡块71用于卡住放置在第一活动臂7上的地板,第二活动臂8内侧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辊5,第二活动臂8上的传动辊5用于翻转后的地板进行滑动。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需要翻转的地板通过水平支撑部31的传动辊5进行滑动,推到第一活动臂7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6的第一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正向转动,第一伺服电机63通过输出轴带动第一蜗杆62转动,第一蜗杆62转动带动第一蜗轮65转动,第一蜗轮65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61转动,第一连接轴61转动带动第一活动臂7顺时针转动,第一活动臂7的凸起卡块71能够将地板卡住,防止地板滑落,第一活动臂7转动至倾斜部32的位置时,地板被倾斜部32挡住,第一活动臂7继续转动时,地板能够留在倾斜部32上,地板底部被第二防护罩阻隔,防止地板向下滑落,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0的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使第二驱动机构10的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二活动臂8逆时针转动80度,此时工作人员稍微用力就可以将地板从倾斜部32的位置翻转至第二活动臂8上,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0的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正向转动,工作人员需用手扶着地板随着第二活动臂8一起转动,保证第二活动臂8转动时地板不会向下滑落即可,使第二活动臂8顺时针转动至水平的位置,此时地板跟随第二活动臂8转动至水平位置,实现对地板的快速翻转,再推动地板沿第二活动臂8上的传动辊5滑动,可将翻转后的地板推至指定位置。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包括水平支撑部(31)以及与水平支撑部(31)相连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部(32),两个连接架(3)的水平支撑部(31)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传动辊(5),所述水平支撑部(31)和倾斜部(32)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倾斜部(3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6)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10);/n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一伺服电机(63)以及与两个连接架(3)转动相连的第一连接轴(6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蜗杆(62),所述第一连接轴(61)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蜗杆(62)相啮合的第一蜗轮(65),所述第一连接轴(61)和第一蜗轮(6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护罩(64);/n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的第一连接轴(6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活动臂(7),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0)的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活动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包括水平支撑部(31)以及与水平支撑部(31)相连且向下倾斜的倾斜部(32),两个连接架(3)的水平支撑部(31)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传动辊(5),所述水平支撑部(31)和倾斜部(32)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6),所述倾斜部(32)的底部内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机构(6)结构相同的第二驱动机构(10);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一伺服电机(63)以及与两个连接架(3)转动相连的第一连接轴(6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蜗杆(62),所述第一连接轴(61)中间位置设置有与第一蜗杆(62)相啮合的第一蜗轮(65),所述第一连接轴(61)和第一蜗轮(6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护罩(64);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的第一连接轴(6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活动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湃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