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960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检测系统,由测量体和测量系组成,其特征在于:(1)测量体为由三个互相正交的测量面构成的矩形刚体,(2)测量系中由六个传感器构成三维坐标系,对应测量测量体,(3)根据公式计算测量体与测量系统位姿关系的变换矩阵F。本系统测量维数最低,且可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特别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检测系统。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是机器人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它综合反映了机器人的机电性能和运动轨迹的控制能力。因此,测量机器人重复位置及轨迹精度是多年来机器人学研究和机器人制造应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机器人本体是多自由度的空间结构,其各关节在可达空间的位置是任意的。因此,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其末端执行器的可达空间的实际位置与姿态及其运动转迹。由于机器人在制造安装和作业过程中各种误差和控制精度的影响,末端执行器相对于机器人基坐标系的实际位置和姿态与控制器给定的位姿数据并不一致。这种误差可分为两种,一是绝对误差,即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指令位姿与实际位姿的偏差量。另一种是重复误差,即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重复同一位姿指令时位姿不一致造成的偏差量,或者沿不同示教轨迹返回同一示教点的位姿偏差量。在机器人作业时(如焊接、装配等),绝大多数场合是采用示教编程控制方式,因此,后一种误差对机器人作业的影响尤其重要。机器人的重复位姿误差检测,一般是测量其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姿量的重复精度。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即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由于非接触式采用光电或电磁式传感器构成一测量空间,避免了机器人运动的机械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足够的测量范围(精度可达微米级,范围从几毫米-几百毫米)。因此,研究和应用机器人的非接触式误差测量具有实际意义。众所周知,物体的位姿是指该物体相对某一参考坐标系的位姿而言。在一种测量结构和测量原理的约束下,通过测量系统结构本身的几何数据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根据设计的数学模型,即可计算出被测物体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姿关系。在大量的相关研究中,不论是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测量系和被测物体系之间的位姿关系(坐标变换关系)求解都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大多采用附加约束条件(结构或附加测量机构)和减少测量维数,或者用递推近似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的检测系统,其采用一种新数学模型和位姿求解方法,使得测量维数降至最低,且可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检测系统,由测量体和测量系组成,测量系由传感器(1)接前置器(2)、多路开关、信号预处理、A/O变换、接口电路、最终接进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1)测量体为由三个互相正交的测量面Q1、Q2、Q3构成的矩形刚体;(2)测量系中由六个传感器构成三维测量坐标系,其中三个传感器C1、C2、C3对应测量Q1,两个传感器C4、C5对应测量Q2,一个传感器C3对应测量Q3,六个传感器Ci,i=1~6,对应测量六个测量体的测量点Pi,i=1~6;(3)测量体与测量系统位姿关系计算按下述步骤进行----根据Pi及有关位置的确定参数(传感器C的位置参数)计算平面Q1、Q2、Q3在测量坐标系下的法向量Ni,i=1,2,3;----计算旋转轴向量u-1∑T△其中∑i=Ni+ni△i=Ni-nii=1~3Ni,i=1,2,3为定义在测量体坐标系下Qi的法向量;----计算旋转阵R=-1,其中 ----计算位移阵T=(CTC)-1CTB Ai、Bi、Ci为Qi的法向在测量系w中的表达Ni的三个分量xi、yi、zi分别为测量点在Qi上的三个点;----得到变换矩阵 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传感器结构和信息来确定参考坐标系,使之能够对被测物体(测量体)做出相应的位姿关系数学描述。其显著特点是利用了空间向量和旋动理论,以及相应的数学计算方法获得参考坐标系和被测物体的相对位姿参数。通过比较相对位姿参数的变化量,完成对机器人的重复位姿精度检测。下面介绍本专利技术机器人重复位姿测量系统采用的教学模型和位姿求解方法。1.基本数学模型物体的位姿是指该物体相对某一参考坐标系的位姿而言。因而,采用何种传感器及其测量方式决定了测量系统的结构及其数学模型。在这种测量结构和测量原理的约束下,通过测量系统结构的几何数据和测量数据,依据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被测物体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位姿关系。这个位姿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建立(或确定)一个参考坐标系,并使得测量的位置数据能够唯一的在这个坐标系下表达。使得在这个坐标系下,能够对被测物体的测量数据做相应的数学描述,计算和获得所需要的相对位姿参数。本专利技术机器人重复位姿测量系统就是依据这个思想建立的。该测量系统的几何模型如下。设有两个坐标系,一个是由传感器测量空间决定的测量坐标系w,一个是由矩形刚体的三个被测平面Q1,Q2,Q3构成的测量体坐标系wo。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在w和wo之间存在一个坐标变换关系F,使得在wo下表达的空间任一点P(或任一点的空间矢量)同时满足在w下的表达。即X′=FX(1)其中,X′是点P在w下的表达,X是点P在wo下的表达。F是wo与w之间的变换矩阵。且 其中,R为3×3的旋转矩阵,T为3×1的位移向量。而且,满足式(1)的F是唯一的。因此,如果通过传感器的位置和测量数据确定变换矩阵F,也就确定了这两个坐标系之间的相互关系。2.求解两个坐标系wo和w中的变换关系F求解两个坐标系wo和w中的变换关系F,就可以确定这两个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姿,如位移向量T,旋转角α,β,γ。因此,构造求解位移和旋转参数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是完成这个系统功能的基础。在可获得传感器的位置(x,y)和物距(z)信息的条件下,采用下面的立体几何描述和坐标变换、旋转和位移求解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获得两个坐标系wo和w中的唯一变换关系F。其数学原理和分析如下。2-1.建立初始条件若已知点P在测量坐标系w下的坐标位置(x,y,z),则n个这样的点可构成Cn2条空间直线。其直线方程为 其中,(xj-xi),(yj-yi)和(zj-zi);i≠j,i,j<n为其中一直线的方向向量,记作a(l,m,n)。当有n个这样的直线位于一个平面时,可由其中任意两条直线 其中A、B、C为该平面的法向量,i≠j,i,j<n。规一化时满足A2+B2+C2=1。2-2.旋转矩阵R的求解设有三个已知点P1、P2、P3在Q1上构成三条直线l1、l2、l3,令a1、a2、a3分别为直线l1、l2、l3在坐标系w下的方向向量,其中a1=P2-P1、a2=P3-P2、a3=P1-P3。且定义平面Q1、Q2、Q3在测量空间w的法向为N1、N2、N3。其中N1可由式(5)求出N1=a1×(-a3)=a2×(-a1)=a3×(-a2)(5)又因为Qi,i=1,2,3在测量体坐标系wo中的法向n是该坐标系上的轴向量,可自行定义。则根据变换关系,当不考虑位移量时,有N=Rn(6)式(6)中R是w和wo之间的旋转阵。由于R是3×3的矩阵,共有9个参数。这9个参数是R相对于三个轴向旋转角的函数。由旋转变换关系Rodrigues等式,存在一个旋转向量u构成的一个关系矩阵U,满足式(7),即N-n=U(N+n)(7)其中,U是反向斜对称矩阵(Skew-symmetric matrices),其结构为 U也可由u=ux,uy,uz来表示。这儿,u是w对wo的旋转轴的单位向量,而且由Cayley等式,有R=-1(9)但是,由于U是斜反对称矩阵,其行列式的值为0,是一奇异矩阵。所以不能用式(7)直接解出u=(ux,u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重复位置精度检测系统,由测量体和测量系组成,测量系由传感器(1)接前置器(2)、多路开关、信号预处理、A/O变换、接口电路、最终接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1)测量体为由三个互相正交的测量面Q↓[1]、Q↓[2] 、Q↓[3]构成的矩形刚体;(2)测量系中由六个传感器构成三维测量坐标系,其中三个传感器C↓[1]、C↓[2]、C↓[3]对应测量Q↓[1],两个传感器C↓[4]、C↓[5]对应测量Q↓[2],一个传感器C↓[3]对应测量Q↓[3],六 个传感器C↓[i],i=1~6,对应测量六个测量体的测量点P↓[i],i=1~6;(3)测量体与测量系统位姿关系计算按下述步骤进行:----根据P↓[i]及有关位置的确定参数(传感器C的位置参数)计算平面Q↓[1]、Q↓[2]、Q↓ [3]在测量坐标系下的法向量N↓[i],i=1,2,3;----计算旋转轴向量u=[∑↑[T]∑]↑[-1]∑↑[T]Δ其中∑↓[i]=N↓[i]+n↓[i] Δ↓[i]=N↓[i]-n↓[i] i=1~3N↓[i],i=1,2 ,3为定义在测量体坐标系下Q↓[i]的法向量;----计算旋转阵R=[I+U][I-U]↑[-1];其中***;----计算位移阵T=(C↑[T]C)↑[-1]C↑[T]B其中***A↓[i]、B↓[i]、C↓[i]为Q ↓[i]的法向在测量系w中的表达N↓[i]的三个分量x↓[i]、y↓[i]、z↓[i]分别为测量点在Q↓[i]上的三个点;----得到变换矩阵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再励郝颖明徐心平王宏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