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衬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951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磨衬板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其中所述外套的玻璃陶瓷的厚度为4‑6mm,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砂壳型腔;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整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立磨衬板,玻璃陶瓷包裹在钢板的四周,提升了立磨衬板两面的耐磨性能,同时保留了钢板的韧性;产品具有很高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抗冲击力,延长了立磨衬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衬板的频率,从而提高立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磨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磨衬板结构和制备
,具体为一种立磨衬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立磨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衬板裂纹和磨损严重,使得立磨筒体设备的防磨也就成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转、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目前立磨筒体设备防磨方法采用钢板堆焊、高铬铸铁板、高锰钢等作为衬板。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高锰钢铸件作为衬板时,大都不经切削加工,成形零件后即装配使用,该种加工方式大大影响了铸件的尺寸精度和用户的使用安装,有的成形零件还可能由于尺寸相差较大导致直接报废。此外,高锰钢衬板的耐磨性也相对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相对交低,平均使用寿命只有3~4个月。衬板耐磨性较差时,衬板表面非常容易出现不均匀磨损,衬板出现沟槽,此时衬板就需要被更换。目前,立磨衬板多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还未见有利用玻璃陶瓷与钢板结合的方法制备立磨衬板的成功案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立磨衬板耐磨性差、强度不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磨衬板及制备方法,以延长立磨衬板的使用寿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磨衬板,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其中所述外套的玻璃陶瓷的厚度为4-6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立磨衬板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根据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的立磨衬板的外形和尺寸制作砂壳型腔;步骤2、组装,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步骤3、浇注:所述玻璃陶瓷的成分包括石英30-60份、氧化锌5-15份、氧化锶3-7份、石墨烯1-3份、二氧化钛2-12份、碳酸镁2-6份、碳酸钙2-8份、高岭石10-15份,将以上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坩埚炉内加热融化,在1430℃下熔制10h,得到玻璃液;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浇注模型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浇注温度1300℃,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步骤4、整形:将立磨衬板冷却至室温,清理打磨及其他后续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立磨衬板,包括中心的钢板内芯和外围的玻璃陶瓷,玻璃陶瓷包裹在钢板的四周,提升了立磨衬板两面的耐磨性能,同时保留了钢板的韧性;(2)同时,在浇注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制备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抗冲击力,延长了立磨衬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更换衬板的频率,从而提高立磨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磨衬板的剖面图。其中,1-钢板内芯,2-玻璃陶瓷外套。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立磨衬板及其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立磨衬板,包括玻璃陶瓷外套2和钢板内芯1,其中所述外套的玻璃陶瓷的厚度为4-6mm;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根据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的立磨衬板的外形和尺寸制作砂壳型腔;步骤2、组装,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步骤3、浇注:所述玻璃陶瓷的成分包括石英30份、氧化锌10份、氧化锶4份、石墨烯3份、二氧化钛2份、碳酸镁2份、碳酸钙2份、高岭石15份,将以上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坩埚炉内加热融化,在1430℃下熔制10h,得到玻璃液;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浇注模型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浇注温度1300℃,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步骤4、整形:将立磨衬板冷却至室温,清理打磨及其他后续处理;制得玻璃陶瓷外套的厚度约4mm。实施例2:一种立磨衬板的制备方法步骤1、根据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的立磨衬板的外形和尺寸制作砂壳型腔;步骤2、组装,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步骤3、浇注:所述玻璃陶瓷的成分包括石英45份、氧化锌5份、氧化锶3份、石墨烯1份、二氧化钛12份、碳酸镁5份、碳酸钙8份、高岭石15份,将以上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坩埚炉内加热融化,在1430℃下熔制10h,得到玻璃液;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浇注温度1300℃,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步骤4、整形:将立磨衬板冷却至室温,清理打磨及其他后续处理;制得玻璃陶瓷外套的厚度约3mm。实施例3:一种立磨衬板的制备方法步骤1、根据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的立磨衬板的外形和尺寸制作砂壳型腔;步骤2、组装,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步骤3、浇注:所述玻璃陶瓷的成分包括石英60份、氧化锌15份、氧化锶7份、石墨烯2份、二氧化钛6份、碳酸镁4份、碳酸钙3份、高岭石11份,将以上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坩埚炉内加热融化,在1430℃下熔制9h,得到玻璃液;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浇注温度1300℃,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步骤4、整形:将立磨衬板冷却至室温,清理打磨及其他后续处理;制得玻璃陶瓷外套的厚度约5mm。实施例4:一种立磨衬板的制备方法步骤1、根据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的立磨衬板的外形和尺寸制作砂壳型腔;步骤2、组装,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步骤3、浇注:所述玻璃陶瓷的成分包括石英50份、氧化锌15份、氧化锶3份、石墨烯1.5份、二氧化钛3.5份、碳酸镁5份、碳酸钙7份、高岭石12份,将以上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坩埚炉内加热融化,在1430℃下熔制9h,得到玻璃液;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浇注温度1300℃,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步骤4、整形:将立磨衬板冷却至室温,清理打磨及其他后续处理;制得玻璃陶瓷外套的厚度约6m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磨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其中所述外套的玻璃陶瓷的厚度为4-6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磨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其中所述外套的玻璃陶瓷的厚度为4-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内芯材质为普通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衬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包括玻璃陶瓷外套和钢板内芯的立磨衬板的外形和尺寸制作砂壳型腔;
步骤2、组装:将钢板内芯放置于砂壳模型的砂壳型腔内,砂壳模型的一端用耐火材料封闭,另一端敞口,得到浇注模型;
步骤3、浇注:将熔融的玻璃液从敞口浇注模型的浇注口浇注于砂壳型腔和钢板内芯之间,成型,形成成型的立磨衬板;
步骤4、整形:将立磨衬板冷却至室温,清理打磨及其他后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磨衬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的玻璃液的成分和制备过程如下:玻璃陶瓷的成分按照重量比例石英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强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