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送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饮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送餐车。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引导运输车(AGV小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可实现物品的搬运、放置、转移等作业。在餐饮行业中,基于AGV小车而衍生出来的智能送餐车,可代替人工进行送餐作业,不仅可以减轻餐饮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送餐效率,还能够有效缓解市场上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其中,可沿架设在餐饮场所高空位置的云轨行驶的智能送餐车是一类应用前景较好的智能送餐车。传统的与云轨配合的智能送餐车在进行送餐作业时,通常是先沿云轨运动至上菜口,通过上菜口机构将餐品传送到送餐车上,然后送餐车沿云轨运动至位于顾客餐桌上方的下菜口,再通过下菜口机构将餐品传输至顾客餐桌上,从而完成自动送餐作业。然而,上述送餐过程,餐品需要在上菜口机构、送餐车及下菜口机构等多个设备之间进行传递,不仅成本较高,并且很难避免不同设备之间的传递误差,因而存在较大的餐品掉落风险。另外一些智能送餐车配备有可升降的载物机构,当送餐车运动至下菜口时,将载物机构下降至顾客餐桌上,顾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送餐车包括:/n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能够沿云轨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供电电源及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充电配合件;/n载物机构,所述载物机构包括控制电路、电池,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或所述电池连接的充电件;以及/n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物机构进行升降;当所述载物机构上升至预设高度时,所述充电件能够与所述充电配合件接触导通,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或所述电池与所述供电电源导通形成充电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送餐车包括: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能够沿云轨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供电电源及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的充电配合件;
载物机构,所述载物机构包括控制电路、电池,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或所述电池连接的充电件;以及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物机构进行升降;当所述载物机构上升至预设高度时,所述充电件能够与所述充电配合件接触导通,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或所述电池与所述供电电源导通形成充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件为朝向所述行走机构一侧延伸的充电桩,所述充电配合件为朝向所述载物机构一侧开口的充电套,所述充电桩能够与所述充电套插接并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动力组件、绕绳组件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桩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充电套而与所述绕绳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绕绳组件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绕绳组件缠绕或展开所述牵引绳,进而带动所述载物机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与所述控制电路的正极连接的正极充电桩,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负极连接的负极充电桩;所述充电套间隔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连接的正极充电套,以及与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连接的负极充电套;所述正极充电桩能够与所述正极充电套插接并导通,所述负极充电桩能够与所述负极充电套插接并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车架、支撑轮组件和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通过所述支撑轮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云轨的轨道槽内,所述驱动轮组件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驱动轮和驱动件,所述驱动轮用于与所述轨道槽的顶壁滚动配合,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车架沿所述云轨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送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还包括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通,金峥,梁洪权,覃仕明,罗伟,石弟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