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力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32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力器壳体,具体涉及零件设备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壳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槽孔,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孔槽,所述内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槽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外壳外壁的第一固定块表面的第一螺纹槽孔与内壳外壁的第二固定块表面的第二螺纹槽孔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方便壳体拆卸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便于安装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力器壳体
本技术涉及零件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取力器壳体。
技术介绍
取力器就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使用齿轮连接,与举升泵是轴连接,是变速箱里的一个单独的档位,挂上这一档,一加油门,举升泵就可以运转了。举升泵是一个液压装置,举升车箱,实现自卸功能。自卸车、消防车、水泥搅拌车、制冷等需要额外动力的专用车辆,是通过取力器获取的,取力器是装在变速箱外侧的附加装置(水泥搅拌车的取力器是在离合器外壳上),它从变速箱的某个齿轮获取动力。这个动力的接通或断开是通过驾驶室内的一个电磁伐来控制的。由取力器带动高压油泵供自卸车;带动水泵供消防车;带动压缩机供制冷车;带动液压马达旋转搅拌罐。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22667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车取力壳壳体,包括壳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壳本体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第一底面,另一部分是第二底面和圈体组成一体的结构,两部分用螺丝连接。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设备在长时间使用无法在内部注入润滑油,而导致内部零件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力器壳体,通过内壳顶部的油箱与内壳顶部的第三固定块来进行注入润滑油保持内部零件使用寿命延长,通过第三固定块内部的滑动柱底部的漏孔块来进行间歇性注入润滑油,利用滑动柱顶部的第二卡接块与第一连杆,通过第三固定块外壁的第一卡接块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表面通过凸轮对其滑动柱底部的堵孔块进行上下运动,来解决漏孔通过堵孔块间接性的往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通过储油槽一侧的第三孔槽往内部零件注入润滑油,进行保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力器壳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壳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槽孔,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孔槽,所述内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槽孔,所述第一螺纹槽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第一螺纹槽孔与第二螺纹槽孔螺纹连接,所述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外壁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油箱的顶部设有油箱盖,所述油箱盖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匹配,所述油箱的内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内壳的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设有限位块,所述油箱的底部设有漏孔,所述漏孔一端延至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设有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一侧设有第三孔槽,所述内壳的顶部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内设有空腔,所述第三固定块内部的空腔与第二凹槽对应,所述第三固定块的顶部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孔槽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表面设有橡胶塞,所述滑动柱的底部设有堵孔块,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卡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内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凸轮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数量为两组均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外壁,且两组第一固定块的表面均设有第一螺纹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板表面设有多组第一孔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两组均固定连接在内壳的外壁,且两组第二固定块的表面均设有第二螺纹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外壁的第一螺纹与箱盖内壁的第二螺纹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外壳外壁的第一固定块表面的第一螺纹槽孔与内壳外壁的第二固定块表面的第二螺纹槽孔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方便壳体拆卸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便于安装拆卸;2、本技术在实际使用通过内壳顶部的油箱与内壳顶部的第三固定块来进行注入润滑油保持内部零件使用寿命延长,通过第三固定块内部的滑动柱底部的漏孔块来进行间歇性注入润滑油,利用滑动柱顶部的第二卡接块与第一连杆,通过第三固定块外壁的第一卡接块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的表面通过凸轮对其滑动柱底部的堵孔块进行上下运动,来解决漏孔通过堵孔块间接性的往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通过储油槽一侧的第三孔槽往内部零件注入润滑油,进行保养,与现有技术相比,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内部的齿轮零件不会因为长期操作无法在内部注入润滑油,而导致内部零件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壳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壳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6的A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外壳、2第一凹槽、3第一固定块、4第一螺纹槽孔、5内壳、6横板、7第一孔槽、8第二固定块、9第二螺纹槽孔、10螺栓、11润滑装置、12油箱、13第一螺纹、14油箱盖、15第二螺纹、16滑槽、17密封板、18第二凹槽、19限位块、20漏孔、21储油槽、22第三孔槽、23第三固定块、24第一卡接块、25空腔、26第二孔槽、27滑动柱、28橡胶塞、29堵孔块、30第二卡接块、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凸轮、34步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力器壳体,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壁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外壳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槽孔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有内壳5,所述内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表面设有第一孔槽7,所述内壳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槽孔9,所述第一螺纹槽孔4内设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通过第一螺纹槽孔4与第二螺纹槽孔9螺纹连接,所述内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11;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数量为两组均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外壁,且两组第一固定块3的表面均设有第一螺纹13孔;所述横板6表面设有多组第一孔槽7,便于安装此设备;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数量为两组均固定连接在内壳5的外壁,且两组第二固定块8的表面均设有第二螺纹15孔;所述油箱12外壁的第一螺纹13与箱盖内壁的第二螺纹15螺纹连接,方便加入润滑油;实施方式具体为: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外壳1外壁的第一固定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力器壳体,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外壳(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槽孔(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有内壳(5),所述内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表面设有第一孔槽(7),所述内壳(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槽孔(9),所述第一螺纹槽孔(4)内设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通过第一螺纹槽孔(4)与第二螺纹槽孔(9)螺纹连接,所述内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11);/n所述润滑装置(11)包括有油箱(12),所述油箱(12)的外壁设有第一螺纹(13),所述油箱(12)的顶部设有油箱盖(14),所述油箱盖(14)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15),所述第一螺纹(13)与第二螺纹(15)相匹配,所述油箱(12)的内部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7),所述内壳(5)的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内壁设有限位块(19),所述油箱(12)的底部设有漏孔(20),所述漏孔(20)一端延至第二凹槽(18)内,所述第二凹槽(18)的底部设有储油槽(21),所述储油槽(21)的一侧设有第三孔槽(22),所述内壳(5)的顶部设有第三固定块(23),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24),所述第三固定块(23)内设有空腔(25),所述第三固定块(23)内部的空腔(25)与第二凹槽(18)对应,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顶部设有第二孔槽(26),所述第二孔槽(26)内活动连接有滑动柱(27),所述滑动柱(27)的表面设有橡胶塞(28),所述滑动柱(27)的底部设有堵孔块(29),所述滑动柱(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块(30),所述第二卡接块(3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1),所述第一连杆(31)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32)与第一卡接块(2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33),所述内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34),所述步进电机(34)的输出端与凸轮(3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力器壳体,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外壳(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槽孔(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有内壳(5),所述内壳(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表面设有第一孔槽(7),所述内壳(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8),所述第二固定块(8)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槽孔(9),所述第一螺纹槽孔(4)内设有螺栓(10),所述螺栓(10)通过第一螺纹槽孔(4)与第二螺纹槽孔(9)螺纹连接,所述内壳(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润滑装置(11);
所述润滑装置(11)包括有油箱(12),所述油箱(12)的外壁设有第一螺纹(13),所述油箱(12)的顶部设有油箱盖(14),所述油箱盖(14)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15),所述第一螺纹(13)与第二螺纹(15)相匹配,所述油箱(12)的内部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7),所述内壳(5)的表面设有第二凹槽(18),所述第二凹槽(18)内壁设有限位块(19),所述油箱(12)的底部设有漏孔(20),所述漏孔(20)一端延至第二凹槽(18)内,所述第二凹槽(18)的底部设有储油槽(21),所述储油槽(21)的一侧设有第三孔槽(22),所述内壳(5)的顶部设有第三固定块(23),所述第三固定块(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24),所述第三固定块(23)内设有空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王朝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昌安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