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8325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包括齿轮部和轴套部;所述齿轮部包括齿轮和轴芯,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轴芯的上表面;所述轴套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轴套的长度与所述轴芯的长度相等;所述轴套的内部中轴线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分为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轴芯过渡配合,所述过盈区与所述轴芯过盈配合;所述通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圆环形线圈;当所述齿轮部与所述轴套部合体时,所述齿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轴套的上表面相贴合。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齿轮和轴套可以分为两个独立个体单独加工,加工方便。同时合体后的齿轮装置强度高,不易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齿轮切齿操作中,所用的切齿工具中的齿轮装置常采用一体式齿轮装置,即齿轮与轴套为一体。由于齿轮装置的工作载荷为重载荷,为了齿轮装置在重载荷的工作环境下不发生断裂现象,在齿轮设计时轴承位外径和齿轮齿部外径大小基本一致,导致齿轮在切齿时由于齿轮外径过大而出现齿轮根切或过切现象,而此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切割出的齿轮的齿根厚度变薄,齿轮抗弯曲能力下降,重合度减少,影响传动的平稳性。齿轮在装配使用中,会出现漏油、齿轮磨损加剧的情况,严重影响齿轮的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将一体式齿轮改为两个独立零件进行单独加工后再合体,形成分体式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使其实现齿轮和轴套可以分为两个独立个体单独加工,加工方便。同时合体后的齿轮装置强度高,不易分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包括齿轮部和轴套部;所述齿轮部包括齿轮和轴芯,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轴芯的上表面;所述轴套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轴套的长度与所述轴芯的长度相等;所述轴套的内部中轴线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分为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轴芯过渡配合,所述过盈区与所述轴芯过盈配合;所述通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圆环形线圈;当所述齿轮部与所述轴套部合体时,所述齿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轴套的上表面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材质是铜。由于铜的流动性高,使得齿轮部与轴套部合体后经连续烧结炉铜焊加热时,熔化为液体状的铜金属能充分流入轴芯与通孔之间的狭小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下底面为倾斜设计,斜向所述通孔。使得熔化为液体状的铜金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倾斜的凹槽下底面,更快地流淌至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过盈区的分布比例为3:1。确保铜金属能充当齿轮部与轴套部之间的粘合剂时,发挥粘合作用的作用面积范围足够大,确保齿轮部与轴套部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分离。进一步的,所述轴芯的侧边设有键位,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键槽,所述键位与所述键槽相配合。利用键位与键槽的组合限位作用,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轴套相对于轴芯不会发生空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现有一体式齿轮装置改为分体式齿轮装置,即将原有的齿轮与轴套为一体改为齿轮部和轴套部独立两分体,有效避免在进行切齿操作中出现齿轮根切或过切现象的发生,使切割出的齿轮质量得到了保障。同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先将轴套部凹槽位朝上地放置在固定座上,先后将线圈、齿轮部放置在轴套部的相应位置,随着输送带的传送,先经过压配机从上而下压紧轴套部和齿轮部,再经过连续烧结炉加热熔化凹槽中的线圈使其流入轴芯与通孔之间的狭小间隙,充当粘合剂,使轴套部和齿轮部不易分离。整个过程不用在额外移动轴套部,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分体式齿轮的强度,将轴芯与轴套的长度设计成相等,使得合体后齿轮装置成为内部实心结构,实心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强度刚度。同时为了避免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金属沿着通孔与轴芯之间的狭小间隙从底部流出至外界,将通孔设计成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利用下部过盈区与轴芯的过盈配合,使得不存在间隙供液态金属流动,从根源上避免液态金属从底部流出至外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分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合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附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体图其二;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1、齿轮部;101、齿轮;102、轴芯;103、键位;2、轴套部;201、轴套;202、通孔;203、凹槽;204、键槽;3、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包括齿轮部1和轴套部2;齿轮部1包括齿轮101和轴芯102,齿轮101固定连接于轴芯102的上表面;轴套部2包括轴套201,轴套201为圆柱形结构,轴套201的长度与轴芯102的长度相等;轴套201的内部中轴线位置设有通孔202,通孔202的内部分为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过渡区与轴芯102过渡配合,过盈区与轴芯102过盈配合;通孔202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203,凹槽203中设有圆环形线圈3;当齿轮部1与轴套部2合体时,齿轮101的下表面与轴套201的上表面相贴合。线圈3的材质是铜。由于铜的流动性高,使得齿轮部1与轴套部2合体后经连续烧结炉铜焊加热时,熔化为液体状的铜金属能充分流入轴芯102与通孔202之间的狭小间隙。凹槽203的下底面为倾斜设计,斜向通孔202。使得熔化为液体状的铜金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倾斜的凹槽203下底面,更快地流淌至通孔202。过渡区与过盈区的分布比例为3:1。确保铜金属能充当齿轮部1与轴套部2之间的粘合剂时,发挥粘合作用的作用面积范围足够大,确保齿轮部1与轴套部2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分离。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先将轴套部2凹槽203位朝上地放置在固定座上,先后将线圈3、齿轮部1放置在轴套部2的相应位置,随着输送带的传送,先经过压配机从上而下压紧轴套部2和齿轮部1,再经过连续烧结炉加热熔化凹槽203中的线圈3使其流入轴芯102与通孔202之间的狭小间隙,充当粘合剂,使轴套部2和齿轮部1不易分离。整个过程不用在额外移动轴套部2,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分体式齿轮101的强度,将轴芯102与轴套201的长度设计成相等,使得合体后齿轮装置成为内部实心结构,实心结构能有效地提高强度刚度。同时为了避免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金属沿着通孔202与轴芯102之间的狭小间隙从底部流出至外界,将通孔202设计成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利用下部过盈区与轴芯102的过盈配合,使得不存在间隙供液态金属流动,从根源上避免液态金属从底部流出至外界。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轴芯102的侧边设有键位103,通孔202的内侧设有键槽204,键位103与键槽204相配合。利用键位103与键槽204的组合限位作用,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轴套201相对于轴芯102不会发生空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部和轴套部;所述齿轮部包括齿轮和轴芯,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轴芯的上表面;所述轴套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轴套的长度与所述轴芯的长度相等;所述轴套的内部中轴线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分为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轴芯过渡配合,所述过盈区与所述轴芯过盈配合;所述通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圆环形线圈;当所述齿轮部与所述轴套部合体时,所述齿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轴套的上表面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分体式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部和轴套部;所述齿轮部包括齿轮和轴芯,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轴芯的上表面;所述轴套部包括轴套,所述轴套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轴套的长度与所述轴芯的长度相等;所述轴套的内部中轴线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分为上部过渡区和下部过盈区,所述过渡区与所述轴芯过渡配合,所述过盈区与所述轴芯过盈配合;所述通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圆环形线圈;当所述齿轮部与所述轴套部合体时,所述齿轮的下表面与所述轴套的上表面相贴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剑黄杰何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钧兴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