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07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包括依次连通的接头管和内封管,所述接头管外壁上设有与接头管的内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有环氧浆液进浆管;所述内封管由上至下依次套有上内衬套、弹性胶囊和下内衬套,弹性胶囊的上端通过上外锁套锁紧于上内衬套,弹性胶囊的下端通过下外锁套锁紧于下内衬套上,弹性胶囊与内封管之间具有第一空腔,上内衬套与内封管之间具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上内衬套上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液压管接头,液压管接头上连接有液压进排管。采用该机具进行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固结或防渗灌浆处理时,可达到对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进行经济而有效的灌浆加固或防渗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
本技术属于灌浆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
技术介绍
对于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进行灌浆加固或防渗处理,现有常规的水泥浆液与化学浆液复合灌浆处理技术,是按照先采用水泥浆液对所灌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中较大空隙或缝隙进行充填灌注,而后再扫孔或重新钻孔采用化学浆液进一步对细小孔隙或缝隙进行充填渗润灌注。由于现有的水泥浆液与化学浆液复合灌浆技术为分别钻孔或扫孔后单液分开复合灌注,不仅存在钻孔扫孔费时费工、孔内占浆资源浪费,而且水泥灌浆固结后对细小孔隙或缝隙口会产生封闭,影响后续化学灌浆可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以方便两种不同浆液的同时混合灌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泥浆液进浆管、接头管和内封管,所述接头管外壁上设有与接头管的内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有环氧浆液进浆管;所述内封管由上至下依次套有上内衬套、弹性胶囊和下内衬套,所述弹性胶囊的上端通过上外锁套锁紧于上内衬套上,所述弹性胶囊的下端通过下外锁套锁紧于下内衬套上,所述弹性胶囊与内封管之间具有第一空腔,所述上内衬套与内封管之间具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上内衬套上设有与第二空腔连通的液压管接头,所述液压管接头上连接有液压进排管。如此,可通过液压进排管向第一空腔内施加液压,使得弹性胶囊弹性膨胀形成栓塞,封闭灌浆段;在通过水泥浆液进浆管输入水泥浆液的同时,可通过环氧浆液进浆管输入环氧浆液,单向阀的设置可保证环氧浆液的顺利输入,防止水泥浆液通过环氧浆液进浆管漏出。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与接头管内腔连通的第三空腔、固定于第三空腔进口端的弹子座接头和设置于第三空腔内的单向压簧,所述单向压簧与弹子座接头之间抵接有单向弹子,非灌浆状态或仅罐水泥浆液状态下,单向压簧将单向弹子抵接于弹子座接头出口端,浆液无法通过外进液管流出;在灌入环氧浆液时,外进液管中的环氧浆液可将单向弹子冲开,使得单向阀打开,环氧浆液得以顺利进入接头管内。所述下内衬套可连同所述下外锁套随所述弹性胶囊的膨胀与收缩而沿内封管轴向移动。所述下内衬套与内封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优选为,O型密封圈。进一步地,密封圈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管具有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丝扣段和第二丝扣段,所述第一丝扣段的内径大于第二丝扣段的内径,所述第一丝扣段与上内衬套丝扣连接,所述第二丝扣段与内封管的外壁丝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胶囊上端通过上内衬套与上外锁套嵌压封闭,所述弹性胶囊下端通过下内衬套与下外锁套嵌压封闭,所述弹性胶囊的上、下两端嵌压封闭后与内封管之间形成密封液压空腔(即第一空腔),该密封液压空腔通过上内衬套上液压管接头与液压进排管连通,当通过液压进排管向密封液压空腔施加液压时可使得塞弹性胶囊的弹性膨胀而封闭灌浆段。进一步地,所述上内衬套与上外锁套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内衬套外壁与弹性胶囊内壁通过螺纹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套接;所述弹性胶囊外壁与上外锁套内壁通过螺纹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套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内衬套与下外锁套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内衬套外壁与弹性胶囊内壁通过螺纹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套接;所述下外锁套内壁与弹性胶囊外壁通过螺纹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套接。采用本技术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进行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固结或防渗灌浆处理时,同一灌浆孔段采用水泥浆液与环氧浆液同时进行混合灌注,从而省去了二次钻孔或扫孔工序,减少了钻孔内化学浆液占浆量,并充分借助水泥浆液与环氧浆液独立体系,使得环氧浆液可灌性不受水泥浆液固结封闭影响,灌浆效果明显优于现有常规的复合灌浆技术。本技术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尤其适用于两种浆液的同时灌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突破传统的水泥浆液与化学浆液分别钻孔或扫孔单液分开复合灌浆工艺,充分借助水泥浆液与环氧浆液独立体系,以及水泥浆液材料的廉价性能与环氧浆液对细小孔隙或缝隙良好的可灌性能,达到对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进行经济而有效的灌浆加固或防渗处理。更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进行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灌浆加固或防渗处理时,可同时实现对所灌不良地质体或混凝土结构缺陷中大小孔隙或缝隙的充填、渗透、浸润有效灌注,灌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水泥浆液与化学浆液复合灌浆工艺。另外,本技术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适用场景宽广,可适用于单种浆液的灌注或两种浆液的同时灌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在同一页面展示,沿A-A线分为两段展示)。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的单向阀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泥浆液进浆管2、接头管4和内封管10,所述接头管4外壁上设有与接头管4的内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有环氧浆液进浆管1;所述内封管10由上至下依次套有上内衬套5、弹性胶囊7和下内衬套9,所述弹性胶囊7的上端通过上外锁套6锁紧于上内衬套5上,所述弹性胶囊7的下端通过下外锁套8锁紧于下内衬套9上,所述弹性胶囊7与内封管10之间具有第一空腔11,所述上内衬套5与内封管10之间具有与第一空腔11连通的第二空腔12,所述上内衬套5上设有与第二空腔12连通的液压管接头51,所述液压管接头51上连接有液压进排管3。所述单向阀包括与接头管4内腔连通的第三空腔14、固定于第三空腔14进口端的弹子座接头43和设置于第三空腔14内的单向压簧41,所述单向压簧41与弹子座接头43之间抵接有单向弹子42。第三腔体14通过设置于接头管4内壁内的孔眼13与接头管内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孔眼13的中心轴线与接头管3的中小轴线相互垂直,提升混合效果。所述下内衬套9可连同所述下外锁套8随所述弹性胶囊7的膨胀与收缩而沿内封管轴向移动。所述下内衬套9与内封管10之间通过密封圈91密封。所述接头管4具有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丝扣段44和第二丝扣段45,所述第一丝扣段44的内径大于第二丝扣段45的内径,所述第一丝扣段44与上内衬套5丝扣连接,所述第二丝扣段45与内封管10的外壁丝扣连接。所述上内衬套5与上外锁套6螺纹连接。所述上内衬套5外壁与弹性胶囊7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泥浆液进浆管(2)、接头管(4)和内封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管(4)外壁上设有与接头管(4)的内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有环氧浆液进浆管(1);所述内封管(10)由上至下依次套有上内衬套(5)、弹性胶囊(7)和下内衬套(9),所述弹性胶囊(7)的上端通过上外锁套(6)锁紧于上内衬套(5)上,所述弹性胶囊(7)的下端通过下外锁套(8)锁紧于下内衬套(9)上,所述弹性胶囊(7)与内封管(10)之间具有第一空腔(11),所述上内衬套(5)与内封管(10)之间具有与第一空腔(11)连通的第二空腔(12),所述上内衬套(5)上设有与第二空腔(12)连通的液压管接头(51),所述液压管接头(51)上连接有液压进排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泥浆液进浆管(2)、接头管(4)和内封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管(4)外壁上设有与接头管(4)的内腔连通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口连通有环氧浆液进浆管(1);所述内封管(10)由上至下依次套有上内衬套(5)、弹性胶囊(7)和下内衬套(9),所述弹性胶囊(7)的上端通过上外锁套(6)锁紧于上内衬套(5)上,所述弹性胶囊(7)的下端通过下外锁套(8)锁紧于下内衬套(9)上,所述弹性胶囊(7)与内封管(10)之间具有第一空腔(11),所述上内衬套(5)与内封管(10)之间具有与第一空腔(11)连通的第二空腔(12),所述上内衬套(5)上设有与第二空腔(12)连通的液压管接头(51),所述液压管接头(51)上连接有液压进排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与接头管(4)内腔连通的第三空腔(14)、固定于第三空腔(14)进口端的弹子座接头(43)和设置于第三空腔(14)内的单向压簧(41),所述单向压簧(41)与弹子座接头(43)之间抵接有单向弹子(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与环氧浆液混合灌浆机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衬套(9)可连同所述下外锁套(8)随所述弹性胶囊(7)的膨胀与收缩而沿内封管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王强杨松林李永丰刘贵平黄超群肖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五凌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中南水电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怀化沅江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