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红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015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表面均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下部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设有皮带轮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折衣板,所述折衣板的前表面内侧均设有连接轴,所述通孔Ⅰ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Ⅰ,所述转轴Ⅰ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Ⅰ,所述转轴Ⅰ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Ⅰ的后侧设有齿轮Ⅰ,所述转轴Ⅰ上且在齿轮Ⅰ的后侧设有皮带轮Ⅱ,所述皮带轮Ⅱ与所述皮带轮Ⅰ通过皮带向相连接,其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工作可靠,便于使用;使用者只需把衣物放在工作台上,启动机器,折衣板便可完成折叠衣物的动作,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叠衣机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具体领域为一种自动化叠衣机。
技术介绍
叠衣机为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而出现,现有叠衣机多为手动操作,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叠衣机器人成本高昂,多数人难以承担起费用,故需要一款新型叠衣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叠衣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表面均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通孔Ⅰ、通孔Ⅱ、通孔Ⅲ、通孔Ⅳ、通孔Ⅴ和通孔Ⅵ,所述通孔Ⅰ、通孔Ⅱ和通孔Ⅲ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通孔Ⅳ、通孔Ⅴ和通孔Ⅵ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两组等腰三角形排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所述通孔Ⅰ位于所述通孔Ⅲ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Ⅱ位于所述通孔Ⅲ的右下方,所述通孔Ⅳ位于所述通孔Ⅵ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Ⅴ位于所述通孔Ⅵ的右下方,所述通孔的内部均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包括转轴Ⅰ、转轴Ⅱ、转轴Ⅲ、转轴Ⅳ、转轴Ⅴ和转轴Ⅵ,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下部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设有皮带轮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折衣板,所述折衣板的前表面内侧均设有连接轴,所述通孔Ⅰ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Ⅰ,所述转轴Ⅰ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Ⅰ,所述转轴Ⅰ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Ⅰ的后侧设有齿轮Ⅰ,所述转轴Ⅰ上且在齿轮Ⅰ的后侧设有皮带轮Ⅱ,所述皮带轮Ⅱ与所述皮带轮Ⅰ通过皮带向相连接,所述通孔Ⅱ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Ⅱ,所述转轴Ⅱ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Ⅲ,所述转轴Ⅱ上且在皮带轮Ⅲ的后侧设有不完整齿轮Ⅱ,所述转轴Ⅱ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Ⅱ的后侧设有齿轮Ⅱ,所述齿轮Ⅱ与所述齿轮Ⅰ相啮合,所述通孔Ⅲ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Ⅲ,所述转轴Ⅲ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Ⅳ,所述转轴Ⅲ上且在皮带轮Ⅳ的后侧设有齿轮Ⅲ,所述齿轮Ⅲ的下部分别与所述不完整齿轮Ⅰ和不完整齿轮Ⅱ相啮合,所述通孔Ⅳ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Ⅳ,所述转轴Ⅳ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Ⅴ,所述皮带轮Ⅴ与所述皮带轮Ⅲ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转轴Ⅳ上且在皮带轮Ⅴ的后侧设有不完整齿轮Ⅲ,所述转轴Ⅳ上且不完整齿轮Ⅲ的后侧设有齿轮Ⅳ,所述通孔Ⅴ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Ⅴ,所述转轴Ⅴ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Ⅳ,所述转轴Ⅴ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Ⅳ的后侧设有齿轮Ⅴ,所述齿轮Ⅴ与所述齿轮Ⅳ相啮合,所述通孔Ⅵ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Ⅵ,所述转轴Ⅵ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Ⅵ,所述转轴Ⅵ上且在皮带轮Ⅵ的后侧设有齿轮Ⅵ,所述齿轮Ⅵ的下部分别于与所述不完整齿轮Ⅲ和不完整齿轮Ⅳ相啮合,所述壳体的前内壁上部左侧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皮带轮Ⅳ相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前表面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连接孔,所述第一皮带轮的中部贯穿设有T形转轴,所述T形转轴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前内壁上部右侧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皮带轮Ⅵ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前内壁上部右侧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皮带轮Ⅵ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相同方式与壳体相连。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折衣板的上表面设有磨砂层。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承。优选的,所述皮带均为齿形带。优选的,所述不完整齿轮Ⅰ、不完整齿轮Ⅱ、不完整齿轮Ⅲ和不完整齿轮Ⅳ的缺齿数与齿数相等,上述所有齿轮间传动比均为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四角均设有万向轮,且万向轮可锁止。优选的,除皮带轮Ⅱ与所述皮带轮Ⅰ外,其余所有皮带轮间传动比均为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其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工作可靠,便于使用;使用者只需把衣物放在工作台上,启动机器,折衣板便可完成折叠衣物的动作,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折衣板部分主视示意图。图中:1-壳体、2-通孔、201-通孔Ⅰ、202-通孔Ⅱ、203-通孔Ⅲ、204-通孔Ⅳ、205-通孔Ⅴ、206-通孔Ⅵ、3-转轴、301-转轴Ⅰ、302-转轴Ⅱ、303-转轴Ⅲ、304-转轴Ⅳ、305-转轴Ⅴ、306-转轴Ⅵ、307-不完整齿轮Ⅰ、308-齿轮Ⅰ、309-皮带轮Ⅱ、310-皮带轮Ⅲ、311-不完整齿轮Ⅱ、312-齿轮Ⅱ、313-皮带轮Ⅳ、314-齿轮Ⅲ、315-皮带轮Ⅴ、316-不完整齿轮Ⅲ、317-齿轮Ⅳ、318-不完整齿轮Ⅳ、319-齿轮Ⅴ、320-皮带轮Ⅵ、321-齿轮Ⅵ、4-电动机、5-皮带轮Ⅰ、6-工作台、7-折衣板、8-连接轴、9-第一皮带轮、10-连接孔、11-T形转轴、12-第二皮带轮、13-轴承、14-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前后表面均贯穿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包括通孔Ⅰ201、通孔Ⅱ202、通孔Ⅲ203、通孔Ⅳ204、通孔Ⅴ205和通孔Ⅵ206,所述通孔Ⅰ201、通孔Ⅱ202和通孔Ⅲ203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通孔Ⅳ204、通孔Ⅴ205和通孔Ⅵ206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两组等腰三角形排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所述通孔Ⅰ201位于所述通孔Ⅲ203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Ⅱ202位于所述通孔Ⅲ203的右下方,所述通孔Ⅳ204位于所述通孔Ⅵ206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Ⅴ205位于所述通孔Ⅵ206的右下方,所述通孔2的内部均贯穿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包括转轴Ⅰ301、转轴Ⅱ302、转轴Ⅲ303、转轴Ⅳ304、转轴Ⅴ305和转轴Ⅵ306,所述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电动机4,二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电动机4的输出轴设有皮带轮Ⅰ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工作台6,所述工作台6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折衣板7,所述折衣板7的前表面内侧均设有连接轴8,所述通孔Ⅰ201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Ⅰ301,所述转轴Ⅰ301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Ⅰ307,所述转轴Ⅰ301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Ⅰ307的后侧设有齿轮Ⅰ308,所述转轴Ⅰ301上且在齿轮Ⅰ308的后侧设有皮带轮Ⅱ309,所述皮带轮Ⅱ309与所述皮带轮Ⅰ5通过皮带向相连接,所述通孔Ⅱ202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Ⅱ302,所述转轴Ⅱ302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Ⅲ310,所述转轴Ⅱ302上且在皮带轮Ⅲ310的后侧设有不完整齿轮Ⅱ311,所述转轴Ⅱ302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Ⅱ311的后侧设有齿轮Ⅱ312,所述齿轮Ⅱ312与所述齿轮Ⅰ308相啮合,所述通孔Ⅲ203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Ⅲ303,所述转轴Ⅲ303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Ⅳ313,所述转轴Ⅲ303上且在皮带轮Ⅳ313的后侧设有齿轮Ⅲ314,所述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后表面均贯穿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包括通孔Ⅰ(201)、通孔Ⅱ(202)、通孔Ⅲ(203)、通孔Ⅳ(204)、通孔Ⅴ(205)和通孔Ⅵ(206),所述通孔Ⅰ(201)、通孔Ⅱ(202)和通孔Ⅲ(203)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通孔Ⅳ(204)、通孔Ⅴ(205)和通孔Ⅵ(206)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两组等腰三角形排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所述通孔Ⅰ(201)位于所述通孔Ⅲ(203)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Ⅱ(202)位于所述通孔Ⅲ(203)的右下方,所述通孔Ⅳ(204)位于所述通孔Ⅵ(206)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Ⅴ(205)位于所述通孔Ⅵ(206)的右下方,所述通孔(2)的内部均贯穿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包括转轴Ⅰ(301)、转轴Ⅱ(302)、转轴Ⅲ(303)、转轴Ⅳ(304)、转轴Ⅴ(305)和转轴Ⅵ(306),所述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的输出轴设有皮带轮Ⅰ(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工作台(6),所述工作台(6)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折衣板(7),所述折衣板(7)的前表面内侧均设有连接轴(8),所述通孔Ⅰ(201)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Ⅰ(301),所述转轴Ⅰ(301)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Ⅰ(307),所述转轴Ⅰ(301)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Ⅰ(307)的后侧设有齿轮Ⅰ(308),所述转轴Ⅰ(301)上且在齿轮Ⅰ(308)的后侧设有皮带轮Ⅱ(309),所述皮带轮Ⅱ(309)与所述皮带轮Ⅰ(5)通过皮带向相连接,所述通孔Ⅱ(202)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Ⅱ(302),所述转轴Ⅱ(302)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Ⅲ(310),所述转轴Ⅱ(302)上且在皮带轮Ⅲ(310)的后侧设有不完整齿轮Ⅱ(311),所述转轴Ⅱ(302)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Ⅱ(311)的后侧设有齿轮Ⅱ(312),所述齿轮Ⅱ(312)与所述齿轮Ⅰ(308)相啮合,所述通孔Ⅲ(203)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Ⅲ(303),所述转轴Ⅲ(303)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Ⅳ(313),所述转轴Ⅲ(303)上且在皮带轮Ⅳ(313)的后侧设有齿轮Ⅲ(314),所述齿轮Ⅲ(314)的下部分别与所述不完整齿轮Ⅰ(307) 和不完整齿轮Ⅱ(311)相啮合,所述通孔Ⅳ(204)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Ⅳ(304),所述转轴Ⅳ(304)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Ⅴ(315),所述皮带轮Ⅴ(315)与所述皮带轮Ⅲ(310)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转轴Ⅳ(304)上且在皮带轮Ⅴ(315)的后侧设有不完整齿轮Ⅲ(316),所述转轴Ⅳ(304)上且不完整齿轮Ⅲ(316)的后侧设有齿轮Ⅳ(317),所述通孔Ⅴ(205)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Ⅴ(305),所述转轴Ⅴ(305)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Ⅳ(318),所述转轴Ⅴ(305)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Ⅳ(318)的后侧设有齿轮Ⅴ(319),所述齿轮Ⅴ(319)与所述齿轮Ⅳ(317)相啮合,所述通孔Ⅵ(206)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Ⅵ(306),所述转轴Ⅵ(306)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Ⅵ(320),所述转轴Ⅵ(306)上且在皮带轮Ⅵ(320)的后侧设有齿轮Ⅵ(321),所述齿轮Ⅵ(321)的下部分别于与所述不完整齿轮Ⅲ(316)和不完整齿轮Ⅳ(318)相啮合,所述壳体(1)的前内壁上部左侧设有第一皮带轮(9),所述第一皮带轮(9)与所述皮带轮Ⅳ(313)相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9)的前表面贯穿设有连接孔(10),所述连接轴(8)穿过连接孔(10),所述第一皮带轮(9)的中部贯穿设有T形转轴(11),所述T形转轴(11)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1)上,所述壳体(1)的前内壁上部右侧设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第二皮带轮(12)与所述皮带轮Ⅵ(320)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12)通过相同方式与壳体(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叠衣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后表面均贯穿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包括通孔Ⅰ(201)、通孔Ⅱ(202)、通孔Ⅲ(203)、通孔Ⅳ(204)、通孔Ⅴ(205)和通孔Ⅵ(206),所述通孔Ⅰ(201)、通孔Ⅱ(202)和通孔Ⅲ(203)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所述通孔Ⅳ(204)、通孔Ⅴ(205)和通孔Ⅵ(206)圆心的连线呈等腰三角形,两组等腰三角形排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所述通孔Ⅰ(201)位于所述通孔Ⅲ(203)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Ⅱ(202)位于所述通孔Ⅲ(203)的右下方,所述通孔Ⅳ(204)位于所述通孔Ⅵ(206)的左下方,所述通孔Ⅴ(205)位于所述通孔Ⅵ(206)的右下方,所述通孔(2)的内部均贯穿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包括转轴Ⅰ(301)、转轴Ⅱ(302)、转轴Ⅲ(303)、转轴Ⅳ(304)、转轴Ⅴ(305)和转轴Ⅵ(306),所述壳体(1)的右侧壁下部设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的输出轴设有皮带轮Ⅰ(5),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工作台(6),所述工作台(6)的左右两端均铰接有折衣板(7),所述折衣板(7)的前表面内侧均设有连接轴(8),所述通孔Ⅰ(201)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Ⅰ(301),所述转轴Ⅰ(301)的前部设有不完整齿轮Ⅰ(307),所述转轴Ⅰ(301)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Ⅰ(307)的后侧设有齿轮Ⅰ(308),所述转轴Ⅰ(301)上且在齿轮Ⅰ(308)的后侧设有皮带轮Ⅱ(309),所述皮带轮Ⅱ(309)与所述皮带轮Ⅰ(5)通过皮带向相连接,所述通孔Ⅱ(202)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Ⅱ(302),所述转轴Ⅱ(302)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Ⅲ(310),所述转轴Ⅱ(302)上且在皮带轮Ⅲ(310)的后侧设有不完整齿轮Ⅱ(311),所述转轴Ⅱ(302)上且在不完整齿轮Ⅱ(311)的后侧设有齿轮Ⅱ(312),所述齿轮Ⅱ(312)与所述齿轮Ⅰ(308)相啮合,所述通孔Ⅲ(203)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Ⅲ(303),所述转轴Ⅲ(303)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Ⅳ(313),所述转轴Ⅲ(303)上且在皮带轮Ⅳ(313)的后侧设有齿轮Ⅲ(314),所述齿轮Ⅲ(314)的下部分别与所述不完整齿轮Ⅰ(307)和不完整齿轮Ⅱ(311)相啮合,所述通孔Ⅳ(204)的内部贯穿设有转轴Ⅳ(304),所述转轴Ⅳ(304)的前部设有皮带轮Ⅴ(315),所述皮带轮Ⅴ(315)与所述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铁张顺成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