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接地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53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力接地桩,包括圆柱状的桩体,桩体的顶部设置有托板,桩体的周向设置有若干竖直片板,从俯视角度看,相邻竖直片板结合桩体,可形成槽状结构,增强电力接地桩的稳定性,桩体包括外桩体、内桩体和柱桩,托板和竖直片板均设置在外桩体上,内桩体穿设在外桩体的内部,内桩体的下端设置有椎端,椎端位于外桩体的外部,柱桩的下端插设在外桩体内,且其上端延伸出外桩体,外桩体内设置有若干侧向固定装置,侧向固定装置的输出方向沿外桩体的径向,在内桩体向下延伸出外桩体的过程中,内桩体通过传动组件带动侧向丝杠转动,以使侧向固定杆延伸出固定孔腔,可以提供侧向固定,增强电力接地桩的稳定性,避免其侧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接地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桩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接地桩。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在长期使用时容易遭到雷击,由于雷击造成的线路跳闸的情况经常发生。为了防雷击,需要给电力设备安装避雷装置,将雷击产生的电流导引到大地,避免线路和电力设备受到雷电电压的损害。接地装置需要可靠的接地,通常采用金属质地的接地桩。接地桩是通过外力锤击打入地面,但由于接地桩是竖直打入地面,其侧向稳定性不好,长时间使用或者横向摇晃后容易倾倒。因此,需要对现有电力接地桩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具有足够的侧向支撑力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接地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接地桩是竖直打入地面,其侧向稳定性不好,长时间使用或者横向摇晃后容易倾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布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接地桩,包括圆柱状的桩体,所述桩体包括外桩体、内桩体和柱桩,所述外桩体的顶部设置有托板,所述外桩体的外侧面设有若干竖直片板,所述竖直片板沿所述外桩体的周向设置且沿所述外桩体的径向延伸;所述外桩体内开设有中空内腔,所述外桩体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内腔的开口,所述内桩体穿设于所述中空内腔中,且所述内桩体可受驱沿开口向外顶出;所述内桩体的下端设置有椎端,所述椎端凸出于所述外桩体设置,所述柱桩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外桩体内,且所述柱桩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外桩体;所述外桩体内设置有若干侧向固定装置,所述侧向固定装置的输出方向沿所述外桩体的径向设置,所述侧向固定装置包括沿所述外桩体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桩体内的固定孔腔,所述固定孔腔的内端与所述外桩体的内腔相通,且所述固定孔腔贯穿所述外桩体至所述外桩体的外侧面;所述固定孔腔内设置有侧向固定杆、侧向丝杠和传动组件,所述侧向固定杆与所述侧向丝杠螺纹相连,所述侧向丝杠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内桩体相连;所述内桩体受驱沿开口向外顶出的过程中,所述内桩体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侧向丝杠转动,以使所述侧向固定杆延伸出所述固定孔腔。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孔腔上壁处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竖直设置,且所述固定架的下端水平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内桩体垂直,且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内桩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竖直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安装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孔腔上壁处的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竖直设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呈水平设置的转动套,所述传动架贯穿所述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内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转动蜗杆,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传动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蜗轮,所述传动蜗轮与所述传动蜗杆啮合,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传动蜗杆的一端与所述侧向丝杠相连。可选的,所述固定孔腔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侧向固定杆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内。可选的,所述外桩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限位滑槽,所述内桩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槽一一对应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滑槽内。可选的,所述固定孔腔贯穿所述竖直片板至所述竖直片板的外侧面。可选的,所述外桩体的下端面呈水平设置,且所述所述外桩体的下端连接有卡环套,所述卡环套套设于所述椎端上,所述卡环套与所述椎端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竖直片板和所述卡环套的下端均呈倾斜设置,所述竖直片板底面外侧的高度高于所述竖直片板底面内侧的的高度,所述卡环套底面外侧的高度高于所述卡环套底面内侧的高度。可选的,所述柱桩的下端与所述内桩体的上端接触连接,所述柱桩与所述内桩体直径相等,且所述柱桩和所述内桩体均与所述外桩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柱桩的外周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所述托板接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桩体的四周沿径向添加了竖直片板,从俯视角度看,相邻竖直片板结合桩体,可形成槽状结构,且该槽状机构的两侧槽壁向外倾斜,槽状结构能够兜住更多的泥土,从而增强电力接地桩的稳定性,而通过将桩体设置为外桩体和内桩体,可以增长桩体的打桩深度,同时外桩体内设置有若干侧向固定装置,侧向固定装置的输出方向沿外桩体的径向,在内桩体向下延伸出外桩体的过程中,侧向固定装置的输出端伸出,延伸至外桩体外,从而在桩体竖直方向固定的基础上,提供侧向固定,增强电力接地桩的稳定性,避免其侧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侧向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内桩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桩体;2、托板;3、竖直片板;4、侧向固定装置;5、传动组件;6、固定板;101、外桩体;102、内桩体;103、柱桩;104、椎端;105、卡环套;401、固定孔腔;402、侧向固定杆;403、侧向丝杠;404、导向滑槽;405、导向板;406、限位滑槽;407、限位板;501、固定架;502、传动架;503、转动轴;504、传动齿轮;505、传动蜗杆;506、传动槽;507、传动齿条;508、转动套;509、转动杆;510、传动蜗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力接地桩,包括圆柱状的桩体1,桩体1的顶部设置有托板2,桩体1的径向设置有若干竖直片板3;在本实施方式中,桩体1的四周沿径向添加了四条竖直片板3,该竖直片板3的下端倾斜设置,且其底面外侧的高度高于其底面内侧的高度,呈刃状,不会给桩体1的打桩过程增加太多的负担;而从俯视角度看,相邻竖直片板3结合桩体1,可形成发散型的叶片结构,叶片之间形成槽状结构,能够兜住更多的泥土,从而增强电力接地桩的稳定性,避免其侧翻。桩体1包括外桩体101、内桩体102和柱桩103,托板2和竖直片板3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桩体(1),所述桩体(1)包括外桩体(101)、内桩体(102)和柱桩(103),所述外桩体(101)的顶部设置有托板(2),所述外桩体(10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竖直片板(3),所述竖直片板(3)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周向设置且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径向延伸;/n所述外桩体(101)内开设有中空内腔,所述外桩体(101)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内腔的开口,所述内桩体(102)穿设于所述中空内腔中,且所述内桩体(102)可受驱沿开口向外顶出;所述内桩体(102)的下端设置有椎端(104),所述椎端(104)凸出于所述外桩体(101)设置,所述柱桩(103)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外桩体(101)内,且所述柱桩(103)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外桩体(101);/n所述外桩体(101)内设置有若干侧向固定装置(4),所述侧向固定装置(4)的输出方向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径向设置,所述侧向固定装置(4)包括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桩体(101)内的固定孔腔(401),所述固定孔腔(401)的内端与所述外桩体(101)的内腔相通,且所述固定孔腔(401)贯穿所述外桩体(101)至所述外桩体(101)的外侧面;/n所述固定孔腔(401)内设置有侧向固定杆(402)、侧向丝杠(403)和传动组件(5),所述侧向固定杆(402)与所述侧向丝杠(403)螺纹相连,所述侧向丝杠(403)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内桩体(102)相连;所述内桩体(102)受驱沿开口向外顶出的过程中,所述内桩体(102)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带动所述侧向丝杠(403)转动,以使所述侧向固定杆(402)延伸出所述固定孔腔(4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桩体(1),所述桩体(1)包括外桩体(101)、内桩体(102)和柱桩(103),所述外桩体(101)的顶部设置有托板(2),所述外桩体(10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竖直片板(3),所述竖直片板(3)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周向设置且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径向延伸;
所述外桩体(101)内开设有中空内腔,所述外桩体(101)的下端设有连通所述中空内腔的开口,所述内桩体(102)穿设于所述中空内腔中,且所述内桩体(102)可受驱沿开口向外顶出;所述内桩体(102)的下端设置有椎端(104),所述椎端(104)凸出于所述外桩体(101)设置,所述柱桩(103)的下端插设在所述外桩体(101)内,且所述柱桩(103)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外桩体(101);
所述外桩体(101)内设置有若干侧向固定装置(4),所述侧向固定装置(4)的输出方向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径向设置,所述侧向固定装置(4)包括沿所述外桩体(101)的径向设置于所述外桩体(101)内的固定孔腔(401),所述固定孔腔(401)的内端与所述外桩体(101)的内腔相通,且所述固定孔腔(401)贯穿所述外桩体(101)至所述外桩体(101)的外侧面;
所述固定孔腔(401)内设置有侧向固定杆(402)、侧向丝杠(403)和传动组件(5),所述侧向固定杆(402)与所述侧向丝杠(403)螺纹相连,所述侧向丝杠(403)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内桩体(102)相连;所述内桩体(102)受驱沿开口向外顶出的过程中,所述内桩体(102)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带动所述侧向丝杠(403)转动,以使所述侧向固定杆(402)延伸出所述固定孔腔(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孔腔(401)上壁处的固定架(501),所述固定架(501)竖直设置,且所述固定架(501)的下端水平设置有转动轴(503);所述转动轴(503)与所述内桩体(102)垂直,且所述转动轴(503)上设置有传动齿轮(504),所述内桩体(102)的表面上设置有竖直的传动槽(506),所述传动槽(506)内安装有传动齿条(507),所述传动齿条(507)与所述传动齿轮(50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孔腔(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俊卢敬光霍嘉文黎玉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