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727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第一套板,所述第一套板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板,所述第二套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套板一侧的顶部和第一套板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滑块、插杆、固定孔、第二弹簧、滑槽、第一套板、第二套板、螺纹杆、套管和内螺纹套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根据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后视镜进行安装和固定,进而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第一套板、第二套板、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后视镜遇到撞击或是剐蹭时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保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
,具体为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
技术介绍
下雨天开车,后视镜常常会被雨淋得很模糊,只能看到后车一个大致的轮廓,分不清远近,甚至完全无法判断后方情况,给驾驶者并线、超车或倒车带来很大困难,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无法帮助操作人员根据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后视镜进行安装和固定,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在后视镜遇到撞击或是剐蹭时无法对其进行保护,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保护性,无法利用行驶时的风力对后视镜上的水滴吹落,会使水滴在镜面上产生水雾,影响使用和进行观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无法帮助操作人员根据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后视镜进行安装和固定,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在后视镜遇到撞击或是剐蹭时无法对其进行保护,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保护性,无法利用行驶时的风力对后视镜上的水滴吹落,会使水滴在镜面上产生水雾,影响使用和进行观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第一套板,所述第一套板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板,所述第二套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套板一侧的顶部和第一套板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套管,且内螺纹套管与螺纹杆相互适配,一组所述套管底部远离第二套板的一侧和另一组套管顶部远离第一套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勾,一组所述套管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挡雨眉,一组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所述第一套板和第二套板靠近卡勾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块、插杆、固定孔、第二弹簧和滑槽,所述滑槽位于第一套板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适配的滑块,且滑块与第二套板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滑块内部的一侧套设有插杆,且插杆延伸至第一套板的外部,所述滑块内部远离插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与插杆相互连接,所述固定孔均匀位于第一套板内部远离卡勾的一侧,且固定孔与插杆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由C字型结构制成,且导气管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优选的,所述插杆正面一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延伸至第一套板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卡勾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由橡胶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远离第一套板的一侧设置有挡块,且挡块远离第一套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通过滑块、插杆、固定孔、第二弹簧、滑槽、第一套板、第二套板、螺纹杆、套管和内螺纹套管的相互配合,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根据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后视镜进行安装和固定,进而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第一套板、第二套板、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后视镜遇到撞击或是剐蹭时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保护性,通过挡雨眉、套管、导气管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可以利用行驶时的风力对后视镜上的水滴吹落,防止水滴在镜面上产生水雾,还可以对部分雨水进行阻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第一套板;2、第二套板;3、伸缩杆;4、第一弹簧;5、支撑杆;6、导气管;7、套管;8、内螺纹套管;9、挡雨眉;10、卡勾;11、轴承;12、螺纹杆;13、滑块;14、插杆;15、固定孔;16、第二弹簧;17、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第一套板1,第一套板1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板2,第二套板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根据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后视镜进行安装和固定,进而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第二套板2一侧的顶部和第一套板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轴承11,轴承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的外侧套设有套管7,套管7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套管8,且内螺纹套管8与螺纹杆12相互适配,一组套管7底部远离第二套板2的一侧和另一组套管7顶部远离第一套板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勾10,一组套管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挡雨眉9,一组套管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5,可以利用行驶时的风力对后视镜上的水滴吹落,防止水滴在镜面上产生水雾,还可以对部分雨水进行阻挡,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6,第一套板1和第二套板2靠近卡勾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杆3,可以在后视镜遇到撞击或是剐蹭时进行保护,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保护性,伸缩杆3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4。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滑块13、插杆14、固定孔15、第二弹簧16和滑槽17,滑槽17位于第一套板1内部的两侧,滑槽17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适配的滑块13,且滑块13与第二套板2的底部相互连接,滑块13内部的一侧套设有插杆14,且插杆14延伸至第一套板1的外部,滑块13内部远离插杆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16,且第二弹簧16与插杆14相互连接,固定孔15均匀位于第一套板1内部远离卡勾10的一侧,且固定孔15与插杆14相互适配,便于操作。进一步的,导气管6由C字型结构制成,且导气管6顶部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提高进风量。进一步的,插杆14正面一端设置有把手,且把手延伸至第一套板1的外部,便于拉动。进一步的,卡勾10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由橡胶材质制成,防止刮伤。进一步的,伸缩杆3远离第一套板1的一侧设置有挡块,且挡块远离第一套板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便于保护。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套板1和第二套板2套设在后视镜的外侧,然后将卡勾10卡在后视镜的边缘处,然后拉动插杆14带动第二弹簧16进行压缩,然后通过推动第二套板2在第一套板1的内部进行滑动,然后通过第二弹簧16的弹性恢复力推动插杆14插入到固定孔15的内部,对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转动螺纹杆12带动套管7向后移动,通过套管7带动卡勾10对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导气管6行驶中的风引导至镜面,将镜面上的水滴进行吹散,然后通过挡雨眉9在对部分雨水进行阻挡,当后后视镜遇到撞击时,通过撞击的力对伸缩杆3进行压缩,然后通过第一弹簧4的弹性恢复力对撞击的力进行缓冲。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第一套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板(1)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板(2),所述第二套板(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套板(2)一侧的顶部和第一套板(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外侧套设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套管(8),且内螺纹套管(8)与螺纹杆(12)相互适配,一组所述套管(7)底部远离第二套板(2)的一侧和另一组套管(7)顶部远离第一套板(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勾(10),一组所述套管(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挡雨眉(9),一组所述套管(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6),所述第一套板(1)和第二套板(2)靠近卡勾(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包括第一套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板(1)的内部套设有第二套板(2),所述第二套板(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套板(2)一侧的顶部和第一套板(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的外侧套设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套管(8),且内螺纹套管(8)与螺纹杆(12)相互适配,一组所述套管(7)底部远离第二套板(2)的一侧和另一组套管(7)顶部远离第一套板(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卡勾(10),一组所述套管(7)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挡雨眉(9),一组所述套管(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6),所述第一套板(1)和第二套板(2)靠近卡勾(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去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块(13)、插杆(14)、固定孔(15)、第二弹簧(16)和滑槽(17),所述滑槽(17)位于第一套板(1)内部的两侧,所述滑槽(17)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凤祥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卓尔汽车配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