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94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解决了现有钢模板对轨道板中间部位进行立模时存在定位精度差且安装、拆卸困难影响浇筑作业质量的问题。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包括充气芯模主体,充气芯模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空心凸台,其中一个空心凸台的上端设置有接头和接头I,接头包括测压孔和放气阀;接头I包括充气孔和放气阀I,充气芯模主体和空心凸台均是由橡胶制成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装配式无砟轨道精准定位浇筑的目的,安装、拆卸操作方便快捷,可适用于存在施工偏差的工况,避免作业中出现跑模、胀模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施工精度,保证了浇筑作业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铁路施工用模具,具体是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中,轨道板通常采用中部开设方孔的框架板式预制轨道板,且方孔的位置与轨道下方排水沟的位置相对应。为了方便排水沟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在铺设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时,中间部位不能浇筑。因此,浇筑作业时需要在轨道板下方的中间部位进行立模。然而实践表明,采用传统的钢模板对装配式无砟轨道中间部位进行立模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轨道板和底座之间的距离仅为100mm,操作空间十分狭小,导致钢模板安装、拆卸困难,在钢模板的制造精度达不到要求时更是无法安装;二是定位精度差,钢模板自身的刚性结构要求与钢模板接触的轨道板底面及底座具备较高的施工精度,两者施工精度略有偏差,均会导致钢模板无法稳固支撑,出现跑模或胀膜的现象,浪费混凝土材料,环境污染,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浇筑作业失败;三是轨道板在制造时要求对轨道板底面进行拉毛处理,导致钢模板与轨道板底面无法严密接触,发生漏浆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钢模板对装配式无砟轨道中间部位进行立模时存在定位精度差且安装、拆卸困难影响浇筑作业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包括位于轨道板中部下方的充气芯模主体,充气芯模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且嵌入轨道板中心方孔内的空心凸台,其中一个空心凸台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接头和接头I,接头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测压孔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接头I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充气孔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I,充气芯模主体和空心凸台均是由橡胶制成的。工作时,首先在测压孔安装气压计,并通过充气孔向空心凸台及充气芯模主体内充气,充气的同时观察气压表,当气压表显示达到规定压力值时停止充气;接着将空心凸台嵌入组装好的轨道板的中心方孔内,对模具进行精准安装;然后,将安装有模具的轨道板吊装到铺设地点,在铺设位置进行精调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待混凝土适当凝固能够拆模时,打开模具的两个放气阀进行放气,放气结束后,从轨道板中间的方孔内取出模具,并对其进行去污和保养,完成装配式轨道板的铺设。克服了现有钢模板对装配式无砟轨道中间部位进行立模时存在定位精度差且安装、拆卸困难影响浇筑作业质量的问题。两相邻空心凸台之间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的纤维层设置在空心凸台的上表面,魔术贴的刺毛层与魔术贴的纤维层粘结,且绕过轨道板相邻方孔之间横梁的上表面。魔术贴的结构设计加固了模具与轨道板之间的连接,一方面能够防止轨道板吊装时模具脱离轨道板,另一方面使模具不会在浇筑作业中发生移动,避免了胀膜现象的发生。位于中心的空心凸台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其连通且顶端面为圆弧面的空心支撑柱,接头和接头I均固定于空心支撑柱的顶端面,且与空心支撑柱连通。在放气工序后,作业人员手持空心支撑柱将模具从轨道板的方孔中拉出,即可完成拆模过程。充气芯模主体的前后两个侧壁均设置有隔离层。该结构设计方便对模具进行脱模。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实现了装配式无砟轨道精准定位浇筑的目的,所选择的橡胶主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适用于底座存在施工偏差、轨道板底面粗糙不平顺的工况,确保浇筑中不会出现跑模现象,适用性能进一步提升;而且在狭小的作业空间内能够方便快捷地安装、拆卸,减少了浇筑作业中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精准定位的同时能够防止模具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前后左右移动,实现了稳固支撑的目的,避免作业中出现跑模、胀模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施工精度,保证了浇筑作业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空心凸台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测压孔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1在装配状态下的断面示意图。图中,1-轨道板,2-充气芯模主体,3-空心凸台,4-接头,5-接头I,6-测压孔,7-放气阀,8-充气孔,9-放气阀I,10-魔术贴,11-空心支撑柱,12-底座,13-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14-中心排水沟。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包括位于轨道板1中部下方的充气芯模主体2,充气芯模主体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且嵌入轨道板1中心方孔内的空心凸台3,其中一个空心凸台3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接头4和接头I5,接头4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测压孔6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7;接头I5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充气孔8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I9,充气芯模主体2和空心凸台3均是由橡胶制成的。两相邻空心凸台3之间设置有魔术贴10,魔术贴10的纤维层设置在空心凸台3的上表面,魔术贴10的刺毛层与魔术贴10的纤维层粘结,且绕过轨道板1相邻方孔之间横梁的上表面。位于中心的空心凸台3的上端面设置有与其连通且顶端面为圆弧面的空心支撑柱11,接头4和接头I5均固定于空心支撑柱11的顶端面,且与空心支撑柱11连通。充气芯模主体2的前后两个侧壁均设置有隔离层。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装配单元为含五块预制轨道板的装配式轨道板1;空心凸台3包括平均分布于充气芯模主体2上的十一个方形凸台;其中,中部的九个空心凸台3为带有四个圆边的方形凸台,端部的两个空心凸台3为带有两个圆边的半方形凸台,且两个圆边均位于充气芯模主体2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轨道板(1)中部下方的充气芯模主体(2),充气芯模主体(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且嵌入轨道板(1)中心方孔内的空心凸台(3),其中一个空心凸台(3)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接头(4)和接头I(5),接头(4)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测压孔(6)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7);接头I(5)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充气孔(8)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I(9),充气芯模主体(2)和空心凸台(3)均是由橡胶制成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轨道板(1)中部下方的充气芯模主体(2),充气芯模主体(2)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且嵌入轨道板(1)中心方孔内的空心凸台(3),其中一个空心凸台(3)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接头(4)和接头I(5),接头(4)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测压孔(6)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7);接头I(5)上设置有位于其顶端部的充气孔(8)和位于其侧壁的放气阀I(9),充气芯模主体(2)和空心凸台(3)均是由橡胶制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无砟轨道施工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空心凸台(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宇马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