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654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1
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包括固定测头、活动测头、千分表、复位弹簧和表座,固定测头由夹紧段和插入段组成,在夹紧段中心开有通孔,在插入段中心开有插孔,活动测头由滑动段和测量段组成,活动测头插装在固定测头内,测量段的外径比插入段的外径小一毫米,活动测头可在固定测头内上下滑动,测量段长度与插入段长度差大于待测工件锥面角高度,固定测头夹紧段套装在表座内孔下段,千分表套装在表座内孔上段,均由夹紧螺栓固定夹紧在表座上,千分表的测量头底端与活动测头顶端接触,在千分表与活动测头顶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快捷,不需反复换算,检验效率高,且测量数值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部件检测工具,尤其涉及深孔内锥面角度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喷油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而喷油器的密封座是喷油器中的重要零部件,为确保制动系统液压回路的安全工作,对喷油器密封座内孔密封要求高,并且密封座内孔底部锥面角度对喷油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孔底锥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影响产品的密封性,密封座孔底锥面精磨之后,对于锥面角度一致性的控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喷油器密封座孔底锥面在结构上较为隐蔽,难以观察和测量,必须采用测量检具对底部锥面角度进行测量。现有的一种锥面角度检具的测量如图1~2所示,使用两根长度相等的柱形小径检测棒1和大径检测棒2,小径检测棒1和大径检测棒2的上段直径均与待测工件上段内孔直径相同,小径检测棒1的下端直径大于待测工件内孔底锥面底端直径,大径检测棒2的下端直径小于待测工件内孔底锥面顶端直径,小径检测棒1的下端直径比大径检测棒2的下端直径小1毫米,将小径检测棒1和大径检测棒2分别放入待测工件的内孔中,且分别测量出待测工件底端到小径检测棒1顶端的距离H1和待测工件底端到大径检测棒2顶端的距离H2,小径检测棒1和大径检测棒2在待测工件内孔锥面的上口和下口之间两个位置处的高度差△d=H2-H1,通过小径检测棒1和大径检测棒2下端直径和△d,运用勾股定理和反三角函数算出密封座内孔底锥面的角度α°。这种检具虽然简单,制作成本低,但是测量方式繁琐,测量完还需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待测工件内孔底锥面的角度α°,效率极低,不能保证在批产过程中的百检要求。而且,由于待测工件内加工孔与底面的垂直度以及检测棒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存在加工误差,导致检测误差偏大,角度偏差只能控制在±1°。根据产品设计的精度要求和生产制造的效率要求,申请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它操作简单便捷,不需反复换算,能够直接快速测量出待测工件内孔底锥面的角度α°,检验效率高,且测量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它操作简单便捷,不需反复换算,能够直接快速测量出深孔内底锥面的角度α°,检验效率高,且测量精准。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测头、活动测头、千分表、复位弹簧和表座,所述固定测头由夹紧段和插入段组成,夹紧段外径大于插入段的外径,插入段的外径与待测工件上段内孔直径相同,在夹紧段中心开有通孔,在插入段的中心开有与通孔同轴的插孔,所述活动测头由滑动段和测量段组成,滑动段外径大于测量段的外径,活动测头插装在固定测头内,滑动段与通孔紧密配合,测量段与插孔紧密配合,测量段的外径比插入段的外径小一毫米,活动测头可在固定测头内上下滑动,测量段的长度与插入段的长度差大于待测工件锥面角高度,固定测头的夹紧段套装在表座的内孔下段,千分表固定夹紧在表座的内孔上段,均由夹紧螺栓固定夹紧在表座上,千分表的测量头底端与活动测头顶端接触,在千分表非活动端底端与活动测头顶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测量时,选择一个标准角度工件,将该工件的内孔底锥面角度默认为标准角度α°,将固定测头的插入段插入该工件内孔中,测量段和插入段的下端均与该工件底部锥面接触,调整千分表使千分表的测量头与活动测头的顶端接触,然后将千分表上显示的数值默认为标准△d,然后将千分表调零,然后用调整好的该检具对需要测量的深孔内锥面角度进行检测。在测量过程中,不同工件的内锥面角度肯定有所差异,即△d值也会有距离差异,这个高度差反映在千分表上,就可以直接读出这个差异值,通过换算直接得出锥面角度差,通过实际测试,单个工件测量的△d误差在0.002以内,所以在实际情况下,我们最终可以读出0.002的高度差异,换算成角度为0.1°,那么测量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将工件的角度偏差控制在0.1°以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检具使用简单,可一次测量得出测量角度与标准角度的差值,操作简便快捷,不需反复换算,检验效率提高四至六倍,能保证在批产过程中的百检要求,大大节省了测量时间,节约了人工成本。且该检具测量数值精准,采用该检具测量与原始方法相比精度直接提高一个数量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小径检测棒检测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大径检测棒检测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小径检测棒;2-大径检测棒;3-固定测头;4-活动测头;5-千分表;6-复位弹簧;7-表座;8-夹紧螺栓;31-夹紧段;32-插入段;33-通孔;34-插孔;41-滑动段;42-测量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如图3~7所示,包括固定测头3、活动测头4、千分表5、复位弹簧6和表座7,所述固定测头3由夹紧段31和插入段32组成,夹紧段31外径大于插入段32的外径,插入段32的外径与待测工件上段内孔直径相同,在夹紧段31中心开有通孔33,在插入段32的中心开有与通孔33同轴的插孔34,所述活动测头4由滑动段41和测量段42组成,滑动段41外径大于测量段42的外径,活动测头4插装在固定测头3内,滑动段41与通孔33紧密配合,测量段42与插孔34紧密配合,测量段42的外径比插入段32的外径小一毫米,活动测头4可在固定测头3内上下滑动,测量段42的长度与插入段32的长度差大于待测工件锥面角高度,固定测头3的夹紧段31套装在表座7的内孔下段,千分表5固定夹紧在表座7的内孔上段,均由夹紧螺栓8固定夹紧在表座7上,千分表5的测量头底端与活动测头4顶端接触,在千分表5非活动端底端与活动测头4顶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所提出的所有等功能代换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测头(3)、活动测头(4)、千分表(5)、复位弹簧(6)和表座(7),所述固定测头(3)由夹紧段(31)和插入段(32)组成,夹紧段(31)外径大于插入段(32)的外径,插入段(32)的外径与待测工件上段内孔直径相同,在夹紧段(31)中心开有通孔(33),在插入段(32)的中心开有与通孔(33)同轴的插孔(34),所述活动测头(4)由滑动段(41)和测量段(42)组成,滑动段(41)外径大于测量段(42)的外径,活动测头(4)插装在固定测头(3)内,滑动段(41)与通孔(33)紧密配合,测量段(42)与插孔(34)紧密配合,测量段(42)的外径比插入段(32)的外径小一毫米,活动测头(4)可在固定测头(3)内上下滑动,测量段(42)的长度与插入段(32)的长度差大于待测工件锥面角高度,固定测头(3)的夹紧段(31)套装在表座(7)的内孔下段,千分表(5)固定夹紧在表座(7)的内孔上段,均由夹紧螺栓(8)固定夹紧在表座(7)上,千分表(5)的测量头底端与活动测头(4)顶端接触,在千分表(5)非活动端底端与活动测头(4)顶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孔内锥面角度检具,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测头(3)、活动测头(4)、千分表(5)、复位弹簧(6)和表座(7),所述固定测头(3)由夹紧段(31)和插入段(32)组成,夹紧段(31)外径大于插入段(32)的外径,插入段(32)的外径与待测工件上段内孔直径相同,在夹紧段(31)中心开有通孔(33),在插入段(32)的中心开有与通孔(33)同轴的插孔(34),所述活动测头(4)由滑动段(41)和测量段(42)组成,滑动段(41)外径大于测量段(42)的外径,活动测头(4)插装在固定测头(3)内,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泽朋庄福如刘义亭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亚格林鲍尔燃油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