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52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座,所述机体上且位于夹持座的一侧设置有主铣刀,所述机体上且位于夹持座的上方设置有立铣刀,所述主铣刀和立铣刀的一侧均设置有冷却液管,还包括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废料收集槽和第二废料收集槽,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设置在主铣刀的下方,所述第二废料收集槽设置在夹持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升降强力铣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卧式铣床包括水平床体、卧式铣头箱及工件往复平台,该铣头箱由进给机构驱动而可相对水平床体在x方向运动,工件往复平台由液压机构驱动而可相对水平床体在Y向运动,通过该铣头箱和工件往复平台的配合实现对工件的铣削加工。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2159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控卧式镗铣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床身和设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通过滑动座与床身相连,床身通过与床身固定相连的立柱滑动连接有一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有主轴;所述滑动座包括上滑动座和下滑动座,所述工作台活动设置在上滑动座上,所述下滑动座与床身滑动相连,且上滑动座和下滑动座也滑动相连;本技术结构简单,利用平面导轨实现工作台的竖直方向上的定位,直线导轨实现工作台水平面上的定位,并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上、下滑动座的移动进而实现工作台的运动,直线导轨和平面导轨实现无间隙传动,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卧式铣床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屑,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工过程中废屑全部堆积在工作台上,工作人员在每次对一件工件加工完成后都需要对废屑进行清理,然后对清理出的废屑进行收集,无法在加工过程中对废屑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具有便于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夹持座,所述机体上且位于夹持座的一侧设置有主铣刀,所述机体上且位于夹持座的上方设置有立铣刀,所述主铣刀和立铣刀的一侧均设置有冷却液管,还包括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废料收集槽和第二废料收集槽,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设置在主铣刀的下方,所述第二废料收集槽设置在夹持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铣刀对工件的侧面进行铣削加工时,第一废料收集槽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机体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位置上产生废屑堆积;在立铣刀对工件的顶面进行铣削加工时,第二废料收集槽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台上产生废屑堆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所述机体上开设有多个供定位螺栓插设的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废料收集槽上的定位螺栓插入机体上的螺纹孔内,实现对第一废料收集槽的定位,通过设置定位螺栓方便了对第一废料收集槽的安装与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机体上,所述固定部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部滑动设置在固定部上的滑槽内,通过改变活动部在固定部上的位置实现对第一废料收集槽整体宽度的改变,以适应机体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宽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活动部上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供定位杆插设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固定部的外壁之间连接有拉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部移动到固定部上的滑槽内的指定位置后,将定位杆插入活动部上的定位孔内,实现对活动部与固定部相对位置的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废料收集槽宽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废料收集槽包括设置在夹持座前后两侧的支槽,所述夹持座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支槽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滑动设置在T形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持座的前后两侧设置支槽,在立铣刀对工件的顶面进行铣削加工时,两个支槽对铣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废屑落到工作台上造成清理不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支槽上设置有插杆,另一个所述支槽上开设有供插杆插设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杆插入插孔内实现对两个支槽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从而将两个支槽拼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废屑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废屑从两个支槽之间的间隙落入工作台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靠近插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插孔的侧壁上沿自身深度方向开设有供定位块穿过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插杆上的定位块对准插孔上的定位槽,然后将插杆插入插孔,当定位块穿过定位槽后,转动插杆使定位块与定位槽之间发生错位,从而使插杆无法从插孔内拔出,实现对两个支槽的定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主铣刀的下方设置第一废料收集槽,在主铣刀对工件的侧面进行铣削加工时,第一废料收集槽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机体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位置上产生废屑堆积;通过在夹持座上设置第二废料收集槽,在立铣刀对工件的顶面进行铣削加工时,第二废料收集槽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台上产生废屑堆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废料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废料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杆与插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11、主铣刀;12、立铣刀;13、冷却液管;2、工作台;3、夹持座;31、T形滑槽;41、第一废料收集槽;411、定位螺栓;412、固定部;4121、定位杆;4122、拉簧;413、活动部;4131、定位孔;42、第二废料收集槽;421、支槽;4211、T形滑块;4212、插杆;4213、插孔;4214、定位块;4215、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包括机体1,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置有夹持座3,机体1上且位于夹持座3的一侧设置有主铣刀11,机体1上且位于夹持座3的上方设置有立铣刀12,主铣刀11和立铣刀12的一侧均设置有冷却液管13,机体1上还设置有废料收集机构,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废料收集槽41和第二废料收集槽42,第一废料收集槽41设置在主铣刀11的下方,第二废料收集槽42设置在夹持座3上。如图1、2所示,在主铣刀11对工件的侧面进行铣削加工时,第一废料收集槽41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机体1与工作台2之间的间隙位置上产生废屑堆积;第一废料收集槽4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411,机体1上开设有多个供定位螺栓411插设的螺纹孔,将第一废料收集槽41上的定位螺栓411插入机体1上的螺纹孔内,实现对第一废料收集槽41的定位,通过设置定位螺栓411方便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夹持座(3),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夹持座(3)的一侧设置有主铣刀(11),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夹持座(3)的上方设置有立铣刀(12),所述主铣刀(11)和立铣刀(12)的一侧均设置有冷却液管(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废料收集槽(41)和第二废料收集槽(42),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41)设置在主铣刀(11)的下方,所述第二废料收集槽(42)设置在夹持座(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上设置有夹持座(3),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夹持座(3)的一侧设置有主铣刀(11),所述机体(1)上且位于夹持座(3)的上方设置有立铣刀(12),所述主铣刀(11)和立铣刀(12)的一侧均设置有冷却液管(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第一废料收集槽(41)和第二废料收集槽(42),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41)设置在主铣刀(11)的下方,所述第二废料收集槽(42)设置在夹持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4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螺栓(411),所述机体(1)上开设有多个供定位螺栓(411)插设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升降强力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料收集槽(41)包括固定部(412)和活动部(413),所述固定部(412)通过定位螺栓(411)固定在机体(1)上,所述固定部(412)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部(413)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汉城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