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436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包括钻头体,钻头体内设置有激光系统、流体循环系统;钻头体上设置有多个刀翼,相邻两个刀翼之间形成排屑槽;排屑槽上开设有与激光系统相连通的激光出口、与流体循环系统相连通的水眼、排水口;激光出口、水眼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排屑槽上;排水口位于刀翼上。利用钻头所带激光照射岩石并削弱岩石强度使岩石产生微裂纹,从而使钻头切削齿机械旋转破岩更易、更快;激光钻头具有的负压吸入功能,有助于井底破碎的岩屑及时运移,避免重复破碎,为激光照射提供洁净的井底环境,达到提高钻头破岩效率、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破岩工具
,涉及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
技术介绍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常用的PDC钻头和牙轮钻头在钻遇地质结构复杂,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等难啃的“硬骨头”地层时,存在切削齿耐磨性差、易崩,钻头机械钻速慢、进尺低等问题,给钻井持续提速带来严峻挑战。激光-机械联合破岩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钻井破岩前沿技术,是通过激光照射把激光能量作用到岩石表面,致使岩石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微裂纹,削弱岩石强度,再配合机械冲击或刮切破岩,加速岩石破碎,提高钻头在硬质岩层中的钻进速度。钻井作业中钻遇围压高、塑性强的地层时,岩石难以破碎;高压钻井液直接作用在井底面上将进一步增大岩石塑性,并压持井底岩屑。破碎的岩屑在井底受高压钻井液压持后不能被及时携带走,而是不断重复破碎,导致井底不干净,造成钻头打滑或无进尺;在激光-机械联合破岩时可能会污染激光头、衰减激光,严重时导致激光器件烧毁或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破碎岩屑在井底受高压钻井液压持后不能及时被携带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包括钻头体,钻头体内设置有激光系统、流体循环系统;钻头体上设置有多个刀翼,相邻两个刀翼之间形成排屑槽;排屑槽上开设有与激光系统相连通的激光出口、与流体循环系统相连通的水眼、排水口;激光出口、水眼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排屑槽上;排水口位于刀翼上。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激光系统包括通道,通道与激光出口连通,通道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光纤I、光纤滑环、光纤II、激光准直系统、激光头、保护镜;保护镜位于激光出口端。流体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系统、负压循环系统及清洁冷却系统;主循环系统与排水口连通;负压循环系统一端与水眼连通,另一端与主循环系统连通;清洁冷却系统一端与激光系统连通,另一端与主循环系统连通。主循环系统包括沿钻头体中心轴线设置的中心流道,中心流道依次连接的分支流道、排出流道,排出流道出口端与排水口连通。负压循环系统包括与水眼数量相适配的吸入流道,吸入流道一端连通水眼,另一端与排出流道连通。清洁冷却系统包括清洁流道,清洁流道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器、喷头;清洁流道,一端与中心流道连通,另一端与通道出口端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利用钻头所带激光照射岩石并削弱岩石强度使岩石产生微裂纹,从而使钻头切削齿机械旋转破岩更易、更快;激光钻头具有的负压吸入功能,有助于井底破碎的岩屑及时运移,避免重复破碎,为激光照射提供洁净的井底环境,达到提高钻头破岩效率、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内流体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内激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内主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内负压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内清洁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内主循环系统的冠顶图。图中,1.钻头体,2.激光系统,201.通道,202.光纤I,203.光纤滑环,204.光纤II,205.激光准直系统,206.激光头,207.保护镜,3.流体循环系统,310.主循环系统,311.中心流道,312.分支流道,313.排出流道,320.负压循环系统,321.吸入流道,322.吸入口,330.清洁冷却系统,331.清洁流道,332.过滤器,333.喷头,4.刀翼,5.排屑槽,6.激光出口,7.水眼,8.排水口,9.井底岩石,10.环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如图1所示,包括钻头体1,钻头体1内设置有激光系统2、流体循环系统3。钻头体1上设置有多个刀翼4,相邻两个刀翼4之间形成排屑槽5。刀翼4伸出钻头体1,使钻头体1与井底岩石9之间形成环空10。工作时,排屑槽5和环空10内充满破碎岩屑。如图2及图3所示,排屑槽5上开设有与激光系统2相连通的激光出口6、与流体循环系统3相连通的水眼7、排水口8,激光出口6、水眼7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排屑槽5上,排水口8位于刀翼4上。如图4所示,激光系统2包括一个或多个通道201,通道201与激光出口6连通,通道201内设置的依次连接的光纤I202、光纤滑环203、光纤II204、激光准直系统205、激光头206、保护镜207。保护镜207位于激光出口6端。流体循环系统3包括主循环系统310、负压循环系统320及清洁冷却系统330。主循环系统310与排水口8连通;负压循环系统320一端与水眼7连通,另一端与主循环系统310连通;清洁冷却系统330一端与激光系统2连通,另一端与主循环系统310连通。如图5所示,主循环系统310包括沿钻头体1中心轴线设置的中心流道311,及与中心流道311依次连接的分支流道312、排出流道313。分支流道312和排出流道313呈L型。排出流道313分布在刀翼4内部且排出流道313出口端连通排水口8,刀翼4的保径段除能够保径外,还能在钻头体1上将排出流道313和排屑槽5完全分开。钻杆内大部分流体介质依次通过中心流道311、分支流道312、环空10返回地面流动循环。如图6所示,负压循环系统320包括与水眼7数量相适配的吸入流道321,与吸入流道321一端连通的水眼7,与吸入流道321另一端及排出流道313连通吸入口322。在钻头尾部井筒环空10内少量流体介质经过排屑槽5,进入水眼7、吸入流道321、吸入口322、排出流道313、环空105循环流动。如图7所示,清洁冷却系统330包括与中心流道311连通的清洁流道331,清洁流道331内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器332、喷头333。清洁流道331靠近喷头333端与通道201出口端连通。钻杆内的流体介质通过中心流道311,依次进入清洁流道331入口、过滤器332、清洁流道331、喷头333流动。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按钻头工作旋转方向为正方向,依次对刀翼4包含的6个刀翼编号为No.1-No.6,编号为No.1带切削齿9的刀翼4与编号为No.6的刀翼4之间围成排屑槽5空间,组成负压循环320的一部分;另外,编号为No.1带切削齿9的刀翼4与编号为No.2的刀翼4之间形成排屑槽5空间,是激光系统2和清洁冷却系统330的组成部分。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的使用方法如下:步骤1;调试激光。通过对激光的激光放大器和激光的光学组件调整,对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体(1),所述钻头体(1)内设置有激光系统(2)、流体循环系统(3);所述钻头体(1)上设置有多个刀翼(4),相邻两个刀翼(4)之间形成排屑槽(5);所述排屑槽(5)上开设有与激光系统(2)相连通的激光出口(6)、与流体循环系统(3)相连通的水眼(7)、排水口(8);所述激光出口(6)、水眼(7)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排屑槽(5)上;所述排水口(8)位于刀翼(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头体(1),所述钻头体(1)内设置有激光系统(2)、流体循环系统(3);所述钻头体(1)上设置有多个刀翼(4),相邻两个刀翼(4)之间形成排屑槽(5);所述排屑槽(5)上开设有与激光系统(2)相连通的激光出口(6)、与流体循环系统(3)相连通的水眼(7)、排水口(8);所述激光出口(6)、水眼(7)分别位于两个相邻的排屑槽(5)上;所述排水口(8)位于刀翼(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系统(2)包括通道(201),所述通道(201)与激光出口(6)连通,所述通道(201)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光纤I(202)、光纤滑环(203)、光纤II(204)、激光准直系统(205)、激光头(206)、保护镜(207);所述保护镜(207)位于激光出口(6)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负压吸入功能的激光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循环系统(3)包括主循环系统(310)、负压循环系统(320)及清洁冷却系统(330);所述主循环系统(310)与排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静王德贵左永强阎永宏邓荣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