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83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包括底座、支撑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底座作为独立悬架工装架在地面或者货叉上的支撑结构,增大了独立悬架工装架与地面或者货叉的接触面积;支撑架用于支撑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用于上摆臂固定球铰的上铰轴;第二固定架安装在底座上,用于固定独立悬架的下摆臂固定球铰的下铰轴。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工装架组装完成后,独立悬架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实现独立悬架在独立悬架工装上的稳定固定,同时,底座增大了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工装架组合结构与地面或者货叉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独立悬架坐落在地面的稳定性,和与货叉配合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
,特别涉及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是保证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也是车架与车轴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能够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汽车悬架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由于使用独立悬架的汽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更好,因此独立悬架的使用更为广泛。独立悬架坐落在地面或者位于叉车的货叉上时,仅独立悬架下端两个下连杆两端的下摆臂固定球铰与地面或者货叉接触,独立悬架与地面或者货叉的接触面积小,导致独立悬架直接坐落在地面时或者位于叉车的货叉上时不稳定,独立悬架容易倾倒,对独立悬架造成损伤。因此,如何增强独立悬架坐落在地面时或者在叉车上运输时的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以增强独立悬架坐落在地面时或者在叉车上运输时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包括:底座,能够坐落在地面上或者位于叉车的货叉上;支撑架,包括竖直杆、水平杆和连接杆,所述竖直杆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竖直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与所述底座平行,所述水平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水平杆垂直且与所述底座平行;第一固定架,为U型固定架且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底壁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内用于放置独立悬架的上摆臂固定球铰的上铰轴,所述上铰轴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一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第二固定架,为U型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架内用于放置所述独立悬架的下摆臂固定球铰的下铰轴,所述下铰轴通过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的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竖直杆为方杆,所述竖直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第一套管,为方形套管且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上端为开放端,所述竖直杆能够自所述开放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竖直杆向所述底座折叠转动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竖直杆通过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一条形孔配合的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销钉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销;所述竖直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销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套管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柱能够在所述竖直杆插入至所述第一套管的底部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个数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的两侧,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的夹角为30-60°。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保护立柱,为方形立柱且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保护立柱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保护立柱沿所述底座的外周均匀分布,用于保护所述独立悬架,所述保护立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保护立柱的下端通过第二套管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为方形套管且与所述底座垂直,所述第二套管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上端为开放端,所述保护立柱能够自所述开放端插入所述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保护立柱向所述底座折叠转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保护立柱通过与所述第二销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配合的第二销钉与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销钉上设置有第二开口销;所述保护立柱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二销孔的上方;所述第二套管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柱能够在所述保护立柱插入至所述第二套管的底端时嵌入所述第二限位槽。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包括: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使所述上铰轴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或者,所述锁销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使所述下铰轴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所述锁销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拉拔杆,所述拉拔杆与所述锁销垂直;锁销套,套设在所述锁销上所述锁销套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对应且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架或者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侧壁连接,所述锁销套的侧壁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用于供所述拉拔杆滑动,所述T型槽的水平槽沿所述锁销套的周向开设,所述水平槽开设在所述锁销套靠近所述侧壁的一端,所述T型槽的竖直槽沿所述锁销套的轴向开设。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底座为矩形框架底座,包括矩形外框和内支架,所述矩形外框的四个直角位置设置所述第二套管,所述矩形外框的两个所述长边均包括两根并排布置的方管;所述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矩形外框的宽边平行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外框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加强杆;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外框的长边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独立悬架的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垫;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且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水平杆的中部与所述竖直杆连接,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设置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矩形外框的中部,所述内支架还包括: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且所述第四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外框的长边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独立悬架的支撑臂,所述第四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减震垫;第五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且个数为两个,所述第五支撑杆和所述第三支撑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杆上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支架。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支脚,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下端面,且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四个直角位置。优选的,在上述独立悬架工装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所述矩形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矩形外框的长边连接,所述矩形方管的内腔能够供货叉插入。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独立悬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能够坐落在地面上或者位于叉车的货叉上;/n支撑架(2),包括竖直杆(21)、水平杆(22)和连接杆(23),所述竖直杆(21)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竖直杆(2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杆(22),所述水平杆(22)与所述底座(1)平行,所述水平杆(22)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与所述水平杆(22)垂直且与所述底座(1)平行;/n第一固定架(3),为U型固定架且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底壁分别与所述连接杆(23)的两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架(3)内用于放置独立悬架的上摆臂固定球铰的上铰轴,所述上铰轴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一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固定架(3)上;/n第二固定架(4),为U型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固定架(4)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架(4)内用于放置所述独立悬架的下摆臂固定球铰的下铰轴,所述下铰轴通过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的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立悬架工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能够坐落在地面上或者位于叉车的货叉上;
支撑架(2),包括竖直杆(21)、水平杆(22)和连接杆(23),所述竖直杆(21)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竖直杆(2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水平杆(22),所述水平杆(22)与所述底座(1)平行,所述水平杆(22)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与所述水平杆(22)垂直且与所述底座(1)平行;
第一固定架(3),为U型固定架且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底壁分别与所述连接杆(23)的两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架(3)内用于放置独立悬架的上摆臂固定球铰的上铰轴,所述上铰轴通过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一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固定架(3)上;
第二固定架(4),为U型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固定架(4)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位置相对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架(4)内用于放置所述独立悬架的下摆臂固定球铰的下铰轴,所述下铰轴通过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的第二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21)为方杆,所述竖直杆(2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销孔;
所述支撑架(2)还包括第一套管(24),为方形套管且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第一套管(24)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一套管(24)的上端为开放端,所述竖直杆(21)能够自所述开放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管(24)内,所述第一套管(24)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竖直杆(21)向所述底座(1)折叠转动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套管(24)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条形孔(241),所述第一条形孔(241)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述竖直杆(21)通过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一条形孔(241)配合的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一套管(2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销钉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销;
所述竖直杆(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211),所述第一限位柱(211)位于所述第一销孔的上方;
所述第一套管(24)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的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柱(211)能够在所述竖直杆(21)插入至所述第一套管(24)的底部时嵌入所述第一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悬架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还包括加强杆(25),所述加强杆(25)的个数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24)的两侧,所述加强杆(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24)连接,所述加强杆(25)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加强杆(25)与所述第一套管(24)之间的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独立悬架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保护立柱(5),为方形立柱且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保护立柱(5)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保护立柱(5)沿所述底座(1)的外周均匀分布,用于保护所述独立悬架,所述保护立柱(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销孔;
所述保护立柱(5)的下端通过第二套管(9)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套管(9)为方形套管且与所述底座(1)垂直,所述第二套管(9)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套管(9)的上端为开放端,所述保护立柱(5)能够自所述开放端插入所述第二套管(9),所述第二套管(9)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保护立柱(5)向所述底座(1)折叠转动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套管(9)与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91),所述第二条形孔(91)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底座(1),所述保护立柱(5)通过与所述第二销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91)配合的第二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修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