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40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架和用于识别地面悬空的多个悬空传感器组件,机架设有多个悬空传感器安装腔,至少部分安装腔为设置在机架前部侧壁的凹槽,凹槽具有开放的下侧和前侧,至少部分悬空传感器组件设置在凹槽内且被配置为发射场和接受场的重叠区域低于所述机架底部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简化了机架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注塑成型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悬空传感器的组装结构紧固,不易受到碰撞脱落或损坏;还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效率,同时不易被划伤或被灰尘等污染,对提高用户体验具有优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现有的扫地机器人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自动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对地面清理的功能。在一些配置中,扫地机器人还可以设有传感器,当侦测到障碍物或具有高度差的地形时,会自行转弯或后退,有效避免机器人从高处跌落损坏。现有的扫地机器人的零件繁多,组装较为复杂,特别是对于传感器这种对灵敏度要求很高的部件,通常将其设置在外壳或机器人前端的碰撞板上,以提高传感器的检测效率,但易受到碰撞导致脱落或损坏,同时还易使清扫的灰尘进入机器内部,导致传感器的检测功能丧失,若要回复还需将其全部拆开擦拭;或为防止其脱落将传感器通过多个安装架固定,但结构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另行生产多个零件,还对注塑成型的要求较高,提升了生产组装的难度,同时还增加了机器人主体的占地空间,对于具有检测高度差功能的传感器,不利于提升其检测效率或保证其侦测的反应时间。公告号CN20738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与扫地机器人行进方向相同的前部和与所述前部相对的后部,还具有与待清洁表面邻近的底部和远离待清洁表面的顶部;/n所述机架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扫地机器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待清洁表面的刷组件;/n碰撞板,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部,且可在远离和靠近所述机架的位置之间移动;/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识别地面悬空的多个悬空传感器组件,各悬空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发射元件的发射场与信号接收元件的接收场至少部分重叠;/n所述机架设有多个悬空传感器安装腔,至少部分安装腔为设置在机架前部侧壁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开放的下侧和前侧,至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与扫地机器人行进方向相同的前部和与所述前部相对的后部,还具有与待清洁表面邻近的底部和远离待清洁表面的顶部;
所述机架底部设有用于驱动扫地机器人沿地面行走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清扫待清洁表面的刷组件;
碰撞板,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部,且可在远离和靠近所述机架的位置之间移动;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识别地面悬空的多个悬空传感器组件,各悬空传感器组件包括信号发射元件和信号接收元件,所述信号发射元件的发射场与信号接收元件的接收场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机架设有多个悬空传感器安装腔,至少部分安装腔为设置在机架前部侧壁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开放的下侧和前侧,至少部分悬空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被配置为发射场和接受场的重叠区域低于所述机架底部表面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在相对机架前后移动过程中或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均封闭所述凹槽的前侧且不封闭所述凹槽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传感器组件的数目为多个且彼此分离,部分所述悬空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部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透明罩壳,所述透明罩壳设有与机架侧壁的凹槽相配合的卡合结构,所述悬空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卡合结构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