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40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涉及智能家电领域,能够解决因工作环境的光线不足而影响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问题。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源,其中,光源设置在如下至少一个位置上:主体的顶部、主体的前侧表面,以及主体的后侧表面;主体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和光照控制器;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扫地机器人所在区域内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传送给光照控制器;光照控制器,用于在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至少一个光源为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对应的采集区域提供光照。本申请适用于环境光不足时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地机器人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各种机器人应运而生,尤其是扫地机器人逐渐走入各个用户家中。在扫地机器人工作过程中,考虑到在扫地机器人抵达诸如床底等工作环境时,很可能出现光线不足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扫地机器人难以通过摄像头拍摄到清晰的图像,从而影响扫地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以解决因工作环境的光线不足而影响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源,其中,光源设置在如下至少一个位置上:主体的顶部、主体的前侧表面,以及主体的后侧表面。主体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和光照控制器。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扫地机器人所在区域内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并将光照强度传送给光照控制器。光照控制器,用于在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至少一个光源为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对应的采集区域提供光照。由此可见,通过在扫地机器人的主体的顶部,和/或前侧表面,和/或后侧表面上设置光源的方式,在光照控制器确定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扫地机器人所在区域内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由光照控制器控制一个或是多个光源为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对应的采集区域提供光照。这样,光源就可以为工作中的摄像头提供相应的环境光进行补偿,以达到摄像头采集图像时的补光效果,从而提高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提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的清晰度。有效解决因工作环境的光线不足而影响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问题,方便扫地机器人工作。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照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光源的光照模式,以使光照模式对应的光束类型与光照强度相对应。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光照模式包括平行光照模式时,光束类型包括平行光束;在光照模式包括会聚光照模式时,光束类型包括会聚光束。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子光源;光照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部分或全部子光源提供光照。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照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光源的光照强度,以使光源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光照强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光源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光照强度之后,光照控制器,还用于按照预设步长,调整光源的光照强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照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光源的朝向,以使光源的光轴平行于至少一个被提供光照的摄像头的光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照控制器,还用于确定扫地机器人当前是否处于预设光照需求区域内,并在扫地机器人当前处于预设光照需求区域内时,控制至少一个光源提供光照。其中,预设光照需求区域包括床底、沙发底和暗卫中的至少一项。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主体还包括导航单元。导航单元,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扫地机器人当前的导航地图,以及接收移动终端返回的在导航地图上指定的预设光照需求区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0-扫地机器人;101-主体;103-摄像头;104-前侧表面;105-后侧表面;106-光源;107-子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该扫地机器人可以包括主体、设置于该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及设置于该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源可以设置在主体的顶部、和/或主体的前侧表面、和/或主体的后侧表面。其中,主体的前侧表面与主体的后侧表面相对,该前侧表面为该扫地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靠近行进正方向的侧面。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扫地机器人100可以包括主体101、设置于主体的顶部102上的摄像头103,以及设置于主体的顶部102、前侧表面104与后侧表面105上的光源106,其中光源106的照射区域部分覆盖摄像头103的视野区域,优选的光源106的照射区域全面覆盖摄像头103的视野区域,更优选的光源106的照射区域与摄像头103的视野区域重合。其中,设置于前侧表面104与后侧表面105上的光源106还包括多个子光源107。参考图1,扫地机器人100的移动正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即右侧,因此,可以将扫地机器人100面向移动正方向的那一侧定义为主体的前侧表面104,并将反向于该移动正方向的那一侧定义为主体的后侧表面105。需要说明的是,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并不作为对扫地机器人结构的限制。在图1中,示出了光源106分别部署与主体的顶部102、前侧表面104与后侧表面105上的情况,在实际部署过程中,光源106可以设置于主体的顶部102、前侧表面104与后侧表面105中的任意一个或是多个位置。并且,光源106可以包括一个或是多个子光源107。其中,在光源106仅包括一个子光源107时,该子光源107的形态可以被视为光源106的形态,比如,设置于主体的顶部102的光源106即子光源107;在光源106包括多个子光源107时,该多个子光源107的整体形态可以被视为光源106的形态,比如,设置于前侧表面104与后侧表面105上的光源10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光源106可以部署在靠近摄像头103的位置,即光源106可以与摄像头103位于主体101的同一面,比如,顶部102;或者,光源106可以与摄像头103分别位于主体101的不同面,比如,摄像头103位于主体的顶部102,而光源位于主体的前侧表面104和后侧表面105。由此可见,通过在扫地机器人的主体的顶部,和/或前侧表面,和/或后侧表面上设置光源的方式,在光照控制器确定环境光检测单元检测到扫地机器人所在区域内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由光照控制器控制一个或是多个光源为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对应的采集区域提供光照。这样,光源就可以为工作中的摄像头提供相应的环境光进行补偿,以达到摄像头采集图像时的补光效果,从而提高环境光的光照强度,提升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的清晰度。有效解决因工作环境的光线不足而影响扫地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问题,方便扫地机器人工作。在光源提供光照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调节光源的光照模式、属于同一光源的多个子光源中提供光照的子光源的数量、光源或是子光源的光照强度、光源或是子光源的朝向等。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地机器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对扫地机器人上光源提供光照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扫地机器人200可以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21和光照控制器2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扫地机器人200还可以包括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源,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如下至少一个位置上: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的前侧表面,以及所述主体的后侧表面;/n所述主体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和光照控制器;/n所述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扫地机器人所在区域内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并将所述光照强度传送给所述光照控制器;/n所述光照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至少一个光源为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对应的采集区域提供光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摄像头,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光源,其中,所述光源设置在如下至少一个位置上: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主体的前侧表面,以及所述主体的后侧表面;
所述主体包括环境光检测单元和光照控制器;
所述环境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扫地机器人所在区域内环境光的光照强度,并将所述光照强度传送给所述光照控制器;
所述光照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光照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至少一个光源为处于工作状态的摄像头对应的采集区域提供光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光照模式,以使所述光照模式对应的光束类型与所述光照强度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照模式包括平行光照模式时,所述光束类型包括平行光束;在所述光照模式包括会聚光照模式时,所述光束类型包括会聚光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子光源;所述光照控制器,具体用于控制部分或全部子光源提供光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