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5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器,解决了内盖与加料孔之间密封性差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壶体和具有加料孔的外盖,外盖设有盖合于加料孔的内盖,内盖包括上内盖、下内盖和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固定部和与密封环,密封环的下端与加料孔密封配合,所述上内盖设有供固定部安装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下内盖将固定部压紧于限位筋上,固定部的顶面与安装槽的槽底壁形成用于增大密封环密封效果的压力调节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压力调节腔内的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促使密封环的下端更加紧密地抵触于加料孔的内壁,提高了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特别是一种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养生功能的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壶盖组件,壶盖组件包括连接于壶体顶部的外盖,为方便用户随时向壶体内腔投放各种养生物料,外盖上设有与壶体内腔连通的加料孔,加料孔上盖合有内盖,为保证内盖盖合的气密性,一般将内盖的边缘套设密封圈与加料孔配合,但密封圈的周侧面与加料孔的孔壁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密封圈与加料孔之间的摩擦阻力。为方便用户在壶体加热过程中取放内盖,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密封方式,即将密封圈的下端与加料孔的台阶面密封配合,避免密封圈的周侧面与加料孔的竖直内壁接触,但壶体内的蒸汽量过大时容易引发密封圈与台阶面密封不严,影响养生物料的蒸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具有加料孔的外盖,外盖设有盖合于加料孔的内盖,内盖包括上内盖、下内盖和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固定部和与密封环,密封环的下端与加料孔密封配合,所述上内盖设有供固定部安装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下内盖将固定部压紧于限位筋上,固定部的顶面与安装槽的槽底壁形成用于增大密封环密封效果的压力调节腔。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为环形槽,限位筋沿径向延伸连接于安装槽的两侧壁。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筋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安装槽内,压力调节腔位于相邻限位筋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面向下内盖的侧面设有固定槽,下内盖外边缘设有向上翻折的固定边,固定边从下至上向外倾斜,固定边伸入固定槽压紧固定部于限位筋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边伸入固定槽的一端设有向外翻折的压紧边,固定边通过压紧边压紧于固定槽的槽底壁。进一步的,所述加料孔的孔壁设有台阶面,密封环向下凸出于下内盖,密封环的下端设有位于下内盖下方的环形密封面,密封环通过环形密封面抵触于台阶面密封配合;或者,所述加料孔内设有茶篮,茶篮顶部设有茶篮翻边,加料孔的孔壁设有支撑茶篮翻边的台阶面,台阶面与茶篮翻边密封配合,密封环向下凸出于下内盖,密封环的下端设有位于下内盖下方的环形密封面,密封环通过环形密封面抵触于茶篮翻边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下端包括向内卷的卷边,环形密封面设于卷边的外侧面上;或者,所述密封环外侧面的直径从上至下变小。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还包括沿壶体径向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连接固定部和密封环,连接部的上端面设有环形的上密封面,上内盖在安装槽外侧设有与上密封面密封配合的支撑壁,支撑壁的外周侧面与连接部的外周侧面平齐且均位于密封环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内盖还包括提手,上内盖设有上安装孔,下内盖设有下安装孔,螺钉穿过下安装孔和上安装孔连接于提手,上内盖在上安装孔处设有环形凸筋,环形凸筋抵触于下内盖。进一步的,所述提手设有螺柱,螺柱伸入上安装孔内,下内盖面向提手的侧面设有供下内盖定位安装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伸入环形凸筋内侧,下安装孔穿过定位凸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首先,下内盖将密封圈的固定部压紧于上内盖的安装槽内,实现密封圈的固定,安装槽的设置也为固定部的安装提供了预定位,密封环的下端与加料孔密封配合,减小了密封圈的周侧面与加料孔内壁的接触面积,即减小内盖开合过程中的摩擦阻力,用户可以轻松提起内盖实现加料;其次,而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减小了安装槽的槽底壁与固定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上内盖与下内盖连接时固定部产生更大的局部变形,为上内盖和下内盖连接提供更大的预紧力;最后,限位筋的设置促使固定部的顶面与安装槽形成压力调节腔,当内盖的温度升高时,压力调节腔的气压也增大并对固定部形成向下的压力,该压力带动密封环的下端压紧加料孔的内壁,保证了密封环的密封效果。2、安装槽设置为环形槽,从而固定部无需辨认方向即可与安装槽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也简化了上内盖与密封圈的结构;限位筋作为加强筋连接安装槽的两侧壁,提高了安装槽的强度,避免操作人员将固定部压入安装槽内时因用力过度而使安装槽的两侧壁破损。3、限位筋均匀分布于安装槽内,从而压力调节腔内的气体对密封圈的作用力沿环形槽的周向分布均匀,保证密封环下端的整圈密封性。4、固定槽的设置实现了固定边的安装预定位,也限制了下内盖的水平移动,避免固定边在上内盖与下内盖连接时发生横向移位而与固定部分离,保证上内盖与下内盖可靠地夹紧固定部。5、压紧边的设置增大了下内盖与固定部的接触面积,避免固定边过于锋利而割伤固定部,也利于下内盖与固定部之间实现可靠地密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液体加热器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内盖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密封圈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内盖盖合于加料孔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中上内盖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施例二中内盖盖合于加料孔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三中内盖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1和具有加料孔20的外盖2,外盖2设有盖合于加料孔20的内盖3,内盖3包括上内盖31、下内盖32和密封圈33,密封圈33包括固定部331和与密封环332,密封环332的下端与加料孔20密封配合,所述上内盖31设有供固定部331安装的安装槽312,安装槽312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313,下内盖32将固定部331压紧于限位筋313上,固定部331的顶面与安装槽312的槽底壁形成用于增大密封环332密封效果的压力调节腔5。首先,下内盖32将密封圈33的固定部331压紧于上内盖31的安装槽312内,实现密封圈33的固定,安装槽312的设置也为固定部331的安装提供了预定位,密封环332的下端与加料孔20密封配合,减小了密封圈33的周侧面与加料孔20内壁的接触面积,即减小内盖3开合过程中的摩擦阻力,用户可以轻松提起内盖3实现加料;其次,而安装槽312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313,减小了安装槽312的槽底壁与固定部33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上内盖31与下内盖32连接时固定部331产生更大的局部变形,为上内盖31和下内盖32连接提供更大的预紧力;最后,限位筋313的设置促使固定部331的顶面与安装槽312形成压力调节腔5,当内盖3的温度升高时,压力调节腔5的气压也增大并对固定部331形成向下的压力,该压力带动密封环332的下端压紧加料孔20的内壁,保证了密封环332的密封效果。所述安装槽312为环形槽,限位筋313沿径向延伸连接于安装槽312的两侧壁。安装槽312设置为环形槽,从而固定部331无需辨认方向即可与安装槽312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也简化了上内盖31与密封圈33的结构;限位筋313作为加强筋连接安装槽312的两侧壁,提高了安装槽3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具有加料孔的外盖,外盖设有盖合于加料孔的内盖,内盖包括上内盖、下内盖和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固定部和与密封环,密封环的下端与加料孔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盖设有供固定部安装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下内盖将固定部压紧于限位筋上,固定部的顶面与安装槽的槽底壁形成用于增大密封环密封效果的压力调节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具有加料孔的外盖,外盖设有盖合于加料孔的内盖,内盖包括上内盖、下内盖和密封圈,密封圈包括固定部和与密封环,密封环的下端与加料孔密封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内盖设有供固定部安装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壁设有限位筋,下内盖将固定部压紧于限位筋上,固定部的顶面与安装槽的槽底壁形成用于增大密封环密封效果的压力调节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环形槽,限位筋沿径向延伸连接于安装槽的两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设有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安装槽内,压力调节腔位于相邻限位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面向下内盖的侧面设有固定槽,下内盖外边缘设有向上翻折的固定边,固定边从下至上向外倾斜,固定边伸入固定槽压紧固定部于限位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伸入固定槽的一端设有向外翻折的压紧边,固定边通过压紧边压紧于固定槽的槽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孔的孔壁设有台阶面,密封环向下凸出于下内盖,密封环的下端设有位于下内盖下方的环形密封面,密封环通过环形密封面抵触于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何莎婕吴土荣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