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98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包括下膜,所述下膜上端安装上模,所述上模下端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海绵条,至少两个所述海绵条均设在下膜上端,所述下膜内开设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设在海绵条下端,所述上模内开设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设在海绵条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制造加工,且增加了储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
本技术是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属于地膜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的一种措施。具有减轻雨滴打击、防止冲刷与结皮形成的作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918512B的防涝抗旱可储水地膜中通过在地膜下端均匀热压粘合内部含有胶棉溢流孔的储水袋,实现对雨水进行储存,但是地膜的实际加工中,将储水袋一个一个与地膜进行均匀热压贴合的操作本身难度就很大,且在进行地膜覆盖时,储水袋以及地膜均与地面贴合,而铺设地膜的地面一般都提前加工形成较平的地面,故而储水袋底面与地面之间的间隙较小,即使能够在雨天储水,能够储水的量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能够进行储水的地膜制造加工较为困难,且储存水量较少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制造加工,且增加了储水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包括下膜,所述下膜上端安装上模,所述上模下端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海绵条,至少两个所述海绵条均设在下膜上端,所述下膜内开设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设在海绵条下端,所述上模内开设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设在海绵条上端。进一步地,所述下膜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离部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间隔设置且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离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间隔设置且相互连接。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离部分别设在第二分离部上端且二者之间均存在间隙,至少两个所述海绵条分别设在至少两个间隙内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贴合部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热压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以及第二通槽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槽分别设在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内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槽分别设在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合部上等距开设至少两个第一圆孔,所述第二贴合部上等距开设至少两个第二圆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圆孔与至少两个第二圆孔位置对应且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圆孔与第二圆孔构成农作物种植孔。进一步地,所述海绵条内部开设流水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离部侧端靠近顶部位置左右对称开设两个第三通槽,所述第二分离部顶端左右对称固定两个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二分离部侧端靠近底部位置左右对称固定两个第二连接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1、下雨时,雨水通过第二通槽或第三通槽滴落在海绵条上,海绵条可以对雨水进行缓冲,避免雨水直接冲击到土壤上,且海绵条具有储水能力,能够在下雨时将雨水进行储存,实现防涝效果,且可以在雨后缓慢的将水输送到土壤中,实现抗旱效果。2、本技术制作时,先在下膜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一通槽,然后在上模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二通槽以及第三通槽,然后将至少两个条状的海绵条与上膜固定连接,然后通过热压设备将上模的第二贴合部与下膜的第一贴合部进行热压贴合,实现下膜、海绵条以及上模之间的连接,制造工艺简单且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的实施例图。图中:1-下膜、2-上模、3-海绵条、4-农作物种植孔、11-第一分离部、12-第一贴合部、111-第一通槽、121-第一圆孔、21-第二分离部、22-第二贴合部、211-第二通槽、212-第三通槽,222-第二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包括下膜1,下膜1上端安装上模2,上模2下端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海绵条3,至少两个海绵条3均设在下膜1上端,下膜1内开设第一通槽111,第一通槽111设在海绵条3下端,上模2内开设第二通槽211,第二通槽211设在海绵条3上端,具体地,铺设时,下膜1朝下并与地面接触,下雨时,雨水穿过上模2且滴落在海绵条3上,海绵条3具有储水能力,能够在下雨时将雨水进行储存,实现防涝效果,且可以在雨后缓慢的将水输送到土壤中,实现抗旱效果。下膜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11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12,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11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12间隔设置且相互连接,由第一分离部11以及第一贴合部12构成下膜1。上模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2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22,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2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22间隔设置且相互连接,由第二分离部21以及第二贴合部22构成上模2。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11分别设在第二分离部21上端且二者之间均存在间隙,至少两个海绵条3分别设在至少两个间隙内部,便于下膜1、上模2以及海绵条3的具体定位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22分别与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12热压贴合,便于下膜1与上模2的连接。第一通槽111以及第二通槽211均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通槽111分别设在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11内部,至少两个第二通槽211分别设在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21内部,便于水流流动。第一贴合部12上等距开设至少两个第一圆孔121,第二贴合部22上等距开设至少两个第二圆孔222,至少两个第一圆孔121与至少两个第二圆孔222位置对应且尺寸相同,第一圆孔121与第二圆孔222构成农作物种植孔4,农作物种植孔4便于种植农作物。海绵条3内部开设流水通孔,从侧部将输水管道插入到流水通孔中,然后通过输水管道向流水通孔内部输送水,水通过海绵条并滴落到地面上,便于对覆盖有地膜的土壤进行浇水。第二分离部21侧端靠近顶部位置左右对称开设两个第三通槽212,第二分离部21顶端左右对称固定两个第一连接绳,第二分离部21侧端靠近底部位置左右对称固定两个第二连接绳,第一连接绳以及第二连接绳能够进行连接,便于对海绵条3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三通槽212便于水流的流动。工作原理:制作本技术时,先在下膜1上的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11部上分别开设至少两个第一通槽111,同理在上模2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21部分开设至少两个第二通槽211以及至少两个第三通槽212,然后将至少两个条状的海绵条3等距铺设在上膜2下端,并将海绵条3上膜2通过热压或者粘胶粘贴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然后将上模2铺设在下模1上端,此时海绵条3设在第一分离部11与第二分离部21之间,然后通过热压设备将上模2的第二贴合部22与下膜1的第一贴合部12进行热压贴合,实现下膜1、海绵条3以及上模2之间的连接,贴合部分为密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包括下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1)上端安装上模(2),所述上模(2)下端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海绵条(3),至少两个所述海绵条(3)均设在下膜(1)上端,所述下膜(1)内开设第一通槽(111),所述第一通槽(111)设在海绵条(3)下端,所述上模(2)内开设第二通槽(211),所述第二通槽(211)设在海绵条(3)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包括下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1)上端安装上模(2),所述上模(2)下端等距固定至少两个海绵条(3),至少两个所述海绵条(3)均设在下膜(1)上端,所述下膜(1)内开设第一通槽(111),所述第一通槽(111)设在海绵条(3)下端,所述上模(2)内开设第二通槽(211),所述第二通槽(211)设在海绵条(3)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离部(11)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12),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离部(11)以及至少两个第一贴合部(12)间隔设置且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离部(2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22),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离部(21)以及至少两个第二贴合部(22)间隔设置且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涝抗旱可储水农用地膜,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离部(11)分别设在第二分离部(21)上端且二者之间均存在间隙,至少两个所述海绵条(3)分别设在至少两个间隙内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贴合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宪宾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新三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