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83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属于视频远距离传输领域;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包括:载波发射模块、信号通信模块、调制模块、以及接收模块;其中,载波发射模块将外部传感器设备收集的信号,通过发射模块装载到高频正弦波上进行发射出去;信号通信模块通过光电耦合器进行信号转换,同时将信号进行传输;调制模块通过将不同的信号源与频率大小进行调整,从而将它们归正分类到正确的传输轨道上;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模块发送的信号,并进行解码,同时传输至控制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载波发射模块可以将发射出的信号频率更好,且接收模块可以在更远的地方进行接收调整模块可以更加稳和快速进行信号传输,增加传输的效率和减少信号衰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属于视频远距离传输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人们可以在远程进行观察和操控很远距离的环境与工作设备,不仅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发展中,无线传输技术也应用在军事作战和道路行驶中都体现出很大的作用。视频远距离传输正是利用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控制终端进行远距离操作,将需要传输的视频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从而进行传输,使控制终端可以接收到现场的情况,从而进行工作;但现有技术中的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还存在以下问题:1.传输速度不稳定,使得控制终端无法第一时间发出工作指令;2.信号发射时,由于发射频率小,从而导致信号无法进行分类传输,增加解码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包括:载波发射模块、信号通信模块、调制模块、以及接收模块。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载波发射模块包括:变压器T1、电容C1、电容C2、电感L1、电感L2、熔断器F1、桥式稳压二极管B1、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变压器T2、三极管Q1、晶振电容C3、电阻R2、电容C4、电容C5、时基集成电路U1、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熔断器F1和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变压器T2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另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和所述变压器T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开关S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8号引脚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晶振电容C3和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且接地;所述载波发射模块将外部传感器设备收集的信号,通过发射模块装载到高频正弦波上进行发射出去。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信号通信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U2、光电耦合器U3、放大器U4、电阻R6、电解电容C6、电阻R5、电容C7、三极管Q2、二极管D3、电容C8、三极管Q3;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4号引脚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3的4号引脚连接且接地,所述放大器U4的3号引脚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6号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3的6号引脚、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解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8的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信号通信模块进行采集信号的稳定传输。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电解电容C9、三极管Q4、二极管D4、电阻R7、二极管D5、三极管Q5、电容C10、变压器T3、电阻R8、三极管Q6、电感L3、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9、二极管D5;其中,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电解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变压器T3的输入端和所述二极管D5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9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感L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感L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1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变压器T3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3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制模块进行传输信号源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到载波上,使其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形式。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三极管Q7、可调电阻Z1、电感L4、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阻R10、二极管D8、三极管Q8、电容C13、电阻R11、二极管D9、音调译码器U6、可调电阻Z2、电容C14;其中,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感L4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Z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Z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Z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3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8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U6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U6的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9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U6的4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Z2的一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U6的8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Z2的另一端和可调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U6的3号引脚、6号引脚、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和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波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并进行解码。有益效果:本使用新型通过在视频信号进行传输时,利用载波发射,将信号装载到高频正弦波上进行发射出去,可以提高信号的频率,从而使信号可以被接收模块更快的检测并接收;同时,电路中加入调制模块,通过在损耗严重的信号进行分类与调整,使得信号可以重新归正到各自的传输信号源上,为接收模块的解码工作减少工作时间;从而提高视频远距离传输效率与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载波发射模块电路图。图3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波发射模块、信号通信模块、调制模块、以及接收模块;/n其中,所述载波发射模块包括:变压器T1、电容C1、电容C2、电感L1、电感L2、熔断器F1、桥式稳压二极管B1、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变压器T2、三极管Q1、晶振电容C3、电阻R2、电容C4、电容C5、时基集成电路U1、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熔断器F1和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变压器T2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另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和所述变压器T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开关S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8号引脚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晶振电容C3和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且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波发射模块、信号通信模块、调制模块、以及接收模块;
其中,所述载波发射模块包括:变压器T1、电容C1、电容C2、电感L1、电感L2、熔断器F1、桥式稳压二极管B1、电阻R1、二极管D1、开关S1、变压器T2、三极管Q1、晶振电容C3、电阻R2、电容C4、电容C5、时基集成电路U1、二极管D2、电阻R3、电阻R4;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熔断器F1和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变压器T2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另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和所述变压器T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2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开关S1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8号引脚连接,所述桥式稳压二极管B1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晶振电容C3和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6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且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视频远距离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通信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U2、光电耦合器U3、放大器U4、电阻R6、电解电容C6、电阻R5、电容C7、三极管Q2、二极管D3、电容C8、三极管Q3;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4号引脚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3的4号引脚连接且接地,所述放大器U4的3号引脚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4的6号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光电耦合器U3的6号引脚、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和所述电解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解电容C6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放大器U4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8的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飞查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融倍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