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15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属光传模块领域;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包括:升压模块、反馈调制模块、隔离放大模块、降噪滤波模块;其中,升压模块将输出的电压高于输入的电压,满足各类电路和元器件所需要的电压;反馈调制模块是当升压模块进行电压升高时,利用反馈信号控制移相角,从而达到电压稳定的效果;隔离放大模块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对各路信号进行放大,同时可以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进行隔离;降噪滤波模块通过三极管和电阻进行升高内部电路的阻抗,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内部的噪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进行升高工作电压,使电路可以提高光传输的速度,同时反馈调制模块可以使输出输入电压进行自动调整、且保证电路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属光传模块领域。
技术介绍
光传模块即光传输,是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采用光信号形态进行传输的技术,同时光纤是光传输必不可少的“通道”,光传输具有体积小,安全性能高、重量轻等优点,所示长距离传输和特殊环境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光传输应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场合传输的效率会因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变换;所以现有技术的光传模块传输不够稳定,工作在一些空旷和高磁场的场合会使工作效率变慢且信号衰减严重,同时会产生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包括:升压模块、反馈调制模块、隔离放大模块、降噪滤波模块。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升压模块包括: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三极管Q2、集成电路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电感L1;所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4号引脚、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进行电路内部电压的升高,且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反馈调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7、三极管Q5、电阻R4、可调电阻Z1、电阻R5、电容C4、变压器T1、电阻R6、电容C5、双向二极管D4;其中,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同时与所述可调电阻Z1的可调端和所述变压器T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Z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侧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可调电阻Z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和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反馈调制模块进行当升压工作时,进行稳定与反馈信号的执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隔离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8、二极管D5、可调电阻Z2、放大器U2、电阻R9、二极管D6、电容C6、线性光耦合器U3、放大器U4、电阻R10、电容C7;其中,所述放大器U2的3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Z2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的2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Z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和所述可调电阻Z2的可调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和所述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3的1号引脚与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3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3的3号引脚与所述放大器U4的8号引脚连接,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3的4号引脚与所述放大器U4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线性光耦合器U3的2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所述放大器U4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隔离放大模块进行传输信号的放大,减少信号衰减。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降噪滤波模块包括:三极管Q6、三极管Q7、电阻R11、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8、三极管Q9、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其中,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二所示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与所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降噪滤波模块当电路进行工作时产生噪声时进行工作,通过升压从而进行电路的降噪。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升压模块,进行光传输电缆电路中输入电压的提高,使得内部电压可以完全供应各个工作元器件,从而使得工作效率调高,同时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通过反馈调制模块可以进行电压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隔离放大模块进行当外部干扰过于强烈时,进行隔离与信号放大,保证信号的频率稳定,提高了光传输的效率,同时减少信号的衰减,降低因外部环境而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的升压模块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的反馈调制模块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的隔离放大模块电路图。图5是本技术的降噪滤波模块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包括:升压模块、反馈调制模块、隔离放大模块、降噪滤波模块。其中,升压模块包括: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三极管Q2、集成电路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电感L1;反馈调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7、三极管Q5、电阻R4、可调电阻Z1、电阻R5、电容C4、变压器T1、电阻R6、电容C5、双向二极管D4;隔离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8、二极管D5、可调电阻Z2、放大器U2、电阻R9、二极管D6、电容C6、线性光耦合器U3、放大器U4、电阻R10、电容C7;降噪滤波模块包括:三极管Q6、三极管Q7、电阻R11、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8、三极管Q9、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如图二所示,所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模块、反馈调制模块、隔离放大模块、降噪滤波模块;/n其中,所述升压模块包括: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三极管Q2、集成电路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电感L1;所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4号引脚、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升压模块、反馈调制模块、隔离放大模块、降噪滤波模块;
其中,所述升压模块包括: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容C1、三极管Q2、集成电路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电感L1;所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7号引脚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4号引脚、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光传模块的稳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调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7、三极管Q5、电阻R4、可调电阻Z1、电阻R5、电容C4、变压器T1、电阻R6、电容C5、双向二极管D4;其中,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同时与所述可调电阻Z1的可调端和所述变压器T1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Z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侧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双向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飞查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融倍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