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锁拨叉、解锁装置及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67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锁拨叉、解锁装置及汽车电池更换系统,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解锁拨叉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面为开口端面;所述凹槽的第一侧臂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第二侧臂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预设角度的连接臂和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子侧臂;其中,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子侧臂之间,所述预设角度大于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实现了对设置有联动锁止机构和二次锁的电池包的快速解锁,提高了更换电池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锁拨叉、解锁装置及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解锁拨叉、解锁装置及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上有充电和换电两种补充电量的方案,充电方式存在耗费时间长,难以上高速的缺陷;换电方式通过快速更换电池包补充电量,从而解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焦虑问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电动汽车运营模式,而在换电过程中,如何实现对电池包的快速解锁,以使电池包与车身快速分离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锁拨叉、解锁装置及汽车电池更换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换电时快速解锁电池包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解锁拨叉,包括:拨叉本体,所述拨叉本体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面为开口端面;所述凹槽的第一侧臂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第二侧臂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预设角度的连接臂和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子侧臂;其中,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子侧臂之间,所述预设角度大于90°。可选的,所述第一侧臂的顶端具有导向结构。可选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在自所述凹槽的内壁向所述第一侧臂的顶端延伸的第一斜面,自所述凹槽的外壁向所述第一侧臂的顶端延伸的第二斜面。可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为对称的线性斜面。可选的,所述解锁拨叉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外壁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呈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垂直于所述拨叉本体,且向远离所述凹槽的开口端面的方向延伸。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安装孔。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锁装置,包括举升平台和如上所述的解锁拨叉。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换电系统,包括控制转啊告知和如上所述的解锁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解锁装置为汽车更换电池时,所述解锁拨叉为所述电池解锁。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通过在拨叉本体上开设一凹槽,使得电池包上的联动锁体套设在所述拨叉本体的第一侧臂上,且所述电池包上的二次锁结构与所述拨叉本体的第二侧臂的顶面抵接,通过所述第二侧臂将所述二次锁结构解锁,然后通过所述解锁拨叉的移动,带动所述联动锁体移动,从而实现对电池包一侧的多个锁体的联动解锁,实现电池包与车身的快速分离,从而便于换电站的工作人员为电动汽车更换电量充足的电池包,便于用户准时出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背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右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与锁止装置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拨叉本体,11-第一侧臂,111-第一斜面,112-第二斜面,121-连接臂,122-子侧臂,2-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安装孔,100-锁止装置,200-二次锁结构,300-举升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电量不足,更换电池包时,换电站工作人员解锁电池包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锁拨叉、解锁装置及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实现了对电池包的联动锁止机构的快速解锁,提高了换电效率。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拨叉,所述解锁拨叉包括:拨叉本体1,所述拨叉本体1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面为开口端面;所述凹槽的第一侧臂11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第二侧臂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预设角度的连接臂121和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子侧臂122;其中,所述连接臂121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子侧臂122之间,所述预设角度大于90°。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与锁止装置配合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适用于电池包的外侧面上设置的锁体为具有锁孔的锁止装置100,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的第一侧臂11与所述锁孔相适配,通过将所述第一侧臂11插伸入所述锁孔,并推动所述锁止装置100沿所述电池包的侧面移动,从而实现解锁。而所述第二侧臂则用于解锁所述电池包上的二次锁结构200,优选的,所述二次锁结构200中包括一弹簧,通过所述第二侧臂顶起所述二次锁结构200,使所述二次锁结构中的弹簧压缩,从而实现二次锁结构200的解锁。本技术实施例的解锁拨叉,通过在所述第一侧臂11和所述第二侧臂之间设置一凹槽,实现了将所述第一侧臂11套设于电池包的锁止装置100的锁孔,从而使得所述锁止装置100跟随所述第一侧臂11的移动而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对电池包的解锁;通过将所述第二侧臂设置为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呈大于90°角度的连接臂121,避免了所述第二侧臂与所述锁止装置100产生干涉而使得所述第一侧臂11无法插伸入所述锁止装置100的锁孔中;通过设置垂直于所述凹槽底部的子侧臂122,实现了对电池包上的二次锁结构200的顶起,从而解锁所述二次锁结构200;最终实现了对电池包的快速解锁并更换,方便用户准时出行。可选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侧臂11插伸入所述锁止装置100的锁孔时,为所述解锁拨叉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所述第一侧臂1较为顺畅且快速的插伸入所述锁孔中。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在自所述凹槽的内壁向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延伸的第一斜面111,自所述凹槽的外壁向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延伸的第二斜面11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结构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侧臂11倒角而获得,且所述导向结构为自所述凹槽的内壁/外壁向内削斜至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所述向内是指向朝向所述解锁拨叉自身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111和所述第二斜面112为对称的线性斜面。当然,也可以为曲斜面,相对于曲斜面,线性斜面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可选的,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解锁拨叉还包括: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部2用于实现所述解锁拨叉与外部设备,如用于运转和安装电池包的举升平台,连接,从而实现将电动汽车的车身上的电量不足的电池包更换为电量充足的电池包,使得电动汽车能够正常行驶,方便用户出行。具体的,所述连接部2包括:呈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锁拨叉,其特征在于,包括:/n拨叉本体(1),所述拨叉本体(1)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面为开口端面;/n所述凹槽的第一侧臂(11)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n所述凹槽的第二侧臂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预设角度的连接臂(121)和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子侧臂(122);其中,所述连接臂(121)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子侧臂(122)之间,所述预设角度大于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锁拨叉,其特征在于,包括:
拨叉本体(1),所述拨叉本体(1)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面为开口端面;
所述凹槽的第一侧臂(11)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所述凹槽的第二侧臂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预设角度的连接臂(121)和垂直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子侧臂(122);其中,所述连接臂(121)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子侧臂(122)之间,所述预设角度大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具有导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锁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在自所述凹槽的内壁向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延伸的第一斜面(111),自所述凹槽的外壁向所述第一侧臂(11)的顶端延伸的第二斜面(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锁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1)和所述第二斜面(112)为对称的线性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锁拨叉,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键周德智代康伟李彦良盛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