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467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包括温控装置、汇流板和多个电芯,多个电芯的极耳均与汇流板连接,温控装置包括多个导热管,导热管夹置于相邻两个电芯的极耳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导热管均与冷液或热液输出管连通;相邻电芯之间贴双面胶、双面贴海棉或导热铝片;在工作中,多个电芯进行通过汇聚在汇流板上的耳机进行充电或放电工作,导热管中流动的冷液将电池组中多余的热量吸收运输出去;电池组在寒冷地带工作时,导热管中流动的热液将热量传递到电芯中,增加电芯中电解液的流速,从而使得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该电池组借助温控装置更快速地将电池组进行散热或加热,让效率更快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
本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电池组是由大量的电芯组合而成的,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充放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组内部的热量很难散出来;另在极寒地带,电池组需要加热后才能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电池组的机构设计不合理,电池组中产生的多余热量无法及时疏散出去;在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升高温度时,也不便对电池组进行快速加热,电池组的散热或加热的效率非常低下,造成用户体验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更快速地将电池组进行散热或加热,让效率更快更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包括温控装置、汇流板和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的极耳均与所述汇流板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多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的极耳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导热管均与冷液或热液输出管连通;相邻电芯之间贴双面胶、双面贴海棉或导热铝片;导热管通过导热胶与电芯之间面接触固定,有利于增加导热效果;在工作中,多个电芯进行通过汇聚在汇流板上的耳机进行充电或放电工作,导热管中流动的冷液将电池组中多余的热量吸收运输出去;电池组在寒冷地带工作时,导热管中流动的热液将热量传递到电芯中,增加电芯中电解液的流速,从而使得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该电池组借助温控装置更快速地将电池组进行散热或加热,让效率更快更安全。<br>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管为中空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导热。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管为绝缘体。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防止电池组发生短路,从而提高电池组的安全系数。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电芯接触。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电芯进行导热。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汇流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电芯的极耳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多个电芯的极耳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的极耳贯穿所述通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多个电芯的极耳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的极耳为L型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极耳在汇流板上定位稳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的极耳端部与所述汇流板连接。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将极耳固定在汇流板上。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汇流板。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极耳进行定位。作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在实际应用中,通孔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温控装置;1'-导热管;2-汇流板;2'-通孔;3-电芯;3'-极耳。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包括温控装置1、汇流板2和多个电芯3,多个电芯3的极耳3'均与汇流板2连接,温控装置1包括多个导热管1',导热管1'夹置于相邻两个电芯3的极耳3'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导热管1'均与冷液或热液输出管连通;相邻电芯3之间贴双面胶、双面贴海棉或导热铝片;导热管1'通过导热胶与电芯3之间面接触固定,有利于增加导热效果;在工作中,多个电芯3进行通过汇聚在汇流板2上的耳机进行充电或放电工作,导热管1'中流动的冷液将电池组中多余的热量吸收运输出去;电池组在寒冷地带工作时,导热管1'中流动的热液将热量传递到电芯3中,增加电芯3中电解液的流速,从而使得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该电池组借助温控装置1更快速地将电池组进行散热或加热,让效率更快更安全。优选的,导热管1'为中空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导热。优选的,导热管1'为绝缘体。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防止电池组发生短路,从而提高电池组的安全系数。优选的,导热管1'与电芯3接触。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电芯3进行导热。优选的,汇流板2设置有多个通孔2',电芯3的极耳3'与通孔2'一一对应。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多个电芯3的极耳3'进行固定。优选的,电芯3的极耳3'贯穿通孔2'。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多个电芯3的极耳3'进行固定。优选的,电芯3的极耳3'为L型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极耳3'在汇流板2上定位稳定。优选的,电芯3的极耳3'端部与汇流板2连接。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将极耳3'固定在汇流板2上。优选的,多个通孔2'均匀分布于汇流板2。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对极耳3'进行定位。优选的,通孔2'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在实际应用中,通孔2'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个导热管1'均与冷液或热液输出管连通;相邻电芯3之间贴双面胶、双面贴海棉或导热铝片;导热管1'通过导热胶与电芯3之间面接触固定,有利于增加导热效果;在工作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装置(1)、汇流板(2)和多个电芯(3),多个所述电芯(3)的极耳(3')均与所述汇流板(2)连接,所述温控装置(1)包括多个导热管(1'),所述导热管(1')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3)的极耳(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装置(1)、汇流板(2)和多个电芯(3),多个所述电芯(3)的极耳(3')均与所述汇流板(2)连接,所述温控装置(1)包括多个导热管(1'),所述导热管(1')夹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电芯(3)的极耳(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为中空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为绝缘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与所述电芯(3)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温控装置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2)设置有多个通孔(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王军许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