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4670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所述模组包括本体、防护件、柔性电路板和上盖,所述本体敞口设置,上盖盖设在本体上,防护件设置在本体和上盖之间,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本体之间并且装配于所述防护件,所述防护件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盖的挤压作用下和/或所述本体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以避免所述主板部挤压变形。所述模组通过设置防护件,使得防护件能够保护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防护件能够在上盖和/或本体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主板部在上盖和/或本体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变形,降低了模组因柔性电路板的主板部绝缘失效而发生短路着火的几率,安全性能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
,特别涉及一种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能源的危机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尤其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动力电池包的核心部件是模组,模组包括模组上盖、电芯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芯和模组上盖之间的柔性电路板(FPC),但是,柔性电路板(FPC)容易在模组上盖受到外力冲击作用时受到上盖挤压,或者是,柔性电路板(FPC)容易在电芯的膨胀变形作用下受到电芯挤压,这样造成了柔性电路板(FPC)的表面绝缘膜容易在电芯或者模组上盖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破损,导致绝缘失效问题,从而引起了模组的内部短路,甚至造成电动汽车出现着火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组、动力电池包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模组中的柔性电路板容易在模组上盖或者电芯的挤压作用下出现绝缘失效的安全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组,所述模组包括本体、防护件、柔性电路板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本体(1)、防护件(2)、柔性电路板(3)和上盖(6),所述本体(1)敞口设置,所述上盖(6)盖设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防护件(2)设置在所述本体(1)和上盖(6)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设置在所述上盖(6)和本体(1)之间并且装配于所述防护件(2),所述防护件(2)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盖(6)的挤压作用下和/或所述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以避免所述主板部(4)挤压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本体(1)、防护件(2)、柔性电路板(3)和上盖(6),所述本体(1)敞口设置,所述上盖(6)盖设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防护件(2)设置在所述本体(1)和上盖(6)之间,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主板部(4)设置在所述上盖(6)和本体(1)之间并且装配于所述防护件(2),所述防护件(2)设置为能够在所述上盖(6)的挤压作用下和/或所述本体(1)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变形以避免所述主板部(4)挤压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设置有安装腔,所述主板部(4)容纳并且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槽(7)以用于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主板部(4)设置在所述凹槽(7)中并且与所述上盖(6)保持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包括具有所述凹槽(7)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为沿所述上盖(6)的板面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的底面包括用于限位所述防护板的限位结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冯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